一百五十五章 暗火(1/2)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大气挥毫的泼墨就在黄宗羲的面前,个个都是斗一般巨大!
其中力道雄浑,直透纸背,将诗中的急切之意诠释的淋漓尽致!
“皇上!
你究竟是要干什么呢?”
黄宗羲暗自叨道!
这是刊登在前天的朝廷号刊《大明新报》的首页上的题诗,正是当今皇上所做!
按照如今的江南一些人心中的理解,也是为当今这位以武力夺取天下的新帝施行文治的第一炮打响所做的铺垫!
全民教育改革!
听起来很是气魄,但实际做起来却远不可能像想象的那么简单!
从皇帝的诗中可以看出,所谓不拘一格降人才,当今皇上欲革新旧制,除旧迎新的理念可是颇为急迫!
只是难道他一点都不顾及,如今社会中已经存在着的并且在事实上控制着地方权力的这些士子们的利益了么?
好友顾炎武在身后,对黄宗羲的疑问却是深有同感, “咱们这位新帝,和在江南蛰伏的时候的执政风格一脉相承啊,急急如迅雷风火!
如今得了天下,这胆魄越发的大了!
只是,这天下亿兆生民的社稷大事,他也能像之前那样当年就是迅猛精进么?
呵呵!”
顾炎武,微笑着摇了摇头,显然不太看好!
是啊!
胆魄如何能不大,当年这位新帝还在民间蛰伏的时候,就敢于搅动风雨,搞出掀起整个江南社会剧变的工业经济革新!
不知多少人,被这个皇帝陛下的革新弄的人生大变,甚至后来还搅出来了一番天大的动乱!
不管这结果是好是坏,但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性的变化是确凿无疑的!
如今这位爷做了皇帝,竟然越发的变本加厉,竟开始针对全天下的士子,搞出这等事来!
这全面教育改革,那可是要要将全天下的乡间野民的后代们都弄成读书人,和士子们的后代混成一统,彻底的将士子阶层们垄断话语权的时代面貌完全打破了啊!
“难,实在是难?”
黄宗羲沉思半晌,终究还是摇了摇头!
身为士子中的佼佼者,治史是最基本的功夫,华夏数千年来,无数的历史争斗,这社会文化的解释权和话语权的争夺从来就不曾停息。
而士子们也正是凭着掌握着这话语权的优势才得以和皇权对抗,形成如今这天子与士大夫共享天下的局面。
全面教育这一着,若是能如朝廷计划的风靡天下,教育出一个新的的士子阶层来,那却是要彻底的打破这种士族体系和皇权之间的平衡!
将士子们的根都给掘断了啊!
这举措其中包含着的破釜沉舟的决心,孤注一掷的狠厉,堪称千古未闻,这位皇上,可真不愧是海贼出身,一点都不懂我儒家的中庸之道!
难道一切都是因为张天如在江南和皇上做对的时候让皇上彻底失去了对士子的信心的原因么?
这一上台来,就急吼吼的要对士子们下手,要彻底的清除这整个一个阶层?
他难道就不懂得,这士子,本就是个这个时代一体两面,谁都离不开谁的,这整个士族阶层,实际上代表着当今的这个社会本身啊!
黄宗羲简直不敢想象,若是整个社会完全没有了士子,所有的人都是一般摸样的读书人,那样的世界又是什么样的一个世界!
这世界,真的会像想象中那样一般的好么,黄宗羲摇了摇头,不尽然!
只是按照这个皇帝陛下的个性,要做,就一定是做的轰轰烈烈,档是挡不住的了!
张天如啊张天如,你可知你究竟为全天下的士子惹出了什么样的祸端!
死了死了,还要弄出这么一场天大的祸事!
这时候,曾经身为复社骨干的黄宗羲和顾炎武已经对曾经的导师张溥已经不再有任何的怜悯,开始不住声的埋怨起来,即使当年的那些事情,是大伙儿在义愤之下一起做出的决定!
…… 张溥并没有死,当日的大乱中,张溥被人围攻,拳脚相加,但是好友张采死了,张溥却并没有死去,在士子们的拳脚下活了下来,最后被人救出!
只是,虽然性命得以保全,但如今,一只胳膊断骨,一只腿断筋,头面损破,整个脸上完好的器官只剩下了一张嘴!
就连眼睛都瞎了一只半,整个人面目全非,几乎成了个废人,是真正的苟延残喘!
昔日的天子骄子如今变成了这样,也不知道张溥心中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周延儒对张溥说: “天如,你说的没错,当今的这个皇帝果然绝非善辈!
全民教育改革?
这眼前的这一着使出,说不是针对士子的,又有谁信!
看来去年的那件事情,在咱们的这个皇上的心中,那可是记忆犹新啊!
今后,士子们的苦头,可有得受了!”
“恩,恩师所言有理!
奸贼此着必定是针对我等士子而来,必是对我等当年的事情谨记在心,如今大权在手,这却是报复来了!
只是天下亿万兆民,士子风骨,又岂是区区权势可以凌迫之!
奸贼这般倒行逆施,最后的下场必然逃不过一个万人唾骂,永世不得翻身的结局!
就是子子孙孙,也要女的世世为娼,男的代代为奴,世代流传下去,让世人永远铭记!”
张溥咬着牙,奸狠异常的说了一番话,其阴险刻骨之处,若是昔日复社中人见了,定然是大吃一惊,何时风采神怡,崖岸高致的张天如,竟然变成如此摸样了!
话语中那冷飕飕的,如同地狱里吹来的感觉,能让人听了直接浑身起鸡皮疙瘩!
这还是张天如么,这分明是已经变成了一个满心仇恨的小人!
仿佛自己也是感觉到了不妥,张溥很快的转过话题,对着周延儒说道:“说起这个,当年的那件事情,还要多亏老师相助,让学生这个废人得以生存下来,能够有希望亲眼看到奸贼的结局,此等大恩,难以相报,只能寄望于来生在回报与老师了!”
周延儒顿了顿,说道:“哎?
天如!
你这是说的哪里话!
我就说你这人疑心太重,我身为你的老师,你是我最得意的弟子!
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身上流传的是我周延儒的传承衣钵,你遭了大难,我不相助,谁来相助?
难道还要求什么回报吗?
你们啊!
终究是太过年轻气盛!
只逞一时之勇,对所有人都是征诛之术相加,不识人性!
须知这可是当年的王安石的伎俩,他后来什么样的下场,难道你还不知道么?
天如!
我儒家行道立世,最重要的还是一个仁字,只要秉着一颗仁心,行的端做得正,事情总是还会有转机的,关键时刻,这才是我们最后的凭仗!”
“是!
多谢老师教诲,先圣大道,自然是极好的!
只是学生,如今这个下场……不瞒老师说,这心中悔恨痛断肝肠,侵彻骨髓!
日日夜夜都在学生的胸腹中不断的撕扯着学生的血肉,痛苦难以言状啊!
学生也知不妥,每天每夜里静坐养气,却实在是养不出半点的宽恕之心来。
这当今李贼,想想都让学生恨之入骨,无时无刻不想将其挫骨扬灰!
这般龌龊心思,实在是辜负了老师的教诲,对不起您老师啊!”
说罢,张溥五体投地,伏地呜咽失声!
其状之凄惨,就是铁人也要为之掉泪!
周延儒听了张溥的话,却是第一反应是止不住的心惊,先是连忙起身左顾右看了一下,方才猛醒这是自己庄园的地下室下,隔音效果极好,这才放下心来,走上前去扶起张溥, “我知道,我都知道,当日之事,今上太过狠毒,使出的计中计,将你们复社众人尽数坑了进去!
苏州城先遇民乱,后来又遭了兵灾,他们入城平乱之后,又将其中原委大肆宣传,使得所有的苏州人认为这苏州民乱和官兵入城是你们复社中人引进去的,因此将你们复社众人恨之入骨,尽数驱除出境,就连家中亲戚都大受关联糟了灾,此等阴毒伎俩,实在不像是君王所为!
有违圣人宽恕之道啊!
但从此处讲,今上性情太过暴虐刻薄,实在不是仁君之象!
现在又迁怒于整个士子阶层,搞出这么个全面教育改革来,这却是要釜底抽薪,绝了所有士子文人的根啊!
实在是太过狠毒,太过狠毒了!”
周延儒起身,在地下室里踱来踱去,嘴里止不住的叨叨:“不成,绝对不成!
这样下去,大明朝生民涂炭,是迟早的事!”
张溥一听,立时大为赞同:“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