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一百五十章 二代(1/2)

…… 我们的大明帝国,是新生的,急剧变化的,是所有人都捉摸不透的一个国家!

外在的,随着天道科技的急剧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使得这个帝国的文明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

无数新的社会道德在持续不断的社会冲突中衍生,发展,进化,最终又不断的毁灭和重生,所有的人在这样的急剧变化的社会中不断的进化,最终衍生出属于我们大明帝国的特有的社会文明!

这其中有一个特色,但是毫无疑问是我们这个帝国内最守旧最野蛮的一个特色——一直保留着,一直存续到如今!

那就是帝国公民社会中的特殊阶层——二代!

之所以说二代们是一个特殊的阶层,这是因为这个阶层表面上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但实际上他们眼里面的世界是和普通人们的世界是决然不同的,他们从小时起,就生活在这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里,交往着特定的人,做着特定的事!

大部分时候,他们的生活遵循着和普通人完全不一样的规则,不管经历什么样的事情都有父辈们或者父辈们的朋友们帮他们搞定,他们的吃喝拉撒,生活来源全都是没有经历正常的生活渠道来的,这也就是注定着他们的世界观和普通人完全不同。

他们不知道金钱是需要劳动得来的,因而他们不重视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他们生活中消费的物品是不遵守交换秩序而来的,所以他们也就有可能随时践踏和摧毁这个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规则!

他们的成长经历中。

规则和法律这些事情一般是不发生作用的,所以他们成年以后也不会懂得这些东西对于人类最基本的生活秩序的重要性。

所以。

他们和普通人完全不同。

从进化论上的理论来说,遗传对于人的后天习惯和思想的形成的作用微乎其微的。

每一个人其实都是环境制造的产物,在他的成长经历中经历的一切事情,都会在他们的知识体系——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反映出来,所以,我们不可能指望从小和我们活在一个不同世界里的人来懂得我们的世界,对他们来说,那些普通人的世界和自然界中遥远的蚂蚁社会没有太大的区别。

所以有时候,这就又会成为他们鄙视普通人的借口,不努力。

不老实,懒惰,贪婪,要求太高,不配拥有自主的权利,这种种基本就成为了他们篡取公民权力时惯用的理由!

他们会很诧异——一个个蚂蚁一样的东西,为什么还要有希望、爱情和友谊这样只属于他们这些上等人才会拥有的感觉呢!

那些普通人,难道不应该是默默无闻,向机器的螺丝钉一样的工作。

吃饱了饭之后就知道生殖繁衍的蠢物吗?

看看!

这就是天赋人权与人类自私本能之间的隔阂,只要世袭这样的制度在人类社会中大行其道,那么社会就注定着要割裂、反抗、和斗争!

永远不会停止!

…… ——降临七十六年,马德金:《关于帝国社会内存在的一个特殊阶层》 …… 三国时空。

神都洛阳,朱雀大街宽敞的水泥路上,一群公子哥们儿。

吆五喝六的闲逛!

“如果这次朝廷再不发动对贵霜和安息的战争,咱们这次想要从军建功立业的希望就又泡汤了!”

“是啊!

怎么回事呢?

现在的形势。

甘宁将军在天竺,马腾将军在河中。

已经对这片地区形成了包夹之势,不过区区的贵霜国和安息国,统共不过几万兵马就能解决的事儿,怎的这次枢密院的动作这么慢,咱们这批童子军眼看着都要毕业了,错过了这次,哪里还能再去找这样的机会去!

咱们这一辈子跃马疆场的宏愿可不就错过了!”

“哦?

错过了?

可不一定哦!

建功立业可不一定要跃马疆场,以咱们的家境,随便弄上几艘船,组织起一只兵马,建一个小规模的探险舰队,若是能够在海外找到些好东西,不是照样能够立功?”

“哎!

那怎么能比,你以为那些探险家是好当的,前年发现了澳洲为帝国立下大功,从而被元老院授予了勋爵爵位的探险家卫温爵士,那可是倾家荡产,受尽了甘苦,最终才有所收获的,为了这,人家几辈子的苦都吃尽了。

而那些更多的平时的那些冒险家,又有多少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到最后却一无所获的,这可不是什么好买卖!

务伯,你可千万不要一时脑筋糊涂,去干了这种傻事啊!

我会瞧不起你的!”

曹冲对着杜恕说道。

杜恕摇了摇头,对曹冲的见解相当的不以为然,“当然不会!”

仍旧悻悻的背过脸去。

一群公子哥儿们的话题又转向了在探险和发现新航线方面颇有建树的帝国新晋勋爵卫温的身上来!

自降临十年,从帝国的长子继承制被元老院严格规定并监督执行以来,帝国各地贵族家里的其他二代们郁闷了,这意味着除非馈赠之类的形势,按照遗产分配法则,这些非嫡传长子的家伙们一点儿也享受不到父辈们的勋位和财富,除了长辈们留下的尊荣和名望以外,一点儿也得不到实惠!

可想而知,今后,这些人们混吃等死的日子结束了,这些人不得不想办法建功立业,自谋生路!

这样的变化对有些人而言,生活不会造成影响,或许只是一生中辉煌的起始,但对大多数平庸的二代来说,却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一些新的产业方向,新的求生伎俩,不得不涌入了这些二代们的脑袋中来!

聊了一会儿,话题沉寂了下去!

这时候,贾太尉家的一贯沉默的长子贾穆终于发了意见:“仓舒!

朝廷大事,你可不要乱猜。

这次贵霜国的事情,却和枢密院无关。

是卡在了元老院那里了!”

“什么?

元老院!”

一群人惊诧之极!

“元老院不是一向最支持对外面开疆扩土的吗?”

“哪儿啊!

那都是从前了,从前咱们大明帝国兵精将广。

看着这周边的许多肥肉,哪里有不吃的道理!

可是现在,咱们国力应付不过去了,上面的人们自然对开疆扩土就不再热衷!”

“?

……”

一群人瞪大了眼睛,更是迷惑!

贾穆指了指曹冲,“这个你们问仓舒吧!

他家里那位身在高位,肯定比我家老头更清楚!

关键还是经济方面的问题!”

一群人又将疑惑转向了曹首辅家的曹冲,这位家里的才是真正除了神圣的皇帝陛下之外的朝政第一人!

“哦!

这个!

我也只是稍知一二,不是特别清楚。

只是听说户部的经济数据这两年增长放缓,听说是人口不足的问题!”

“人口不足,那不更是要去抢掠奴隶来做劳力么?”

这一群家伙们都是官宦人家,对现行帝国中颇为受到质疑的万恶的奴隶制度是毫不迟疑的支持!

“这个,和奴隶可是无关,是咱们本土的人口太少了,是帝国公民!

去年年底,降临十四年的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帝国公民的总数。

所有的公民加在一起才有七千万人,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帝国建立之后新生的孩童。

这么少的公民,一个是生产力不足,咱们那些新生的很多工业都是大耗人力的事情。

钢铁,造船,飞艇。

铁路……即使是有奴隶,但是他们的文化不够。

对新兴生产力的贡献太少,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而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帝国公民太少,就形成不了消费力,没有需求!

也就创造不了更多的社会价值,现在咱们国内的公民们都已近普遍富裕了,你想想,连乡间的老农,有的人都可以买一艘自驾的飞艇来玩,大多数人,都已经不需要买什么东西了!

帝国工业发展进程放缓,这是迟早的事儿,除非……”

“除非什么?”

一群人伸长了脖子问道。

“除非,帝国正在进行的发动机系列项目获得大的突破,帝国石油,化工,汽车,飞机,和新式内燃机配套的一系列的新的产业革命获得大的进展,到那个时候,社会更新换代,新的需求创造出来,帝国就会进入新一波的发展周期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