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一百五十五章 群英会(1/2)

三国时空。

七月到八月,李哲境内秋收完成,大丰收的水稻和小麦两种新神谷再次震撼天下!

中原人心归附,已经是毫无疑义!

就是许多士族,也是终于意识到了大势的不可阻挡,犹犹豫豫的开始了心态的转变。

九月份,在青岛,李哲专门留下了一个时空锚点,作为未来重要的战略支点,李哲必须拥有对这个要地的完全掌控能力。

然后留下黄忠镇守此地,穿梭回去许都。

论道大会,即将开始。

如今的许都到处是人来人往,达到了有史以来最鼎盛的时期,来自天南海北,东方西方的各路士人方士工匠,几乎所有的心里有些希望的人都汇聚到了这里。

哪怕是心中对李哲的统治仍然不够认同,但不妨碍着这些人来许都寻求名利双收的机会!

…… 一处酒馆中,几个士子模样打扮的年轻人坐在一起,看着外面的熙熙攘攘,一面在放声交谈。

“公威,这次论道大会,你说我等,能在其中夺的一席否!”

一个士子满脸兴奋,对着对面的朋友说道。

公威闻言,不置可否,却是将眼光转向了另一个士子,“我等三人,不知如何。

但是以孔明之能,却是必然会在此次论道大会中一展雄才,力拔头筹的!”

听到这样的夸赞,孔明将目光从外面转了进来,笑着答道:“公威切莫如此说法,徒惹人生笑。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如今的许都,可谓藏龙卧虎,我等能来瞧瞧热闹就算好了。”

话是如此,年轻人毕竟是锋芒毕露,眼神中却竟是舍我其谁的气派。

“哈哈哈哈!”

公威指着孔明笑谈:“你啊你!

平常时候最是自命不凡,这个时候也会这般小心谨慎!

太假!

太假!

哈哈哈哈!”

旁边的人也是跟着哄笑!

笑了一会,其中一个士子还是有些遗憾:“可惜,先生不肯来此,否则以先生的才学,震惊天下也是等闲事!

到时候声名远播,若是登高一呼,就像当年的郑公一样,门下弟子数千,何等的壮观?”

听了这话,其余的数人也是不禁为之神往。

这几个士子口沫飞溅,说的正是得意之时,突然哧的一声笑声传来,立刻变了脸色。

回身一看,却是隔壁的一个浑身着丝锦、面色病怏怏的年轻人在笑,身边,一个中年人连忙拱手告罪。

有个士子立刻满身的不爽,“小二!

这是怎么回事儿?

我道这迎宾居,都是士子名流,没有凡俗人等,才进的这家客栈,怎的,大庭广众之下,坐席间还能有这等无礼之徒!”

这句话一出,那边那个病怏怏的人的脸色就变了,就连身边的中年人都有些错愕。

名叫公威的士子不由心中哀叹,这崔州平别的什么就好,就是实在是太能惹事儿了,不愧是冀州名门崔家的二代,这对面两人,明眼看着也都不是普通人,如何能够善罢甘休。

“咳咳!

好一个士子名流,想不到我不入中原十几年,这中原的人等都是变得如此的雅岸高洁了!

竟连我周瑜如今也成了无礼之徒。

这位小哥儿,你这般的说法,可是不仅仅是得罪了我周瑜一人而已了,难道你随意指着一人,就可以说别人是无礼之徒么?”

此人一报大名,立刻全场骚动,庐江舒城周瑜周公瑾!

那是何等人物,和江东孙郎并称的雄杰!

如今虽然因为江东复杂政治局势的原因如今被闲置,但是这样的人,不管是家世、才学、韬略都是无可挑剔。

当今之世的年轻一辈中,乃是真正顶尖儿的人物,却被污为无礼之徒,这下可有热闹可以看了。

那边桌上的几个年轻人也不知道是谁,这回可是提到了铁板了!

这周公瑾尖牙利齿,不过区区一句话,就将崔州平的话引向了周围所有人,让别人都为之同仇敌忾。

不说别的,周围这许多人立刻引申思考,这周瑜来了,那旁边又是谁人?

能和周瑜相提并论谈笑风生的,又会是何等人物?

周瑜大名相报之后,这边的几个小年轻立刻气为之泄,心知不妙,这几人却是荆州人士,和江东正是生死仇敌,退却不得,此时即使是心生胆怯之意也是不行。

士子名门的第一道规矩,那便是名声大于一切,此时打退堂鼓,岂不是自己家门乃至师门的声誉都彻底没了。

那崔州平嘴巴鼓动了半天,却找不到什么词来,尴尬至极,旁边的孔明凑过身来,回答了一句: “周公瑾果然是风流人物!

不在江东伺候孙家兄弟打扫手尾,却又来中原图谋什么?

如今的江东孙郎,刚在淮南吃了一顿败仗,难道却又以为,这许都的废宫殿中又会有一颗和氏璧可以捡么?”

此话一出,调侃之意极盛,立刻引得哄堂大笑。

众人皆知,江东孙权日前才经历了一次大败,李哲手下一只偏师撵着的败军,就将孙权打得一败涂地,正是焦头烂额之时。

而这传国玉玺,也就是和氏璧可是和孙家接了不解之缘,当年孙坚勇猛,首先打进洛阳,与大火中的宫殿中偶尔拾得了传国玉玺,却没有声张,暗自私藏,被别人得知犯了众怒,不得不仓皇而走。

谁知又被刘表半道上拦路打劫,丢了性命。

从而揭开了孙家和荆州缠绵十几年的生死大仇。

后来孙策起家,以传国玉玺质押,才从袁术手中得到了自己父亲的旧部,从而凭着这些兵席卷江东,打下了如今的江山。

父亲因此死,儿子因此兴,孙家的缘生缘灭,这和氏璧可是在其中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

但是,无论如何,臣子私藏国宝总不是什么好事。

如今此子以此相激,明明是暗讽孙坚私藏和氏璧,有不臣之心,身死乃咎由自取之意,凡是江东人物,身为吴侯治下,可有能忍得住气的?

这出言的士子看着年纪轻轻,但是口舌之利,实在是有胜于剑!

此话一出口,果然对面二人面色转青,已是怒极。

只是臣子私藏和氏璧,毕竟是有亏大德之事,二人便是浑身有百张口,也不可能将其颠倒黑白。

若不是这和氏璧被袁术所得,又怎么可能有后来的袁术称帝之事!

这东西,可是真真正正的天下大宝,龙气所种啊!

此时旁边那中年人终于开口说话,抱拳一礼说道: “在下顾雍,草字元叹,不知对面谁家才子,果真俊杰也!

能否大名告知?”

这面几个年轻人一闻此人姓名,忙肃容行礼回答,却原来是诸葛亮字孔明,崔钧字州平,孟建字公威,石韬字广元是也,俱是来自荆州水镜先生司马徽门下。

顾雍闻言,先是赞叹了几句:”

久闻水镜先生门下高足,皆是不凡,如今一见之下果然名不虚传。

只是刚才孔明贤弟所言,未免有失厚道。

当日吴侯在洛阳时,周围群雄都是何等样人,袁绍袁术,篡权贼子兄弟,张扬等人,巧取豪夺之徒,便是名士张邈,最后不也兵败身死被人吞并,环顾四周,难道要吴侯,将之交给董卓么?

汉家天子失位,中原逐鹿,天下糜烂不堪,当时吴侯私藏,实在是事关重大,不得不为之耳!”

这话一说,却总算是为吴侯一门挽回一点声面。

周围众人唏嘘,都道是言之有理,当时董卓之乱,群雄讨董之时,情势也确实如此,以现在看来,图谋变乱者多矣!

这传国玉玺,历来是天子掌管,当时汉天子式微,野心谋乱者不知凡几,突得至宝,仓促之间又能交予谁,不管是谁,恐怕都会立刻萌生篡位之心,后果恐怕更是大乱。

这孙坚此举,也确实有几分不得已之意。

这顾雍,身为江东名士,大儒蔡邕之徒,不愧是思虑周详之人。

“呵呵!”

岂知正在此时,又是一声窃笑,“顾元叹好一张利口!

不愧是蔡邕的高徒!

硬生生是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众人闻声,却看见大堂一角上坐着三人,一看就是名门高士的打扮,却是颇为低调的坐在一角,显然也是不欲惹人注目,只是此时,这一句话说出,立刻便成为众矢之的。

这句话大胆之极,直接辱及顾雍的先师蔡邕!

让顾雍气的嘴唇发抖,但急怒之下,顾雍仍然是保持了仪态举止,先行了一礼言道:“兄台有指教,尽管说来?

明人不做暗事,何必遮掩行径!”

“好!

既然如此,某便指教与你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