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国运(2/2)
玉玺的前身,乃是号称天下共传之宝的“和赤壁”
。
和赤壁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荆山。
是一个叫做卞和的琢玉能手发现的。
他将此玉进献给楚厉王。
厉王命人查看,玉工却说这只是一块石头。
厉王大怒,便以欺君之罪,砍下了卞和的左脚。
之后,厉王死。
武王继位。
卞和再次带着玉觐见,武王命玉工查看,玉工仍说这是一块石头。
玉石武王又砍下了卞和的右脚。
武王死,文王继位。
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
眼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
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
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
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
见真是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璧。
之后,和赤壁几经辗转,赵惠文王得到了楚国丢失的和赤壁,被秦昭王所知,甚至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这宝玉。
并且演绎出日后耳熟能详的“完璧归赵”
的典故。
再然后,秦一统六国,和赤壁还是归了秦国所有。
秦王政九年,请当世名匠精雕玉琢将和赤壁雕刻成了传国玉玺。
之后这玉玺辗转数代,由秦转汉,由汉传魏、晋。
五胡十六国时一度传于诸强。
隋亡后,落于突厥。
直至唐太宗,贞观四年,御玺归唐。
五代时,天下大乱,和赤壁又几经辗转,最终终于还是消失在历史海洋之中,不知所踪。
但是这个东西,却是可以说是代表着中华大地之上,君主帝皇的权利象征,自古凡登大位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
。
显得底气不足被人轻蔑。
只有持此玺者,才是名正言顺的天下共主!
当然,如果是真正的御玺,对于陈沐来说,只是一块可能有收藏价值的石头罢了。
但是如果是落宝“传国玉玺”
,那就非同一般了!
虽然这落宝的讯息之中,并没有具体的使用方法。
但是陈沐却知道,这东西,就是极其少见的运气落宝。
可以增加人的“运气”
这种无形无质,根本无从理解的东西。
只要带在身上,自然就有有运气加身。
但是这运气如何体现,怎么运作,却是全然不知。
只知道,如果世界上所有的气运落宝要排一个排名出来,这个传国玉玺排行第二的话,怕是没有什么其他东西能排在第一!
陈沐第三次深吸了一口气,将这东西重新凝为落宝,珍而重之的放在了最贴身的地方。
传国玉玺,得的太过突兀,甚至于之前陈沐根本没有半点的心理准备。
但是得到了就是得到了。
这东西也不能化作实质的战斗能力。
一味的相信运气,那才是真正的愚蠢了。
秦始皇身居传国玉玺,还不是惨死?
秦国有传国玉玺,一统了天下,还不是三世而亡?
这东西,得到了自然是极好的。
但是却不能将所有的一切寄托在虚无缥缈的运气之上。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