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十八章 意外收获的借艇(1/2)

第十八章意外收获的借艇 京都谢国明府 谢府里,往来的家丁正源源不断搬运箱子,放置在院落内,此刻已经堆积如山。

“老爷!

已经凑齐200万贯了,剩下各地商号的铜钱和白银还在路上,估计还有20万贯!”

一个管家模样的中年男子禀道。

“恩?

怎么会有如此之多。”

谢国明也觉得相当诧异,原本以为东瀛商号的流动资金不过勉强凑齐200万贯左右,没想到忽然间又增加了不少。

“老爷,这……”

中年管家表情尴尬,看了看谢国明身后的赵若兰等人欲言又止。

“但说无妨!”

谢国明面现不悦之色。

“老爷,上次的货物在东瀛供不应求,因此有所节余。”

中年管家畏畏缩缩的说道。

“什么货物?

上次瓷器和丝绸价值不过10万贯,何来如此多的资金?”

谢国明也觉得惊奇。

“孙少爷带了一批大力丸,在东瀛非常热销,1颗就可以卖到数贯钱!”

中年管家遮遮掩掩的说道,实际上是金枪不倒的壮阳药,因为有赵若兰在场,管家美其名曰“大力丸”



“大力丸是什么药材?

如此昂贵?”

赵若兰惊讶的问道。

“这个……”

中年管家相当尴尬的看着谢国明。

“咳!

咳!

咳!”

谢国明打了几个咳嗽,随后忽悠赵若兰道:“东瀛人普遍短小无力,大力丸是可以改善他们的气力的良药。”

赵若兰一头雾水,正待追问,忽然看见郡王府侍臣许达甫匆忙走来,神色慌张。

“郡主,据说日本国所有港口的商船都被扣留,禁止出海。”

许达甫一脸忧色的说道。

谢国明也觉得相当诧异。

赵若兰略微沉吟,随即露出兴奋之色,对谢国明说道:“谢老,立刻将200万贯钱送至刘淮府上,到时就可见分晓!”

六波罗探题府 看着铺满亭院的箱子,刘淮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为谢家的财富感到震惊,仅靠东瀛一地的几家商号就能凑出如此巨额的资金,由此可见海外贸易的利润相当的惊人!

有钱好办事,大殿之上,刘淮设宴接见了赵若兰一行人。

“统领大人,听闻所有进出兵库津的商船都被扣留,这是为何?”

谢国明开门见山的询问道。

“我军缺乏足够的船只,只好征用商船以作运兵之用!”

刘淮毫不躲避的回答。

“征用商船以作运兵?

统领大人莫非很快就要出兵?”

谢国明觉得不可思议。

依谢国明判断,刘淮刚刚一统东瀛,根基还不稳固,至少应当内政一番,厉兵秣马,顺便还需要制造战舰,所需时日非数月之功,一年内能够出兵就相当不错了,如此仓促出兵,反而让谢国明惊疑不定。

不过赵若兰却露出欣喜之色,刘淮越快出兵就对岌岌可危的南宋越有利。

“我观天下大势,元军强渡长江不过在顷刻之间,长江一失,宋国就危在旦夕!”

刘淮说道。

“我大宋陈兵百万,战船万艘,大舰锁江,水师擅战,没有数年时间元军如何能够渡过长江?”

谢国明虽然对南宋目前的局势相当忧心,也知道南宋最终无法抵挡元军的侵略,但是始终无法相信顷刻之间,元军就能强渡长江。

水师,是南宋王朝最后的骄傲!

在南宋朝堂上下也都和谢国明一样没有人会相信元军能够轻松的强渡长江,因此贾似道等人还在忙于勾心斗角,争权夺利。

“川北已失多年,现今襄阳门户又开,元庭已和大宋共享长江之险,据我所知,元军也有数百艘楼船,战舰数千,可堪一战!”

刘淮见谢国明盲目自信就提醒道。

数百楼船!

战舰数千!

谢国明和赵若兰等人面面相觑,刘淮本就是元军将领,所言非虚,如此数量自然让他们震惊不已。

元庭什么时候有如此大规模的水师,而他们却闻所未闻,南宋朝**下也一无所知。

事实上,贾似道当政的时候将大量的军情都扣下了,甚至元军围攻襄阳数年的消息他都敢隐瞒不报,更何况只是元军区区尚未成型的水师情报。

而元军的水师却比刘淮所描述的还要强大!

刘整,这个南宋的头号叛将,亲手打造了元帝国的水师。

还在围攻襄阳的时候,极具战略眼光的刘整就上书忽必烈建立水师,他在给忽必烈的奏折中写道:“我精兵突骑,所当者破,惟水战不如宋耳。

夺彼所长,造战舰,习水军,则事济矣”



水师之事说到了忽必烈的心坎上,当即就命令刘整打造战船,操练水军。

于是刘整就利用元帝国庞大的资源,建造了大小战船5000艘,日夜操练,目前已经形成战力。

而现在伯颜又调动四川汉军大阀刘元振麾下的大型战舰500艘,加上刘整所练的战船,这只水师已经颇具规模,完全可以和南宋的水师一较高下了,按照刘淮的说法,的确“可堪一战”

了。

“海船,我需要大量的海船!”

刘淮见谢国明和赵若兰等人还处在震惊之下,就趁机说道。

“我谢家还有大小商船近百艘,其中过半是可以载千人的大船!”

回过神来的谢国明毫不迟疑的说到,如刘淮所说的情况看,南宋确实危在旦夕了,而谢家和南宋关系紧密,当朝的太后就是出自谢家,南宋兴则谢家旺,若宋亡,则谢家也必亡。

“郡王府也有十几艘船,不过泉州大港,可以花钱募集船只,至少也能凑齐百艘。”

赵若兰也说道。

谢国明眼睛一亮,一拍脑袋,说道:“老夫倒忘了,还可以花钱募集船只,借用一阵,如此也可以从临安等地再凑齐百艘,加上郡王府的船,至少三百之数,足以载兵五、六万。”

“我等所谋慎密,不可泄露消息!”

听到可以载兵五、六万,刘淮喜形于色,但是仍然不忘提醒道。

“统领大人放心,我等自有分寸。

谢家本就是巨商,租用船只远货,本就是常事,可以籍口运货为名募集船只。”

谢国明点头应道。

赵若兰同样郑重其事的点头。

刘淮大喜,如此,还没用参军王仲借艇割禾之策,就已经有了一大半的海船,原本以为,能够有100艘海船就相当不错了,现在有三百艘之多,按谢国明的说法,足以载兵五、六万!

刘淮相当满意,能够从南宋借到“艇”

也算是意外收获。

汉水 数千艘战舰密密麻麻的一字排开,在汉水之上连绵数十里,却有条不紊的行使,丝毫不乱。

“武仲(刘整字)真乃我大元之福啊,如此水师,当可一战!”

岸边观看的元军统帅伯颜大赞,随行的将领也赞不绝口,刘整在汉水 之上打造的水军,此刻就要发挥作用了。

不过要想从汉水入长江必须通过汉口,而此时,江面上,宋将夏贵以战舰万艘,分据要害,军扼中流,兵不得进,如果水师强行突破,狭小的入江口,将会成为元军水师的恶梦!

想至此,伯颜面现忧色,现在他无计可施,只能等待宋军露出破绽,夏贵是宋军老将,不容易给他丝毫的可乘之机。

“大帅,可是担忧水师入江之事?”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