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燕王邀战(3)(2/2)
姚善道:“圣人云。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按照卑职地理解。
圣人的意思是民众是愚昧和自私的,让他们知道了自然会影响官员乃至朝廷的施政,所以圣人又教导我们使民以礼,不应该让他们知道。
但殿下今日所言却与圣人相违背,善实在有些不明白。 ”
朱植想想道:“克一问得好,圣人的确说过这样地话,但圣人的话得综合全面来考虑。 圣人同样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均者不平等也,当百姓与朝廷处在不平等地位时,就导致寡,寡者独也。 我们都不是圣人,一个人的思想容易犯错,必须有众人匡正。
即使是父皇他身边也有大学士,给事中在帮助父皇。
所以如果把整个辽东官员看作一个整体,那就是独和寡的一面,那么辽东地百姓就是均的一面。 我们的国家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我们官员还是由天下百姓。
对啊,既然是天下百姓的,就不能让圣人所患之忧出现在世上。 ……”
朱植和姚善、瞿远从圣人谈到天地,从天地谈到民众,不知不觉到了掌灯时分,三人谈兴不减。
朱植挖空心思将他所知道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政治理想浓缩在话语中,从希腊的城邦到三皇五帝,从岳飞再到朱元璋,从理想国到乌托邦,直把二人侃得如痴如醉。
到第二天天将破晓之时,瞿远已经完全被朱植的“渊博”所迷倒,虽然以往他也感觉到朱植地思想不类常人,却从来没有如此深入地了解过。
整整一晚,朱植的思想深入浅出,如同春风化雨般潜入二人的心灵。
瞿远兴奋地问道:“殿下,您说的那个乌托邦这么美好,能实现吗?”
朱植的思绪也沉浸在几千年人类对乌托邦不懈的追寻之中,口中喃喃道:“会的,人间正道,天下为公。 ”这句话如同黄钟大吕敲击着两人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