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五十三章 贺礼(2/2)

…………“东翁说你送的贺礼乃是他收到的最好礼物。”

“不敢,朱管事,那件事如何了?”

“丁家只肯掏五千贯钱。”

“五千贯钱,太少。”

“也不少了,并且丁家马上也打算与牛家联亲。”

丁家是赵家的死敌,牛家是朱家的死敌,当初牛家也是朱赵两家怀疑对象之一。

丁家这次元气大伤了,听说山那边的人因为损失惨重,怪罪丁家没有打听好消息,让他们死了许多兵士的,扬言准备对付丁家,吓得丁家都不敢去边境私商。

在程勘恐吓下,延州私盐规模减小。

其实没有程勘恐吓,薛向运来大批解盐,平价调控,以及其他政策,也或多或少压了私盐的规模。

然而私商不仅是私盐,还有西夏其他的货物。

一旦不能经营私商,丁家会进一步的末落。

不过若是两家联手,会挽回这种被动的局面。

王巨想了一想说道:“买盐钞吧。”

“买盐钞?”

朱管事有些呆痴。

宋朝茶盐矾酒实行榷法,也就是国家专卖制度。

但官吏贪墨不法,效率低下,而且也劳民,据说仅是一个解盐,因盐役至牛驴死者一年以万计,冒禁抵罪的人不可胜数。

因此朝廷索性将盐酒茶矾承包给商人,如盐,到朝廷买钞,拿着盐钞到指定地点请盐,然后允其商人私卖这些钞盐,又叫买扑制度。

陕西也是如此,在包拯支持下范祥领手改革的,令商人就边郡入钱四贯八百售一钞,至解池请盐二百斤,任其私卖,得钱以实塞下,省数十郡搬运之劳。

不过延州私盐都泛滥成灾,而且是口感更好的青盐,想一想,解盐“出厂价”

一斤就接近了二十文钱,再加上巨大的运费与损耗,一斤解盐到了延州成本可能会在三十五文钱以上,哪里会有市场?

“你听我说……”

王巨小声地嘀咕了几句。

“那成本会有多高哪。”

“是高,一把普通的宝剑售价几何?

一把夏国剑售价几何?

效果如何,你们可以先试验一下再买盐钞不迟。”

“这也是。”

不就是一点碱面,一点儿柴禾,一点儿纱布,一点儿盐的成本,花费不足几贯钱。

“记住了,若成功,最少开价两万贯。”

“丁家那有那么多钱?”

“丁家没有,牛家有。”

“也是,”

朱清高兴哪,他希望丁家倒下,更希望牛家也掉到水里。

想一想这件事若成功,几个月后两家人的悲催吧。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