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庙会(2/2)
我说道。
“可不是么…”
老板告诉我说,每年逢庙会的时候,镇上都会出钱在他店里订很多纸扎物。
等庙会结束以后,就把纸扎物在庙院里面烧掉,祭给狐大仙。
我点点头,“大哥,问你件事儿。”
“尽管开口。”
“其实也没什么。”
我笑了笑,“就是我觉得挺奇怪的,话说,你们青石镇以前不是黄河上的一个渡口么?”
“嗯啊。”
老板点点头。
“既然是黄河渡口,那按说的话,应该把河神供在大屋里,怎么却把狐大仙供在了大屋里,河神反而供在了南面的小屋里?”
老板告诉我说,他是外来户,九十年代才搬到这镇上来的。
关于这座庙的事,他也是道听途说。
老板给我们讲了一个他听来的传说故事,据说上古时期,河神作乱,导致黄河连年泛滥,后来大禹治水的时候,把河神镇压在了青石镇这一带的河道里,并且派了一只九尾狐狸看守河神。
说也怪,历史以来,无论黄河汛期水多大,青石镇都没有被淹过,人们都说是因为有狐仙保佑的原因,于是便修建了一座狐仙庙。
北边庙屋里供奉狐仙,南边庙屋里供奉河神。
这么一来,有狐仙看守着河神,它就永远不会作乱… (听到这里,我心说,北为坎位,五行属水,南为离位,五行属火,水克火,如果说,庙里供的狐仙是用来镇河神的,从五行生克来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 千百年来,这座狐仙庙的香火一直都没断过。
而青石镇上,也一直流传着各种关于狐仙的传说。
据说,当年蒲松龄曾经到过青石镇,把好几篇关于狐仙的传说故事收录进了《聊斋志异》里… 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破除封建迷信,狐仙庙的香火终于断了,庙院里长满荒草,一片芜杂。
到了后来,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庙里的神像都被红卫兵捣毁扔进了黄河里。
这一天,几个激进的人为了表明自己坚定的无产阶级无神论的革命立场,跑到狐仙庙里去撒尿,发现庙屋里居然躺着一只死狐狸。
他们也不知怎么想的,把那死狐狸拖到庙院里批斗了一番,埋在了一棵树底下。
没过几天,几个人全死了,好像是被什么东西给吓死的。
镇上人心惶惶,认为那只死狐狸可能就是狐仙,因为塑像被捣毁,活生生给气死了(镇民的想象力真是没边没沿儿啊)。
一时间,好多人不顾政策压力,跑到狐狸被埋的那里烧香祭拜,倒也没再出过什么事。
改革开放以后,镇上出钱重修狐仙庙,负责人突发奇想,将那死狐狸的头从树底下挖出来,塑在了那狐仙像身子上… “你是说,那狐仙像的头是颗真狐狸头?”
我问道。
“嗯,真狐狸头。”
那老板说。
我心说,怪不得我觉得那狐狸头怪怪的。
正琢磨着,忽然间,一个熟悉的身影从我们桌旁走了过去。
我仔细一看,竟然是那高大上的爹高老三。
老头儿夹着一卷草纸,弓腰驼背,步履蹒跚地走进了那狐仙庙里。
我好一会儿都合不拢嘴巴,的确是那高老三,我没看错,可是他…他怎么从黄河对岸跑到这里来了?
… (昨晚可能是我点错了,设置成了不允许读者回复,向大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