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章 股疯!谘议局的变化!(1/2)

“哎呦!快看!又涨了!”

“我了个老天!又涨了一两银子!”

“我说兄弟,这家什么洋行啊,他们是做什么的呀?”

“这家你都不知道呀?这家洋行就是做橡胶晒干生意!”

“啊?橡胶这玩意……晒干这么个活,也要有家洋行来做?”

“你管那么多干嘛!我告诉你!只要是跟橡胶有关系的洋行,那你就应该买!那就是涨!对了,这上了市了,就叫公司了,别老洋行洋行的,露怯!”

“多谢您了……”

此时的shanghai,也就是松奸g府,正在上演着一出热火朝天的戏码,简单来说,那就是有了一个市场,叫做股票市场,还有一个市场,叫做期货市场,而这两个市场,基本上天天的都是人满为患。

为啥?

挣钱啊!

去年,也就是1874年的年初,shanghai这边突然就有了这么两个市场,一开始就是一个小楼,二层的,一层是股票市场,二层是期货市场……创业之初嘛,比较简陋也是正常的。

一开始的时候,那真的是没啥人明白这里面到底是搞什么的,但不过,眼瞅着那一个个的洋人,那一个个的达官贵人往里面进。

进去的时候别管是啥脸,那出来的时候,脸上都是笑容,会看相的人都能看的出来,那就是赚了钱的笑容,还是赚大钱的!

就这两个市场,并没有放出什么消息,也没做什么广告,可是。那赚钱有味儿呀!

很多人寻着味儿就来了,人就这样,对别的事情可能反应会慢一点儿,可是对于钱,特别是赚钱,那没说的。必须的,极度积极的要来。

没多久,在shanghai的这两个市场就火开了,而这两个市场火爆的元素,也就是你得炒点儿什么吧?

当然就是炒橡胶!

一开始还是橡胶,主要是期货,后来那大家一看,光一个橡胶哪够玩呀?

炒!

但凡是跟橡胶有点儿关系的公司,那你就可以拿过来上市。而上市了之后,就不管你赚钱没赚钱,马上你的股价就能上去!

话说,就现在满清或者扩大一些,整个东亚的工业水平,也就是小日本方面强一些,但是对于橡胶产业,他们也没有什么太厉害的地方。他们还没搞出来这方面的产业,应该说还没来得及。

所以。整个东亚,其实就是东南亚的橡胶相关产业,还是属于那种初级的生产阶段,也就是没有太多的花样,但不过……

没关系!

你就是运输橡胶的公司,你拿过来。马上就涨上去!

那这种情况还用说吗?

割橡胶……

晒橡胶……

橡胶的二道贩子……

都不用说种橡胶的那些个公司了,那些个公司现在股票都在天上了!

说实话,就那些个所谓的产业,那是公司吗?

但不管啊,反正就是一个字儿。火!

如此火爆的两个市场,那最高兴的自然就是威廉.卡梅隆这个家伙。

对,这俩市场就是他搞的嘛,他爹是汇理洋行的一把,那跟满清的官员自然是没说的了,而威廉.卡梅隆又把李鸿章这个家伙给上了不少的炮……

一路绿灯整出来的这两个市场,而关键是,美利坚帝国那边,人家真的要橡胶啊。

那么,市场这么火了,美利坚帝国的橡胶收购价不就涨了吗?

这个事儿李梦杨是非常清楚,他知道这种事儿是不会出现的!

为什么呢?

李梦杨看过一个电视剧,叫《大宅门》的,里面那个主人公白景琦在学习做生意的时候,就在药材市场里见识过……他们家是大主顾嘛,现在需要一味药,他们家的主事,就去市场上散播这个消息,可劲儿的散播,而且还把收购价格提高。

之后就简单了,那自然是好多的中间商大量的进这种药,这种药材需求量大了,那么下游的药农,就开始大量的种植。

你看,现在的价格是高了一些,但是当白景琦他们如果不需要这么多的这味药了呢?

对喽,那个时候就是白菜价了!

说白了,李梦杨这边现在就是大主顾,这个橡胶的价格,其实他说的算,你们这边高点儿,没关系,我收啊……其实他可以不收,但我收,那你们就得多生产啊,那之后……

一样一样的,只要我这边控制这个量就行了。

反正美利坚帝国方面,绝对不会亏,李梦杨就有这个算计,不然他也不会让威廉.卡梅隆去搞。

那么现在,卡梅隆这家伙很高兴,李梦杨也很高兴,可杨广仁呢?

对呀,之前他是垄断这个橡胶的买卖的,现在这个市场开放了,有了期货市场跟股票市场,其他的好多公司也都来了,那么……

咱也上市!

那这么看来……杨广仁的复兴党的革命事业,用的钱还就是从股票市场上来的,那就是大清国的银子呀?!

你不得不说,杨广仁这个人也很厉害,还搞出了这么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儿,但不过……

这钱有点儿少呀!

谁会嫌钱多呢?谁嫌钱扎手呢?

那怎么再多赚钱呢?杨广仁手里的生意,运输啊,种植啊,一些个简单的生产,都已经上市了,那……

“杨兄,说好了!”周自立那自然也在shanghai了。

“说好了?真的行?”杨广仁听到了这话,很高兴,很兴奋。

“行!”周自立也乐。

“那太好了!”杨广仁都搓了搓手,这是要大干一场呀!

那说好了什么呢?

就是再搞个上市呀,只不过这回上市的这个公司吧……啥也没有,就是一个壳子。或者说连壳子都没有,就是几张文书。

文书其实也都是假的……

对!在shanghai股票市场发展到了才一年多的时候,就有人开始玩这种空壳公司,搞诈骗了!

但是……说好了?

就是通过了,马上就有人来认股了,大家就要把这个空壳子的公司给炒起来了!

那真的能炒起来?

“哎呦呵!快来呀!又有一家公司要上市!”

“这是做什么的呢?”

“听说是给橡胶树施肥的!”

“啊?那不就是一个……屎尿公司吗?”

“管他妈那么多呢!你不买?我买!”

“别别。我说说而已。”

也不管这个橡胶树到底是怎么施肥,或者这个公司到底怎么运作的这个施肥,但反正,跟橡胶这个东西有关系,炒呀!

于是乎,眼看着那代表着股票价格的木牌牌儿,就开始不断的变化了……

要说我们中国人,那真的是好能炒,其实这就是一种赌的心态。但这个心态吧,也不能说完全的不好,但不过,现在有那么一个地方,别说这种心态了,那简直就是死气沉沉的。

之前慈禧太后不是力推改革嘛,其中设立了一个机构,就是谘议局。那自然的,全国上下都搞了这么个玩意。可是这个玩意搞出来了,但是却没有多少的动作出来。

简单来说,现在地方上的大员们手握重权,他们当然不希望自己的权利被减少,或者被监督,所以。这些个谘议局,在一开始的时候,那就跟没有一个样。

都是自己人嘛,那还监督谁呀?

要说这个事儿,那慈禧也知道。整个清廷的中央也知道,但不过,他们在一开始,并没有什么动作。

为什么他们不管呢?

很简单,这个事儿,不用他们管!

“我们要真监督!”

“不要占着茅坑不拉屎!”

“谘议局本为监督之用,可是成立起来,却成为了摆设,地方督抚滥用职权,干涉宪政体制进步,简直罪无可恕!我们需要重新选举,真选举……”

好多人都出来说话了!

主体方面,那就是地方上的一些个秀才举人,他们是有文化的呀,他们是想要参加科举,学艺了之后要卖帝王家的呀。

那么,地方上的这个改革,他们完全没有看到效果,能不着急?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