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23章 枪杆子,笔杆子,秤杆子(2/3)

事实上,毫不夸张地说,蒲桃酒就与同样来自西域的胡椒一般,价比黄金。

一粒胡椒真等于一粒黄金。

一杯蒲桃酒也近似一杯黄金。

而如今这风靡成都的香茗,尤其是品级三级以上的香茗,才出现不过数月,便已经有了胡椒、蒲桃酒一般无二、令许多豪家富户愿意为之豪掷千金的魅力。

待第一轮香茗竞价结束,说书人自桌子上端起一杯寻常的六品香茗饮一口,才继续说书:

“却说先帝再访丞相不遇,欲三往访之。

“关侯曰:主公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孔明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主公何惑于斯人之甚也!

“先帝曰: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往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

“张侯曰:主公差矣,量孔明乡野村夫而已,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主公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将他捆缚过来!

“先帝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今无礼过甚!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

“张侯乃曰:既主公与兄长俱去,益德如何落后!”

故事说着说着,终于来到了今日最高潮的一段,堂下数百人已完全听得入了神,屏息静气,不发一声,生怕扰了说书先生。

却见那说书先生抚尺一拍,亢声击节曰:

“先帝拜请丞相曰:吾虽名微德薄,愿足下不弃鄙贱,出山相助,吾当拱听明诲!

“先生不出,如天下苍生何!

“言毕,泪沾袍袖,衣襟尽湿。

“丞相见先帝之意甚诚深笃,乃稽首伏地,泣声而请曰:

“将军既不相弃,亮愿效犬马之劳!”

闻书至此,堂下众人再度赞叹先帝的求贤若渴、礼下于人,更感慨原来丞相与先帝竟有这样一段故事,难怪先帝与丞相鱼水相得,难怪丞相为大汉鞠躬尽瘁。

说书人今日故事已毕。

按照往日规矩,台上屏风即将被拉上,说书人即将自幕后退走。

然而就在此时,台下忽有青年才俊朗声高呼:

“刘先生,你说了三个多月才说到先帝请丞相出山!

“到底何时才能说到傅忠勇、张忠毅、程忠刚、冯忠隐他们为先帝捐躯死命故事?!

“如今陛下追谥忠烈,天下无不荣之,我今日出钱十万,再单给刘先生你一万钱!

“你且留下,与我们说一说忠勇、忠毅、忠刚、忠隐故事罢!”

此言一出,食肆鼎沸。

“对啊刘先生,值此伐吴大胜,夷陵耻雪,追谥忠烈之时节,你且给我们说一说罢!”

说书人本欲退走,但听到此事,却是留了下来。

不多时,有一小厮从幕后走了出来,与说书先生耳语几句,说书人这才一拍抚尺,道:

“好,适逢其会,在下便与诸君说上一说!”

此言落罢,那留住说书人的青年才俊当即豪气十足地从腰间掏出一串玉佩,递给食肆作为抵押,复又招来一名正在给他摇扇的僮仆,吩咐那僮仆回家取钱去了。

待僮仆取得钱来,说书人已经说到了故事最激昂之处:

“却说先帝麾师徐退。

“傅忠勇独领孤军,为先帝横刀断后,拒战吴贼!

“其所统军士,至矢尽弦绝,刀卷甲残,犹奋不顾身!

“迎吴贼刀兵而上、张齿嚼贼者犹蛾之赴火,继之不绝!

“待傅忠勇所统将士死尽,傅忠勇已是血满衣袍,不似真人,反似神鬼雄壮。

“吴贼见而惧之,乃遣人至傅忠勇近前令其降。

“傅忠勇乃瞋目叱曰: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

“遂复挥刀陷阵,将死犹斩吴犬将校司马十数人,力竭血尽乃死,而膝终不可屈!

“吴人衔恨,欲剖腹挖心辱之!

“但见傅忠勇胆大如斗,色若丹砂!

“吴贼尽皆骇然股栗,不敢不全傅忠勇英躯,终以礼厚葬!”

斯言既罢。

不论是阁楼上的达官贵胄及其子弟,还是书台四围大小豪强富户的青年才俊,无不因忠勇侯傅肜勇壮故事而血脉贲张。

“古之贲、育,何足逾此!”

“大丈夫立世,正当如是!”

“我汉家儿郎,宁以刀折,不以膝折!”

待一众青年才俊激愤之情稍罢,说书人才继续将张南、冯习、程畿诸将忠甘义胆之事迹慷慨道来。

“却说程忠刚溯江而还。

“或有求告于程忠刚者:将军其听我一言,吴鼠追兵已至,我等舟船难以逆流而还,唯解船轻去,乃可以免死!

“程忠刚愤而斥曰:吾在军,未尝为敌挫败而走!

“况陛下尚在大江上流不远,吾岂能弃陛下而走乎?!

“遂留后军,横江为壁。

“其麾下战船不过十余,舟士不足千数。

“而俱皆面西,朝先帝舟船龙纛高声疾呼,愿以死报国!

“声振波涛,响彻云霄,先帝其时已去数里,此声竟犹在耳边,乃怆然而泣下。

“程忠刚乃率众面东顺流,以舟船冲撞吴贼水师。

“贼舟环之十重,矢石交下。

“程忠刚船桅尽折,舱板如猬。

“舟士或断臂、或洞胸,仍转楫鼓棹,迎流逆冲!

“彼时日暮,有将请曰:

“程将军,陛下已安,我等尽力,再战则无用于国,不若趁夜投江而走,或得一活!

“程忠刚瞋目裂眦,拔剑斫舷。

“厉声曰:吾闻汉将可死,不可走也!

“吴人欲跳帮登船,程忠刚乃执戟而战,贼船有倾覆者。

“至贼众大至,共击之。

“程忠刚身被数十创,血染江波,犹手执长戟,立于船头。

“贼不敢逼,环而射之,矢集其胸,如猬毛起。

“舟既半沉,忠刚乃奋臂呼曰:

“吾死,当为厉鬼杀尔鼠辈也!

“遂投江而死,尸立水中。

“吴人钩其尸,见怒目如生!”

食肆之中,无有为此而喝彩者。

然大赞傅忠勇、程忠刚诸将勇武义烈者有之。

大赞先帝能得人死力者有之。

对吴贼切齿痛恨,恨不能食肉寝皮者亦有之。

如此食肆不只一家。

如此故事,亦非只一人讲述。

市肆、里闾、寺观、军营,无不以追谥忠烈之事为谈资。

就连素日不知家国大事的民人亦停锄辍织,聚而相论。

议论既起,便有人专研谥法。

关公壮穆侯、张公桓侯,孰为更尊?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