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寒夜血路,系统觉醒(3/4)
李二带着几个流民从庙里出来,看到地上的尸体和受伤的盗匪,还有林墨手里滴血的环刀,眼神里满是敬畏。
“公子,您太厉害了!”李二兴奋地说道。
林墨笑了笑,道:“别高兴得太早,赶紧把地上的刀棍收起来,这些都是我们的武器。还有,把受伤的盗匪绑起来,问问他们附近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其他盗匪团伙,或者元兵的据点。”
“好嘞!”李二答应一声,带着流民们开始收拾战场。
王夫子也从庙里走了出来,看着地上的尸体,皱了皱眉,道:“公子,杀了这些盗匪,会不会引来其他麻烦?”
林墨摇了摇头,道:“王夫子放心,这些盗匪都是附近的散匪,没有什么背景,杀了他们,反而能震慑其他势力,让他们不敢轻易招惹我们。而且,我们从他们嘴里还能问到不少有用的信息,这对我们去清风寨很有帮助。”
王夫子点了点头,道:“公子考虑周全,老夫佩服。”
林墨笑了笑,没有说话。他靠在庙墙上,喘了口气,看着面板上的属性——刚才战斗的时候,他的魅力属性又提升了1,变成了8,而且系统还提示他获得了“初级战斗经验”,虽然没有直接提升武力值,但对以后的战斗会有帮助。
“看来,只有不断战斗,不断解决问题,才能在这个乱世里活下去,才能完成系统任务,建立自己的势力。”林墨心里想道,眼神变得更加坚定起来。
夜色渐深,寒风依旧呼啸,但破庙里的流民们却不再感到寒冷和恐惧。他们看着林墨的眼神里充满了敬畏和信任,他们知道,跟着这个年轻的公子,他们一定能在这个乱世里活下去,甚至过上好日子。
林墨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也充满了信心。他知道,这只是他建国之路的开始,后面还有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在等着他,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林墨就叫醒了流民们。
经过昨晚的战斗,流民们对林墨更加信任,一个个迅速收拾好东西,没有丝毫拖沓。李二已经从受伤的盗匪嘴里问出了不少有用的信息——附近除了他们这伙散匪,还有一个叫“黑风帮”的盗匪团伙,人数有五十多人,盘踞在离清风寨不远的黑风山,经常下山抢掠流民和过往商人,而且和元兵的巡逻队有勾结,经常给元兵通风报信,换取粮食和武器。
“黑风帮?”林墨皱了皱眉,“看来我们去清风寨的路上,可能会遇到麻烦。”
王夫子道:“公子,黑风帮人多势众,还有元兵撑腰,我们现在只有十几个人,恐怕不是他们的对手。不如我们绕路走,避开黑风山?”
林墨摇了摇头,道:“绕路的话,至少要多走两天,而且路上不一定安全,说不定还会遇到其他盗匪或元兵。我们现在粮食已经吃完了,必须尽快赶到清风寨,那里有可开垦的荒地,我们可以先种上粮食,解决温饱问题。”
他顿了顿,继续道:“而且,黑风帮和元兵勾结,欺压百姓,就算我们这次绕过去了,以后在清风寨立足,还是会和他们打交道。不如趁现在,先探探他们的底细,也好为以后做准备。”
赵虎道:“公子说得对!俺早就看这些盗匪不顺眼了,尤其是和元兵勾结的,更是该死!只要公子一句话,俺赵虎就跟他们拼了!”
林墨笑了笑,道:“现在还不是和他们硬拼的时候,我们先去清风寨,等我们站稳脚跟,再想办法收拾他们。赵虎,你和李二在路上多留意,一旦发现黑风帮的人,就赶紧告诉我们,我们尽量避开他们。”
“好嘞!”赵虎和李二齐声应道。
收拾好东西,林墨让流民们再次上路。经过昨晚的休息,流民们的精神好了不少,尤其是有了两匹蒙古马驮运老弱妇孺,行进速度比昨天快了不少。
路上,林墨让王夫子给流民们讲一些基础的规矩,比如不能随意抢掠、要互相帮助、听从指挥等等,为以后建立根据地做准备。王夫子学识渊博,讲得条理清晰,流民们也听得很认真,纷纷表示会遵守规矩。
走了大约三个时辰,前面出现了一座连绵的山脉,山脉中间有一个山口,山口处隐约能看到一座山寨的轮廓——正是清风寨。
“公子,前面就是清风寨了!”赵虎兴奋地说道。
林墨顺着赵虎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清风寨建在山口的一个高地上,周围是陡峭的山坡,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寨大门,确实是易守难攻。山寨的大门是用木头做的,已经破旧不堪,上面还能看到一些刀砍斧凿的痕迹,显然以前经历过战斗。
“大家小心点,我们先靠近看看,确认山寨里没有其他人。”林墨道。
就在这时,突然听到山口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林墨心里一紧,赶紧让流民们躲到路边的草丛里,自己则和赵虎、李二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朝着山口处望去。
只见从山口处跑出来十几个人,一个个骑着马,手里拿着刀枪,身上穿着统一的红色坎肩,背后插着一面红色的旗帜,旗帜上绣着一个“明”字。
“是红巾军!”王夫子压低声音说道,眼神里满是激动。
林墨也认出了这些人——红色坎肩、红色旗帜,正是红巾军的标志。而且旗帜上的“明”字,说明这些人很可能是朱元璋麾下的红巾军,因为朱元璋后来建立的朝代就是“明”,而且他早期在红巾军里,就经常用“明”字作为标志。
“他们好像在追什么人?”赵虎指着红巾军后面说道。
林墨顺着赵虎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红巾军后面跟着十几个元兵,一个个骑着马,手里拿着弯刀,正在追赶红巾军。
“不好,红巾军好像有伤员!”李二说道。
林墨仔细一看,果然看到一个红巾军士兵趴在马背上,背后插着一支箭,鲜血已经染红了他的衣服,显然受伤不轻。而且红巾军的人数比元兵少,只有十几个人,而元兵有二十多个,看起来红巾军处于劣势。
“公子,我们要不要帮他们?”赵虎问道,他对红巾军很有好感,毕竟红巾军是杀元兵的。
林墨皱了皱眉,心里在快速思考——帮红巾军,可能会得罪元兵,而且不知道这些红巾军的人品如何,万一他们是那种蛮横不讲理的,反而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不帮的话,看着红巾军被元兵追杀,心里又有些不忍,而且红巾军是反元的主力,如果能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对自己以后的发展会有帮助。
就在这时,红巾军里一个为首的将领(看起来三十多岁,身材高大,满脸刚毅)看到了躲在路边的林墨等人,他对着林墨大喊道:“前面的兄弟,我们是红巾军,正在追杀元兵,你们如果也是汉人,就帮我们一把!”
林墨心里一狠,做出了决定——帮!
“赵虎,李二,你们带着流民在这里等着,保护好老弱妇孺,我去帮他们!”林墨道。
“公子,我跟你一起去!”赵虎急忙说道。
“不用,你们在这里守好,别让流民出事。”林墨道,“我手里有环刀,而且有基础的刀法,应付几个元兵没问题。”
说着,林墨握紧精铁环刀,朝着红巾军和元兵交战的地方冲了过去。
那红巾军将领看到林墨冲过来,愣了一下,随即大喜道:“好兄弟!多谢了!”
林墨没有说话,直接冲向离自己最近的一个元兵。那个元兵正骑着马,挥舞着弯刀朝着一个红巾军士兵砍去,根本没注意到林墨冲过来。
林墨眼神一厉,环刀朝着元兵的马腿砍去。
“咔嚓!”
马腿被一刀斩断,元兵失去平衡,从马上摔了下来,重重地砸在地上。林墨趁机上前,环刀抵住他的喉咙,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
“好刀!好身手!”红巾军将领大声赞道,手里的长枪挥舞得更急了,一枪刺穿了一个元兵的胸膛。
林墨的加入,让红巾军的士气大振。原本处于劣势的红巾军,顿时扭转了战局。林墨手里的精铁环刀锋利无比,元兵的兵器根本抵挡不住,短短片刻,就有三个元兵死在他的刀下。
元兵的首领看到情况不对,心里有些慌了。他原本以为红巾军只有十几个人,很容易就能消灭,却没想到突然冒出来一个手持锋利环刀的汉人,战斗力如此强悍。
“撤!快撤!”元兵首领大喊一声,调转马头,朝着远处逃窜而去。
剩下的元兵见首领跑了,也纷纷调转马头,跟着逃窜而去。
红巾军将领没有去追,他知道元兵的骑兵速度快,追也追不上。他勒住马,翻身下马,走到林墨面前,抱拳道:“多谢兄弟刚才出手相助,在下郭子兴麾下,姓徐,名达。不知兄弟高姓大名?”
“徐达?”林墨心里猛地一震——居然是徐达!明朝的开国功臣,朱元璋麾下的第一猛将!
他强压下心里的震惊,对着徐达拱了拱手,道:“在下林墨,只是一个普通的流民首领,偶然路过这里,看到元兵追杀义军,所以才出手相助。徐将军不必客气。”
徐达听到“林墨”这个名字,愣了一下,似乎没听过,但他也没在意,毕竟天下之大,有本事的人很多。他看着林墨手里的精铁环刀,赞道:“林兄弟好身手,好刀!这把刀一看就是难得的利器,林兄弟能有这样的刀,想必也不是普通人。”
林墨笑了笑,道:“这把刀是我从元兵手里抢来的,侥幸罢了。徐将军,刚才看你们好像有伤员,不如先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处理一下伤口?”
徐达点了点头,道:“多谢林兄弟关心。我们刚才在黑风山和元兵遭遇,打了一场,损失了几个兄弟,还有几个受伤的,正想找个地方休息。不知道林兄弟要去哪里?”
林墨道:“我打算带着手下的流民去前面的清风寨,那里是一座废弃的山寨,易守难攻,适合建立根据地。如果徐将军不嫌弃,不如和我们一起去清风寨,暂时在那里休整?”
徐达眼睛一亮,道:“清风寨?我知道那个地方,确实是个好地方。既然林兄弟邀请,那我们就却之不恭了。正好,我们也需要一个地方休整,而且还能和林兄弟互相照应。”
林墨大喜,能和徐达这样的名将同行,而且还能让他暂时留在清风寨,对自己以后的发展太有帮助了。他道:“那太好了!徐将军,我手下还有一些流民,就在前面的草丛里,我们一起过去吧。”
“好!”徐达答应一声,让手下的红巾军士兵照顾好伤员,然后跟着林墨朝着流民躲藏的地方走去。
流民们看到林墨带着一群红巾军过来,一个个有些紧张,但看到林墨脸上的笑容,又放松了下来。
林墨对着流民们道:“大家不用怕,这些是红巾军的义军将士,是杀元兵、救百姓的好人。这位是徐达徐将军,以后我们会和徐将军一起在清风寨休整。”
流民们听到“红巾军”三个字,一个个兴奋起来,对着徐达等人拱手行礼。
徐达也对着流民们拱了拱手,道:“各位乡亲不用多礼,我们红巾军就是为了推翻元廷,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才起义的。以后大家都是同道中人,要互相帮助。”
安抚好流民们,林墨和徐达一起,带着众人朝着清风寨走去。路上,徐达向林墨询问了一些关于流民的情况,林墨也趁机向徐达打听了一些当前的局势——现在是至正十二年(1352年),红巾军起义已经爆发了一年多,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起义后,徐寿辉在蕲州起义,郭子兴在濠州起义,天下已经大乱,元廷的统治摇摇欲坠。
林墨知道,历史上朱元璋就是在这一年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然后逐渐崛起,最终建立了明朝。现在徐达已经在郭子兴麾下,说明朱元璋也应该已经参加了红巾军,只是还没有崭露头角。
“看来,我必须尽快发展自己的势力,才能在未来的乱世中占据一席之地。”林墨心里想道。
很快,众人就来到了清风寨的山脚下。林墨让赵虎先去前面探路,确认山寨里没有其他人。
赵虎很快就回来了,对着林墨和徐达道:“公子,徐将军,山寨里没人,只有一些破旧的房屋和工事,不过都还能用,稍微修缮一下就能住人。”
“好!”林墨和徐达齐声说道。
林墨对着流民们和红巾军士兵道:“大家辛苦了,我们终于到清风寨了!现在,我们先把山寨里清理一下,受伤的兄弟先找个干净的地方休息,处理伤口。其他人分成两队,一队去修缮房屋和工事,一队去附近寻找水源和可食用的野菜、野果,解决我们的饮水和食物问题。”
“是!”众人齐声应道,一个个充满了干劲。
徐达看着林墨有条不紊地安排工作,眼神里满是赞赏。他没想到这个年轻的流民首领,不仅身手好,还有如此强的组织能力,看来自己这次跟着林墨来清风寨,是来对了。
林墨安排好工作后,走到徐达身边,道:“徐将军,你手下的兄弟受伤了,我这里没有药品,只能先让他们休息一下,等我们找到水源和食物后,再想办法找一些草药给他们治疗。”
徐达道:“林兄弟不用客气,我们出来打仗,早就习惯了没有药品的日子。能有个地方休息,已经很不错了。对了,林兄弟,你打算在清风寨长期发展吗?”
林墨点了点头,道:“是的。我想在清风寨建立一个根据地,开垦荒地,囤积粮食,招募流民,慢慢发展实力,将来和义军一起,推翻元廷,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徐达眼神一亮,道:“林兄弟有如此大志,徐某佩服!如果林兄弟不嫌弃,徐某愿意在清风寨暂时停留,帮林兄弟训练士兵,整顿山寨。等我的兄弟们伤势好了,我再回濠州向郭元帅复命。”
林墨大喜过望,徐达可是难得的将才,有他帮忙训练士兵,整顿山寨,自己的势力就能快速提升。他对着徐达拱了拱手,道:“多谢徐将军!若有徐将军相助,我林墨感激不尽!”
徐达笑了笑,道:“林兄弟不必客气,我们都是汉人,都是为了推翻元廷,匡扶汉室,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阳光洒在清风寨的山头上,林墨看着眼前忙碌的人群,又看了看身边的徐达,心里充满了信心。他知道,自己的建国之路,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清风寨,就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
接下来的几天,清风寨里一片忙碌的景象。
林墨按照系统任务的要求,将流民和红巾军士兵分成了几个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