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96章 燕大来了个天才【二合一】(2/3)

佟永峰虽没有开口发言,目光却盯着台上的徐铭。

半晌暗自感慨一句。

“燕大这是来了个天才啊!”

同时遗憾这种难得的数学信息天才,为什么去年没有被箐华招收进来。

当念头停留在这里,想着回去后要问一下招生办。

坐在首排的奥组委评审会小组成员中,张乃同院士位于中间位置。

他全程都认真听着徐铭的报告,时不时点着头,脸上表情闪过满意之色。

待有人提问之后,他终于不再保持沉默。

“用数学规律战胜物理局限,这才是国产技术担当。”

当沉声丢出这句话,下秒更是带头鼓掌,丝毫未掩饰对燕大方案的满意。

而奥组委评审会小组其他成员,以及底下的人,自然紧随其后热烈鼓掌。

“徐师弟好样的,太给咱们长脸了。”

“学弟帅啊。”

“奥运场馆定位项目,这下肯定是咱们的。”

郭昊强和曹恺以及王雯丽等人,这时也都脸上挂着喜色要多高兴就有多高兴。

毕竟张乃同院士,是奥组委评审会小组组长,具有很大的选择权和否决权。

眼下作出这样的反应,便相当于是在释放信号。

表示已经有了心仪的方案。

佟永峰最终叹口气,决定不在过多纠结,想通后立马扭身向自个学生询问。

“奥运村的能源监控系统项目,是不是也要答辩了?”

“在月底导师。”

对方沉声回答。

“那大家就准备一下吧,将重心都放到新目标,争取拿下能源监控项目。”

“这次我不希望再失利。”

佟永峰语重心长回答。

其他人自然猛地点头应声。

主要身为国内两座顶尖的学府,在打造数字奥运这种重大项目上,燕大方面成功夺得无线定位系统,若他们箐华颗粒无收的话脸面确实难看。

既然奥运场馆无线定位项目被抢,只能改对奥运村能源监控项目发动攻势。

而对于自家导师的意见,众人则都没有异议。

大家都不是傻子,听完徐铭的报告后,自然明白根本没有行可能。

况且人家还得到了张院士的认可。

徐铭迎着众人的目光回到台下,当即便沉浸到师兄学姐的夸赞声中。

若非眼下答辩还未结束,王雯丽他们估计早就兴奋激动的原地跳起来。

尽管海外方面团队,仍旧上去作了报告,但或许是知道已经没希望,很快便草草结束和箐华一样更换目标。

最终答辩结束后,奥组委评审会小组,当场就会宣布中标的方案。

不需要另外花时间去等。

临近中午的时候。

张乃同院士拿着结果走到台上,首先讲了几句开场白对参赛团队表示感谢,很快便宣读评审决议。

“本次奥运核心场馆定位系统招标,燕京大学WiFi权重矩阵方案全票通过。”

“他们将基础数学研究与国家重大需求结合,代表着数字奥运的内核,让我们大家热烈恭喜燕大全体成员。”

在现场鼓掌声和欢呼声中,许崇兴带领项目组成员主动起身打招呼,所有人脸上都挂着喜悦和兴奋,为自己这段时间的努力得到回报而高兴。

“我们中标了。”

…… 之后双方签署合同,正式确定为鸟巢部署定位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张乃同院士则再次找到徐铭,展现自己对年轻优秀人才的喜爱。

“你的报告很出色,恭喜你。”

“谢谢张院士。”

徐铭伸出双手和张乃同院士握手。

张乃同则寄予厚望。

“希望你今后还能在信息无线通信领域,争取创造出更多的科研成果。”

“我们已经开始计划,由信院和数院联合培养徐铭。”

“坚决不埋没徐铭的天赋。”

身旁许崇兴闻言不等徐铭开口便接过话茬回答。

对此张乃同院士深感满意。

“这是好事啊,像小徐这样有天赋的,应该多加担子。”

“我会继续努力的。”

徐铭开口沉声回答。

中午大家一起吃完饭,总算坐上商务车,返回燕京大学燕园。

方案正式被敲定下来,后面的部署工作,基本就没徐铭什么事情。

他也能专心研究毕业论文,以及补习物理。

至于两个甚至三个学院联合培养计划,则要等许崇兴和导师坐下来商议。

暂时倒无需着急。

车上大家仍沉浸在上午的喜悦中,依旧不厌其烦的谈论其中细节事情。

出现频率最高,无疑是张乃同院士的态度。

“张院士看样子真的很瞧好徐师弟,以后徐师弟读研进重大科研项目的机会,肯定要比其他人会高的多。”

郭昊强率先开口,说话时并未掩饰眼神中的羡慕。

正常情况下,纵是学业读到博士,大多能参加的课题项目都在学校内。

属于导师进行分配。

但徐铭得到院士的青睐看好,结果自然不同。

况且这位还是无线通信领域的大佬。

许崇兴许久没有像今天这么高兴激动过,此刻坐在车上听着大家的讨论,随即也不再沉默接过话茬开口说。

“你们几个也不用妄自菲薄,这次项目所带来的经验对以后都有帮助。”

“放心吧。”

“很快就会有新课题交给你们。”

当这话传进其他人耳中后,脸上笑容顿时更盛,不由得开始期待起来。

林伟身为数院的博士,这次又是单纯被许崇兴教授借过来帮忙,因此对信院那边的情况不太感兴趣。

他坐在徐铭身旁,张嘴便是交流数学问题。

“徐师弟。”

“之后的时间有具体规划吗?”

“优先撰写毕业论文吧。”

徐铭闻言没多想直接回答。

既然正式确定了毕业论文选题,肯定是要着手进行研究尝试优化筛法。

另外补习物理和下个月的英语口语考试,则未怎么放在心上。

不认为有啥难度。

“数论中的筛法确实是很麻烦,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希望师弟早日完成。”

林伟最后祝福一句便靠在车窗处闭目养神不再言语。

…… 下午。

徐铭回到203宿舍。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