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万更求订阅】(3/5)
“希望你在数学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另外关于平展上同调理论,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可以随时给我来邮件。”
德利涅把证书递给徐铭,后面还不忘专门提醒句。
可见他对徐铭构建出更强大的上同调体系,是有多么希望和期待。
甚至丝毫不夸张的讲,若是这个时候,徐铭表态放弃研究数论去专心推导代数几何的话,他肯定全力支持。
“谢谢德利涅教授,我会好好研究那份手稿。”
徐铭闻言点点头表态。
至于站在旁边的威滕,听到德利涅的话,也不再保持沉默连忙接上一句。
“有弦理论的相关问题也可以和我探讨。”
然话音才刚落下,便见德利涅瞥了眼,然后面无表情的对徐铭嘱咐。
“目前弦理论继续研究的意义不大,你还是专注于数学别浪费天赋的好。”
“要知道数学家的成果,大部分都来自年轻阶段。”
“这话我不爱听,弦理论可不比数论差。”
威滕表示略有些不满的回应。
徐铭把两人的对话听进耳中,对此心里面也可以说是颇为哭笑不得,不过他可不想看到两人在这时候争论。
于是连忙充当和事佬安抚。
“放心吧两位教授,我会合理制定规划安排时间的。”
抛出这句话后,才算处理好台上状况。
而与此同时台下的唐亚愚和王其坤,以及李由等几位名义上的师兄,面对这样一幕已然根本说不话来,整个人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
麻了。
“我看到了什么,德利涅教授和威滕教授,竟然为了徐铭在争论吵架?”
“徐师弟这人格魅力实在太强了。”
“你要是能在二十出头的年龄,构建出强大的筛法工具并证明孪生素数猜想,估计也能做到这样程度。”
“咱们以后是不是该喊徐师兄,毕竟都已经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
李由听着其他人小声交流,此情此景也不免感慨。
深吸一口气给出自己发自内心的评价。
“徐师弟确实不愧是学术魅魔。”
这句话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纷纷如小鸡叨米似的点头认可。
唐亚愚和王其坤虽没参与讨论,但两人却心照不宣的对视一眼神情略显复杂。
他们都非常清楚,以徐铭如今取得的成就,哪还用去在意普林斯顿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只要等国内这边博士提前毕业,大概率很快就会和他们处在一样的职称上。
成为燕京大学,乃至全国范围内,最年轻的教授。
但现在不管怎么说,待荣誉博士证书颁发授予仪式正式结束后,此次普林斯顿大学之行,也总算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接下来的时间。
众人便没有继续逗留,直接乘坐专车,前往国际机场乘坐航班返回燕京。
…… 由于航班飞行时间较长,徐铭又精神的不行,根本没有想睡觉休息的念头,只好掏出德利涅教授赠送的那份他导师的手稿。
研究格罗滕迪克构建的上同调庞大体系框架。
尽管想在现有框架基础上面,继续优化创造出更强大的上同调定理,并非一件简单事情需要精力时间,但起码过程中为徐铭带来了新的数学学科经验值。
虽然并不是很多。
—— 【经过努力学习,你的[数学]水平提升了,获得经验值8点。】
【经过……】
就这样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临到燕京上空。
唐亚愚却突然开口提醒。
“根据我知道的消息,目前国内已经知道,你解决了孪生素数猜想问题。”
“在数论界取得巨大荣誉。”
“眼下很多媒体可都想采访你,估计机场就有不少。”
“你最好先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徐铭闻言暂时停下手上翻页的动作,面对唐亚愚的话点头应声表示知晓。
“我知道了唐教授。”
在国际数学界取得突破性学术进展,甚至引起整个数论圈的大地震,国内方面自然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
有媒体记者闻讯而来,倒也属于正常。
以前单纯发表数学论文,面对某些媒体的采访,他直接让院里拒绝。
但现在却是不太好依旧避之不见。
况且国内数学界沉寂许久,好不容易出现位天才。
正好能让更多人对数学产生兴趣,使得国内数学界可以不断涌现出天才。
不过这对他来说倒也不算什么,毕竟当初高考拿到理科状元的时候,便接受了省里报纸的新闻记者采访,多少也算有点相关经验。
于是又过去约摸一个小时的时间,飞机终于在燕京国际机场顺利降落。
尽管有着唐亚愚的提醒,徐铭有所心里准备,但走过来后还是被眼前一幕给惊到。
放眼望去通道尽头,只见站着很多记者模样人员。
其中不少还正面向摄像机镜头念词。
也不知道哪个记者眼尖,瞧见徐铭后当即喊了声。
顿时便长枪短炮围上来。
“是徐铭。”
近前后递上话筒的同时,快速报出名字,并向徐铭提问各种问题。
“我是燕京日报的记者,能谈下你证明孪生素数猜想后的心理感受吗?”
“你认为研究孪生素数猜想最大的难度是什么?”
“能否讲下你平时的学习习惯?”
“马上就到今年高考了,能给今年的高考学子讲一句祝福吗?”
…… “我嘞个乖乖。”
唐亚愚显然也没想到记者会这么多,下意识脱口忍不住吐槽一句,接着回过神来忙让李由等人帮忙维持秩序。
而就在这个时候,燕京大学数院的人马,也从旁边冲上来很快把场面给控制住。
待周围重新安静下来后,徐铭这才注意到,带队的正是田纲院士以及自己导师和郑教授,外加吕昂杜翰文刘新杰等这些院里的熟人。
除此之外。
徐铭还注意到了人群中的陈璐。
此时对方正用那双明亮的眼睛直勾勾望向他。
刚准备打招呼,耳旁却响起导师声音,还有田纲的话紧随在后面。
“出名的感觉怎么样?”
“这次你可真是在国际数论界,有了绝对权威,尤其现场证孪生素数猜想,更在数学界创造了记录,国家和学校都为你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
徐铭还是头回被这么多人围在中间,加上导师和田院士以及郑教授那激动的目光,倒难得有些不好意思。
稍微顿了下放平心态,然后方出声回应。
“其实我是前一天推导完,才在报告会的现场撰写出全部证明步骤。”
“你的论文我们已经看过了,其中你引入代数核心结构模形式和L函数,用于优化多尺度解析筛法,简直能称得上神来之笔这四个字。”
郑以中闻言忍不住率先开口。
讲这几句话时,因为激动面色显得有些潮红。
作为几人中真正研究数论的教授,他看到徐铭论文中那些精妙思路和完美融合,怎么可能不兴奋高兴。
说完不等徐铭开口,又迫不及待发言,主动提起另外关于数论的一件事。
“我认为以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强大,还能用于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接下来你应该尽快开始这方面的研究。”
“争取趁热打铁,把数论皇冠上的最后一颗明珠,也给摘下来。”
但这时正当他还想继续讲,却被田纲出言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