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物院也干了【求月票订阅】(2/3)
自然不会在意年前这一小会儿。
何况磁性拓扑绝缘体材料的制备,本就是项难题。
张鲁平听到唐亚愚的话微微点头,下秒却又像是想到什么不由多补充句。
“对了。”
“徐铭眼下倒在院里,就是他最近在忙自己的数论孪生素数猜想课题,能不能抽出空帮忙要看个人意愿。”
别人可能不太清楚,他却知道元旦假期里,徐铭心思都在课题研究上。
主要考虑到徐铭对相场模型的贡献,以及确实没有太大工作量这才提了嘴。
唐亚愚对徐铭自然不陌生。
先是自己的博士生李由向他推荐,后面又在量子力学公开课上遇到,并且他对于徐铭的物理天赋很是称赞。
若非不好从数院抢人,以及担心埋没数学天才,他早想办法把人弄到物院。
现在听到徐铭能帮忙解决相场模型问题,整个人顿时便忍不住有些激动,忙接过话茬流露出期待的情绪。
“要是徐铭能来负责相场模型,那可就更好了。”
“这样吧。”
“我来跟他讲。”
反观张鲁平脸上表情猛地一僵,不知为何总觉得哪里有些怪怪的。
神色略显狐疑。
“该不会物院也想挖我数院墙角吧?”
从最开始许崇兴率先挖人,到近期空间技术研究院的梁占军教授,以及航发集团工程师杨启航,眼下瞅着物院方面似乎也有点蠢蠢欲动。
奈何话都脱口说了出来,也不好直接收回去。
只得应上句。
“我还是先打个电话。”
后面尚未来得及离开的刘新杰,将这幕看在眼里,对徐铭的敬佩顿时又上一个台阶。
“师弟还真是香饽饽啊!”
暗自感慨下,觉得都快能比上唐僧肉。
被学弟学妹视作偶像也就罢了,在教授院士层次中依旧深受大家喜爱。
这是多少研究生梦寐以求的事。
…… 徐铭接到导师的电话,虽没具体讲清楚,他还是暂时停下手上动作过去。
因为接电话时,刚好在楼下自己的课题办公室,前后不过是上个楼梯的事情。
没多久便来到导师办公室。
看到里面还有其他熟人后,立刻主动打起招呼。
“唐教授您好。”
说完看向导师询问道:“导师您找我是有事安排吗?”
闻言张鲁平也很利索,直接把刚才的情况,详细告诉给徐铭。
“总之这事你自己考虑就好,不用有压力。”
“你们的工作只是涉及相场模型预测,不会耽误你太多的时间。”
唐亚愚跟在张鲁平话后面急忙补充一句。
与此同时。
徐铭则陷入到思考状。
元旦假期的时候,他成功让物理学科提升到3级,因增加的空间想象能力对量子力学和拓扑这块,涌现出不小的兴趣喜欢在脑海中构建。
以至于这几天,也没有停止对物理的研究。
因此得知是凝聚态物理诺奖级别项目,心里面他还是有些感兴趣的。
不过听到只负责数学层面的相场模型预测,则稍微显得比较遗憾。
但最终他还是答应了下来。
“没问题。”
听到这个答案,脸上笑容最盛的,毫无疑问要属沙发上面的唐亚愚教授。
闻言可以说直接猛地站起身,忙开口提醒。
“按照目前的安排,等年后相场模型预测正式开始。”
“当然这几天你要是感兴趣,也可以随时去我们项目组熟悉情况。”
“好的唐教授。”
徐铭点点头表示知晓。
待情况进展到这里,唐亚愚也不再过多逗留,向张鲁平说了几句道谢的话率先离开。
心思都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项目上。
根据这点也能感觉到,眼下他们确实面对着不小的技术性难题。
当办公室内只剩下徐铭和刘新杰,张鲁平将目光重新放到徐铭身上,语气比较关心的询问起课题近况。
“怎么样,课题还顺利吗?”
“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注意劳逸结合。”
不等徐铭回答就有接上两句。
“放心吧导师,我自己知道分寸,目前已经有了思路。”
徐铭闻言则是如实回答,讲出这段时间针对多尺度解析筛法优化的进展。
本来张鲁平是出于对自己学生的关心,压根没去想孪生素数猜想研究的如何,结果突然听到徐铭这么说,顿时脸上涌现出惊喜之色。
“那就好。”
他可不会忘记,当初徐铭撰写毕业论文,构建新的数论筛法工具,正是在确定了方向之后,很快完成多尺度解析筛法并证明斐波那契数的无穷性问题。
如果按照同样的情况去考虑,那说不定徐铭真有可能证明孪生素数猜想。
届时势必在数论界引起更大轰动。
有望角逐国际数学奖项。
脑海中快速闪过这些念头画面,他脸上堆满着笑容同徐铭接着往下说。
“有什么问题随时向院里提,就算我解决不了还有田院士呢。”
“知道了导师。”
徐铭点头应声。
说完他也不再久待,随即走出办公室,准备返回楼下继续推导孪生素数的积分表达式。
而刘新杰则跟在徐铭后面,来到楼道时主动与其搭话表示感谢。
“那个……徐铭谢谢你,我的论文通过了。”
徐铭闻言驻足停下脚步,转过身看向刘新杰,嘴角浮现微笑进行回应。
“不用这么客气,大家都是同门,本应互相交流探讨。”
后者刘新杰则猛地点头。
…… 接下来几天,越发临近春节假期,学校里不少项目课题的进度开始有所放缓。
更多是对整个学期研究成果的总结。
徐铭本想尽快推导出,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关于孪生素数的最优积分表达式。
但由于数值计算验证不成功,只得重新更换思路。
恰巧在这个时候,唐亚愚发来消息,说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要召开项目总结组会,想到年后还要配合他们进行相场模型预测,便索性过去物院那边当个听众熟悉下。
1月16日,周五。
徐铭之前没少来物院这边听课,对各栋楼的情况算是比较熟悉。
按照手机上发来的地点,早上刚来到楼下,便看见道熟悉的身影冲他摆手。
“徐师弟这边。”
他立刻迈步向其走过去,近前不忘打起招呼。
“李师兄。”
时隔一段时间,再次和徐铭遇见,李由心里面相当来说是比较复杂的。
当初两人首次见面,是在数院大一新生,物理必修课的课堂上,他对徐铭提前掌握力学知识感到非常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