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全员惊叹,你知道在说什么吗(2/3)
说起来他还没有参与过,自家导师负责的课题项目。
主要他取得的数论成果属于理论数学,和导师主要研究的应用数学有所不同,但通过之前的一定测试,除研发新的数学工具推动学科发展,参与应用数学课题同样能获得大量的学科经验值。
毕竟应用数学可是能涉及到多个领域。
于是产生兴趣之下,接下来便和导师,针对相场模型展开深入讨论。
差不多过去快半个小时的时间,才总算了解清楚。
所谓相场模型,主要用于模拟金属材料的晶体生长和缺陷演化。
能够帮助相关材料更好的设计。
在工程层面替代高成本试错实验,可以大幅度缩短材料研发周期。
毫无疑问是应用数学最直观的价值体现。
另外涉及到多尺度算法,刚好是他擅长的领域,说不定期间还能更好的发散思维。
诞生出优化多尺度解析筛法的灵感。
念头停留在这里,徐铭便不再迟疑,当即开口把这件事答应下来。
“我没问题导师。”
“那好。”
张鲁平面对这个回答,脸上顿时现出喜色,点点头详细安排起任务。
“你对多尺度函数熟悉,等项目开始就负责编写数值模拟代码,优化算法参数以及分析仿真结果。”
他对自己学生的天赋最为清楚,有徐铭加入到相场模型研究课题中,或许项目的进展会非常迅速顺利。
要知道国内目前在很多先进材料方面,技术和海外相比处于落后状态。
导致前沿科技军工设备,很多都还需依赖进口。
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若能完成相场模型的研究,便可以助力国产先进材料快速研发,大幅度缩短周期和试错成本。
聊完正事氛围轻松下来,张鲁平脸上堆出笑容,又主动开口搭话。
“这两天学校又收到不少媒体采访申请,都对你这位数学新星很感兴趣。”
“你是怎么想的……全推掉?”
将导师的话听进耳中,徐铭不知该说什么好,对于此种事确实比较无奈。
想到从机场回来的时候,已经被迫回答了青年报记者的采访提问,倒也没必要搞得院里乌烟瘴气,何况眼下他手上的事情还多着呢。
思忖至此未作迟疑,立刻便斩钉截铁给出回答。
“推掉吧。”
“那我回头打声招呼。”
张鲁平点点头对自己学生的决定表示支持。
况且他也正是喜欢,徐铭这种醉心学习,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自律的品质。
“另外咱们学校招生办里的沈老师,拜托院里向你表示感谢。”
“感谢我?”
徐铭对导师突如其来的话表示困惑。
张鲁平则笑着往下解释。
“还不是你在这届国际数论会议上表现出色,为国内数学界争了光。”
“有你这位燕大的最佳学生代表在,他们的招生工作估计能轻松不少。”
听到这句话,徐铭才想起来,今年各地已经开始施行知分填志愿。
全面废除估分报考模式。
也就是说各大高校面对状元和分数高的学生,只能各凭努力争抢生源。
其中燕大和箐华无疑最为激烈。
眼下高考分数刚公布,正是各大高校抢人的时候。
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他相当于是燕大的形象大使,会更能让那些考生报考。
毕竟天才总是互相吸引的。
“没想到我还有这种作用,就是箐华那边,恐怕今年新生质量又要落后我们。”
“所以才要感谢你嘛。”
张鲁平接上徐铭的话附和。
而这对徐铭来讲,只能算作生活调剂小插曲,倒也不会过多去思索。
接下来的时间,徐铭把事情说完未继续逗留,随即主动起身离开。
距离奥运会开幕式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他首先要做的是想把北斗多路径误差抑制算法完成。
在前往波恩大学参加国际数论会议之前,整个算法基本上完成了大半,仅剩下收尾工作和相关参数的调试。
考虑到奥运会开幕式结束,新学期正式开始,要开设自己的博士课题。
以及参加导师的相场模型项目。
自然是趁着这段时间,把北斗卫星算法工作给完成。
主要他对于自己的这个,基于多模态扰动扰动策略的集成学习算法,利用载波相位残差构建多路径地图库,抱有着比较大的信心。
就算不能让北斗卫星导航在城市中,定位精度达到非常精准的程度。
起码可以解决一定的漂移问题。
就这样。
当时间进入到七月份,徐铭主要工作都是在编写程序代码调试算法参数。
…… 7月20日,周日。
图书馆内徐铭和陈璐相向而坐,明明看上去给人一种小情侣的感觉,但偏偏注意力全部在学习上面。
上周陈璐就已经提前返校。
即将进入大三的她,在专业课上依旧没有松懈。
除各项成绩均保持在专业第一名外,更是和徐铭一样提前修完学分。
拿到院里保研资格。
不出意外的话,等明年暑假结束,就会成为经管院里的一名硕士研究生。
虽和徐铭博士相比仍有距离,却始终在提升自己。
但正因为这个情况,她现在就需要专业毕业论文选定自己的导师。
所以这段时间才经常和徐铭在图书馆。
徐铭虽不是经管系学生,但其专业同样离不开数学。
倒也能在论文选题上,对陈璐进行指点,帮助她尽快完成毕业论文。
此刻他注意力都在笔记本屏幕中,继续调试算法的相关参数。
期间面板上也不断浮现出信息学科经验提示。
—— 【经过努力学习,你的[信息]水平提升了,获得经验值12点。】
【经过……】
差不多窗户外面的天色渐暗,到吃饭时间时,他才算停下手上动作。
脸上现出欣喜之色。
举起手伸了下腰忍不住低喃句。
“搞定。”
在这半个多月加班努力下,多路径误差抑制算法总算达到了他的要求。
接下来就只需要,启动联合技术实验室的验证机制。
确定算法对定位漂移是否有用。
陈璐看到徐铭高兴的样子,她同样觉得开心,暂时放下自己的事主动分享喜悦。
“是有什么喜事吗?”
“解决了一个困扰不短时间的问题。”
徐铭淡笑着回答让人如沐春风。
陈璐则满眼崇拜道:“那是不是要庆祝下?”
“等过几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