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最年轻的数论天才【二合一】(2/3)
顺利坐上飞机后,面对数个小时的时差,成功在傍晚六点的时候到达法兰克福机场。
田纲对波恩大学并不陌生,且年轻时去过几次,对前往波恩大学的路线倒也称得上是轻车熟路,当即便领着两人准备乘坐徳铁高速列车。
然当他们路过机场书店时,却偶然遇到一个熟人。
其中田纲面色一喜,当即迈步便那人走去,并热情喊出对方的身份。
“卡茨教授,很高兴能在这里遇见你。”
跟在田纲身旁的王翩面色不变,徐铭听到这个名字则是心中猛然一动。
“难道是数学年刊的卡茨教授?”
他可记得非常清楚,自己那篇关于多尺度解析筛法证明斐波那契数无穷性问题的论文,主要审稿编辑正是数学年刊的卡茨教授。
且还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正在他思索着时,卡茨顿时回过神来,看到田纲后同样面露惊喜之色。
礼节性拥抱了下。
“田教授。”
“卡茨教授出现在这里,应该和我一样,都是受邀来参加国际数论会议的吧?”
田纲站在距离卡茨半米的位置处主动询问起详细情况。
“是的。”
“波恩大学的拉波波特教授,写信邀请我出席。”
卡茨颇为高兴的回答田纲询问。
但随之话音落下之后,视线却锁定在徐铭身上。
眼中顿时浮现出精光。
下秒想到什么,连忙向田纲追问。
“这位是?”
“正要和你介绍,我想你应该不会陌生,他就是创造出多尺度解析筛法的燕大学生徐铭。”
田纲脸上笑容更盛连忙介绍起徐铭的身份。
见此徐铭也不再沉默,伸手同样用英语打招呼。
“卡茨教授您好,感谢您对我论文的认可,我是多尺度解析筛法作者徐铭。”
“天哪。”
“你比我想象的还要年轻。”
卡茨一把紧握住徐铭的手毫不掩饰脸上吃惊表情。
作为数学年刊的数论审稿编辑,虽早知道徐铭是一位来自燕京大学的数学本科生,可在亲眼见到后依旧避免不了内心的强烈情绪波动。
没办法。
对任何一位数论学者来说,在看到那篇关于多尺度解析筛法证明斐波那契数无穷性问题的论文,都很难相信论文竟然出自,眼前这位长相俊朗无比年轻的男生之手。
徐铭面带微笑大方回应:“谢谢卡茨教授的称赞。”
“如果让伊万尼克教授和陶看到你,相信他们会表现的比我更加意外。”
“他们也会出席此次国际数论会议。”
卡茨待屏幕稍微平复,又主动说出关于会议的其他额外信息。
得知给自己论文审稿的几位专家,竟全部来到国际数论会议上,徐铭心中也不由生出豪情心潮澎湃,迫不及待想要与他们进行学术交流。
简单谈论到这里,田纲则又主动开口提议。
“既然遇见那便同行吧?”
“我也正有此意,相信定会是一场难忘的行程。”
卡茨教授闻言直接满口答应下来。
随即几人一起乘坐列车,前往波恩大学。
而全程难插上话的王翩,虽惊叹徐铭的英语水平竟能讲的这么好,但却也尚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毕竟能通过高考进入燕大的学生,英语实力再差也存在着下限。
只能说自己这个天才学弟口语上颇有天赋。
“仅翻译徳语的话,倒是给我的工作量减去掉许多。”
自顾自低喃句,接着便摇摇头不再多想,迈动脚步紧上队伍。
有着数学年刊的审稿编辑同行,车上针对数论相关话题讨论显然很难停下来。
卡茨看向徐铭就像是面对着一座宝库,对里面珍藏的财富非常感兴趣。
“这段时间数论学界,对你多尺度解析筛选讨论可始终没有停下来过,很多人前来参加此次会议,也是对你的特邀报告感兴趣。”
“甚至听说这回来的学者数量,还打破了以往记录。”
卡茨教授选择和徐铭紧挨着座位坐,并将自己知道的情况和盘托出。
眼中时不时闪过激动。
显然数论学界,已经有段时间,没这么热闹过。
徐铭把卡茨教授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心里面也不由涌现出几分意外之喜。
没想到自己仅凭一篇论文,就在数论学界拥有了不输知名学者的号召力。
居然让国际数论会议创造出新记录。
要说没有半点情绪波动,那绝对是假的,谁能不为自己取得的成就开心。
卡茨话音才刚落下,又把目标放在田纲身上,讲话时脸上浮现出羡慕。
“田教授。”
“恭喜你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学生。”
“徐铭在数学上的天赋,是我见过最好。”
田纲虽是略显官方的回答,然而早就已经合不拢嘴满脸笑容。
心想终于能体会到,先前本科毕业答辩现场,张鲁平当时的心情。
而接下来卡茨教授的重点,同样放在这次的三十五分钟特邀报告上。
“徐。”
“能提前告诉我你要讲的内容吗?”
“关于多尺度解析筛法,在其它数论领域问题上面的潜在应用。”
徐铭略作思索沉声给出一句回答。
目前他创业的多尺度解析筛法,已经在素数分布问题上面实现了应用价值,成功解决斐波那契数的无穷性。
但数论领域存在的未解难题和猜想,可远不止这些。
他便想尝试通过继续优化筛法,来进一步扩大其应用的范围。
使之能作用在更多问题上,推动数论发展。
尽管尚未得到优化后的多尺度解析筛法,却并不影响拿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卡茨本就是数论领域专家,又仔细研究了多尺度解析筛法的框架和价值,自然清楚进一步优化后,会给数论界带来怎样的强大工具。
哪怕并未从徐铭口中听到具体内容,心里面也立刻浮现出一个念头。
这趟国际数论会议他来对了。
深吸一口气,当强行把情绪平复后,丝毫不吝啬自己的称赞。
“徐。”
“你是我见过最年轻的数论天才,多尺度解析筛法肯定会成为数论界无比强大的工具。”
“我对你充满信心。”
前脚话音才刚刚落下,紧接着想到什么,又不忘以感慨般的口气补充。
“对于后天的学术报告,我无比期待。”
“卡茨教授,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能和这么多全球顶尖数论学者交流是我的荣幸。”
徐铭闻言依旧保持着谦逊用标准的英语口语回应。
而将这幕看在眼里,田纲只觉得心情越发舒畅,甚至比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报告还高兴。
同时脑海中不由自主的闪过一个念头,下意识暗自低喃重复了句。
“可惜我那位导师没来参加……”
至于坐在后排,全程一句话都未讲的王翩,此刻只觉得心里泛起惊涛骇浪。
她虽知道此次国际数论会议,核心人物是徐铭,可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个师弟,竟能有如此大影响力,并且还是在国际数论顶尖圈子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