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燕大有自己的陶哲轩【二合一】(2/3)
且每篇论文或多或少,都能找到些错误。
结果在徐铭这里却愣是无从下手。
其中哪一个公式符号都称得上巧妙,逻辑严谨思路清晰明确。
不过想到徐铭刚入学,就先后发表数学和无线通信领域顶刊论文。
便随之释然了。
只能说天赋这种东西,有时候哪怕教授都眼馋。
可惜没法强求。
当然他也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卖关子,随即便又详细解释了几句。
“你的这篇论文很完美,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等翻译完直接投稿就行。”
“相信张主任和郑教授也有这种感觉。”
说到最后不忘分别向两人笑着投去目光。
张鲁平回忆起来。
“其实我在审查小徐第一篇论文的时候,都没能找到需要修改优化的地方。”
就这样。
接下来的时间,徐铭等人便不再镜春园逗留,毕竟天色都完全黑了下来。
而在返回数院的路上,张鲁平教授的情绪,依旧没有彻底平复。
边走边说起后续的安排。
“小徐。”
“接下来这几天,先把论文的英文版完成,然后按照田院士的建议投稿给数学年刊。”
“剩下的时间可以提前接触研究生的专业课程。”
“这样等明年正式读研,就能参与导师负责的一项数学应用重点项目。”
“知道了导师。”
徐铭闻言点点头回答。
…… 徐铭和导师以及郑以中教授分开,便先去了学五食堂解决晚饭问题。
期间掏出手机查看消息时,发现刘新杰师兄下午竟发来好几条短信。
都是询问论文的最终结果。
对此徐铭自然也没什么好隐瞒的,直接如实回复。
这次主要是因为,徐铭一直当毕业论文撰写,所以才只有中文版本。
如果知道要在数学年刊上发表,以他的英语水平完全可以直接英文撰写,能够省下中间翻译的步骤。
不过这点工作量对他而言显然不算什么,晚上回到宿舍便打算立刻着手翻译。
从外面推门进来,放眼望去倪明杰他们三人,都待在宿舍里各自忙碌。
其中朱志轩和倪明杰仍在补习复变函数,避免下个月的期中考试挂科。
至于蒋旭面前桌子上虽放着教材,注意力却在手中高教社杯荣誉证书上,用卫生纸擦拭着并不存在的灰尘。
大家看到徐铭的身影后,忙都停下手上动作,集体转过身来纷纷开口询问。
“咋样徐铭?”
“毕业论文肯定过了吧?”
前天大家在校外饭店庆祝时,徐铭就提过自己本科毕业论文就快完成,今天又和两位教授约了时间,倪明杰他们自然知道是去让导师审查论文。
徐铭迎上几人好奇期待的眼神,走到自己床铺下面的桌子旁坐下点头说。
“通过了。”
此话一出大家自然都为徐铭高兴。
“我就知道铭哥的毕业论文肯定没问题。”
朱志轩依旧话里话外不掩饰自己的崇拜。
他们都知道徐铭发表过两篇论文,展现出自身天赋和实力的同时,本科毕业论文肯定会有更高的要求。
需知学院正常大四本科生,挑选导师撰写完论文后往往需要多次修改。
才能得到导师的满意。
结果徐铭哪怕在这种情况下,都能一次通过。
足以证明其论文质量。
和蒋旭他们随便闲聊两句,徐铭便把目光放到自己笔记本电脑上面。
正式开始毕业论文的翻译工作。
而随着十指落在键盘上,以很快的速度翻飞,不多时便引起宿舍其他人注意。
明明徐铭的毕业论文都已经通过,那后续只需要等待院里答辩开始就行,结果眼下却又撰写起论文来,并且这次还直接用上了英文。
倪明杰和蒋旭以及朱志轩三个人,默默站在徐铭身后瞧了好一会儿。
最终愣是没有半点收获。
尽管能认出其中的一些单词,但连到一起就直接成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互相对视一眼面面相觑。
倍感好奇之下,虽然很想开口向徐铭询问,却又害怕打扰到对方的思路。
只得暂时返回自个位置,直到徐铭停下手上动作喝水时才急忙抓住机会。
“徐铭。”
“你的本科毕业论文不是已经通过了吗,怎么又在用英文撰写。”
“难道是一篇新论文?”
倪明杰率先开口,直接指出问题不拖泥带水。
徐铭将倪明杰的话听进耳中,他不认为这有什么故意去隐瞒的必要。
毕竟若论文被数学年刊接受发表,学校方面按照规章制度肯定会发布公告奖赏。
于是如实回答句。
“还是那篇毕业论文,不过导师让我翻译成英文版。”
“竟然要两个语言版本?”
倪明杰听到这句话猛然提高音量表示惊讶。
他现在虽刚进入大二,但再过一年同样要开始撰写毕业论文参加答辩,自然不想看到院里如此高要求。
蒋旭闻声也忍不住怀疑道:“院里该不会决定提高毕业论文的要求吧?”
听完两个人的话,徐铭知道他们这是误会了,只好又在后面特意补充几句。
“和其他人的毕业论文没关系,是导师带我去镜春园那边的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让田纲院士帮忙审查论文后认为可以给数学年刊投稿。”
“所以才需要进行翻译。”
经管徐铭叙述白天发生的事情时,语气和神色都非常平静像再讲一件小插曲,可传到倪明杰和蒋旭以及朱志轩的耳中后则完全不一样。
完全不夸张的讲,他们三人几乎同时瞪大眼睛。
口中轻声低喃重复。
“田纲院士……投稿数学年刊……”
无论怎么看,都想象不到这几个字,为什么能和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产生关系。
约摸怔住有十多秒,蒋旭最先反应过来,咽了口吐沫试探性追问。
“徐铭。”
“你说的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那个年刊?”
“数学界顶级期刊?”
“是的。”
徐铭点头确认。
而这也让几人倒吸一口凉气,纵使徐铭有过发表SCI数学论文的经验,依旧难以让自己保持镇定。
没办法。
纽约大学的理论数学与应用通讯期刊,和数学年刊相比那可是差了太多。
待情绪稍微缓平复,他们又对徐铭的毕业论文内容涌现出好奇。
想知道能去投稿数学年刊的本科毕业论文,究竟是怎样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