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能发年刊的毕业论文【万更求订阅】(4/5)
郑以中从沙发上站起身不敢相信的再次确认。
徐铭则直接掏出优盘道:“昨天刚正式结题。”
张鲁平这时则有些按耐不住,碍于徐铭前两篇一作论文的含金量,对毕业论文的内容还是有些期待的。
究竟如何总要看过才知道。
“我和郑教授一起帮你看一下,如果没问题等着参加院里的答辩就行。”
张鲁平从徐铭手中接过优盘,丢下这句话当即迫不及待朝办公位上的电脑走去。
郑以中虽没再开口,身体却很诚实的走过去。
刘新杰从导师口中得知,师弟的毕业论文竟这么快就完成了撰写,感到震惊的同时也非常好奇,想知道能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便特意调整自己今天的安排,来到导师办公室等徐铭过来。
此刻他虽很想去看电脑屏幕,奈何位置刚好被郑以中教授给占着。
只得在旁边耐心等待起来。
徐铭则面色平静,对自己的毕业论文颇有信心,站在面前随时回答两位教授的提问。
不多时张鲁平操作鼠标打开优盘。
仔细看去只有中文版本。
再次点击进入论文本体格式,首先开头的标题和摘要映入眼球。
【多尺度解析筛法对斐波那契数无穷性的证明】
【摘要:本文针对解析数论,提出一种新筛法,并尝试证明斐波那契数中存在无穷多个素数……】
刚看到前几个字时,属于正常范围,张鲁平和郑以中两人表情并无变化。
但关于斐波那契数无穷性的证明,却让他们瞬间挑起眉毛心惊不已。
说好的融合解析数论优化筛法,怎么去证明起斐波那契数的无穷性问题了。
这对吗?
素数分布中的无穷性问题,可以说是数论领域非常经典的问题。
对其证明有助于数论的研究。
然斐波那契数的无穷性问题,虽知名度和讨论热度不如孪生素数,以及哥德巴赫猜想这些难题,却也同样困扰数学家许多年。
至今未能有人给出准确的证明,属于数论界的憾事。
可眼下相关证明过程,却出现在一篇本科数学生的毕业论文中。
且还是使用的新筛法。
哪怕知道徐铭绝不会在数学上开玩笑,还是不太敢相信标题和摘要的内容。
郑以中教授最先反应过来,抬眼看向徐铭,表情颇为激动的询问道: “你在毕业论文中证明了斐波那契数无穷性问题?”
“我想验证多尺度解析筛法,能否在素数分布上起到更好的效果,便选择了熟悉的斐波那契数尝试证明。”
“最终我的运气还算不错。”
“得到了结果公式。”
徐铭云淡风轻的保持镇定回答。
然而这话传进郑以中教授耳中后,却是下意识撇了撇嘴不知该如何接茬。
心想证明数论中的无穷性问题,这是靠运气就能完成的事情吗?
与此同时旁边站着的师兄刘新杰,那震惊的样子下巴都快惊掉到地上,整个人完全呆滞住一阵愣神。
“师弟在毕业论文中证明了斐波那契数的无穷性?”
“谁家本科毕业论文是这样式的……”
刘新杰嘴里低喃重复着,根本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这两句信息。
大家的本科毕业论文水平都差不多,结果却突然冒出来这样一篇都能发顶刊的论文。
以后其他人压力该会有多大?
简直卷到没边了。
正当办公室内氛围有些压抑时,张鲁平已经戴上自己的眼镜提醒一句。
“先继续往下看吧。”
这话也顿时让郑以中反应过来,当即平复情绪把注意力全部投到论文中。
毕竟证明归证明,但结果是否正确,过程是否符合逻辑还不确定。
若无法满足上述任何一项,那么公式便不成立。
数学是严谨的学科,对各种猜想问题的证明,更会被无数数学家不断验证。
只有经过这些洗礼,猜想才算能够变成定理。
接下来的时间,当张鲁平和郑以中两人,见识到徐铭优化的多尺度解析筛法框架,以及详细的数值验证作为辅助支撑后脸上不断闪过惊喜。
后面更是忍不住连连赞叹。
“引入具有尺度特性的解析尺度函数,用来作为动态滤波器。”
“太精妙了。”
“多尺度解析筛法关键突破,是解析设计和积分路径的巧妙选择,精确抵消了奇偶性问题的破坏性影响。”
“误差估计也比传统筛法优越的多。”
“将筛法首次从离散组合求和,提升到复平面的解析积分框架才是根本性创新。”
两人毫不掩饰自己脸上的兴奋,直接在根据论文中的式子边手动验算边讨论,尤其确定了数值验证的结果更加确定此筛法的价值。
毫无疑问这将会是数论界中,全新的筛法工具。
对数论的研究具有潜在作用。
不夸张的讲,纵使没有对斐波那契数的证明,单凭多尺度解析筛法都有资格发表到数论领域顶刊。
关键这还只是一篇本科生的毕业论文。
可以想象若这个消息传出去,肯定能够让燕大数院成为国际数学界讨论的话题。
尤其郑以中的是心情更是复杂。
本以为徐铭这么快就完成的毕业论文,优化的筛法不可能有太大价值。
结果却是如此大的惊喜。
同时他也更加后悔,当初没有和张鲁平据理力争。
白白错过一位真正的数学天才学生。
当然他们家任务还没结束,尽管确定了多尺度解析筛法的价值,那更需验证斐波那契数无穷性问题是否解决。
这里面蕴含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如果没有成功证明,那么多尺度解析筛法的含金量就会大打折扣。
只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但若真的彻底解决了无穷性问题,便代表多尺度解析筛法在处理素数分布上,存在非常大的应用价值,届时势必会掀起数论界新的热潮。
徐铭也将变成国际数学界关注的焦点。
念头停留在这里,郑以中和张鲁平对视一眼,直接把桌面上的东西挪开共同进行验证。
直至时间来到中午饭点,在脑力持续消耗下,大家的肚子相继传来响声。
张鲁平暂时停下手上动作,摘掉眼镜揉了揉,看向还在发呆的刘新杰喊了句。
“小刘。”
“你去食堂带点饭菜上来,我们直接在办公室吃。”
说完更是直接掏出张百元大钞。
刘新杰看到大家都在忙,只有自己无所事事,心里面不免有些不好意思。
可又想知道最终结果不愿提前离开,被迫坐在椅子上发呆干熬。
眼看终于有了自己用武之地,回过神来后脸上顿时堆出灿烂笑容。
临出发前还不忘特意询问起徐铭。
“那个师弟,你想吃什么?”
他算是已经看出来,徐铭的这篇论文肯定发表,到时便不再是燕大校园里的风云人物。
而是进入国际数学界的圈子。
作为师兄肯定要和师弟打好关系抱紧大腿,说不定以后能有机会也到国际上混混。
徐铭闻言倒是没想太多,直接说出自己平时吃的。
“土豆牛腩盖饭,再加一份小炒肉吧,麻烦刘师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