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55章 马识途的礼物(1/2)

第255章马识途的礼物抵达沪市后,余切为老马搞来了两张《小鞋子》的电影票。

马识途啧啧称奇:“你不是买不到票吗?

钱钟书找你要票,你都没给。”

我这是在沪市!

人家沪市制片厂的地盘,我能搞不到票?

随便说一句话就弄来了好伐。

马识途倒是很开心:“钱忠书这个人就是太刻薄了,他写小说也喜欢显摆自己懂得多,心并不坏,喜欢他的却不多。”

“钱老师是有点这样。”

可不是嘛,《围城》最被诟病的就是这。

钱忠书平时妙语连珠,和朋友和老婆都这么说话,显得别人智力比他低一截,这谁能受得了。

“但是我说了,钱忠书并不坏,有一年我去首都拜访他,恰好碰到一个你们燕大的学生认出他了,找他合影,钱忠书对这个小年轻很照顾,无论要摆个什么样的拍照姿势,他都配合。”

马识途说到这,图穷匕见了:“而且钱忠书还是咱社科院的副院长,还得当好些年。”

“副院长怎么了?”

“他找你要票,咱还是想办法能给就给,他是副院长嘛。”

“哈哈哈哈,我会的。”

如今沪市的藏中路是电影爱好者最理想的观影处。

这块弹丸之地坐拥八家电影院,大光明电影院、和平电影院红旗电影院一字排开,蔚为壮观。

要知道,首都西单也才三家电影院,这儿却有八家。

外地来这看电影的,得吓一跳。

此时因为胶片稀少,一部完整的电影胶片需要频繁的往来于各家影院,被连续使用。

电影院有专门的送片员,骑自行车运送胶卷。

电影院的片子,往往要分三轮放映,首轮与二轮之间隔两周,以此类推。

每部片子在一家电影院放三、四天。

每家电影院一个月放映八、九部电影。

就是说,《小鞋子》这部片子从大光明电影院开始放映,两周后就换下一家去放映这么三个轮回之后,整条街的所有电影院就都放映完毕了。

又因为电影市场萎靡,影院们大多是双片连映。

影迷们买一张票可以从下午看到晚上,连看好几部电影。

所以,如果有的电影不卖座,电影院就把这电影和其他热门电影排到一起,挂羊头卖狗肉,你买的是b片,其实看的是c片b片是送的。

看来,偷票房这事儿八十年代就有了。

小鞋子上映大半个月,现在正好轮到和平电影院。

余切和马识途安顿好之后,就来和平影院的最后一排落座。

和平影院是沪市条件相当好的一个影院,软硬件设施在全国数一数二,面积贼大,结果这个厅里面的走廊、过道,全是不知道怎么着进来的人,他们在地上躺着、找地儿站着,给整个厅挤得水泄不通。

这边一落脚,底下忽然有人道:“同志!

您看看,这有人呢!”

走那边吧,也有声音:“您看着点!

别踩着我了!”

“不好意思。”

沪市八家影院都这样了!

何况首都那才几家!

怪不到钱忠书非得找余切弄票,他那性格让他排一上午人挤人挤人看电影,得把他整崩溃!

马识途傻眼了:“为什么人这么多?”

余切还没说话呢,旁边座位上,叠着的两个人道:“您第一次看热门电影?

能进来就不错了!

这片子机关干部要看,军队要看,学生要看已经分走了不少胶卷,这些场所自然也是没办法塞进去人的,咱普通老百姓,可不就得挤吗?”

余切说:“我有票呢,你们没买票吗?

不是一张票一个位置吗?”

“谁没买票?

这里面谁没有买票?

买票了,你也得凭本事看电影啊。

你看到前面两排斜对面,那个躺着的大爷了么?

胶卷到咱和平影院之后,他就在那了,一直没离开过;还有最前面那几个服务员,都是电影院的家属,做一天卫生了!”

余切视线望过去,还真有一个大爷,大爷朝他招手呢艹,这太离谱了。

“诶?!”

这个人忽然愣住了,“同志你看着挺面善,像是那个”

余切一扭头:“你认错了!”

这人扯着上半身追余切,“不对,你就是那个是那个什么”

余切:“我不是那个什么!”

“你是浓眉大眼的朱世茂!

你是朱世茂!”

啊?

这一嗓子嚎过来,小半个影院的都望过来了,余切摆手道:“我看着像朱世茂吗?

我是来沪市上大学的大学生,朱世茂是谁?

我不认识。”

“朱世茂你都不认识,他是大明星啊,听说还要上明年的春晚嗯,你确实不是,你比朱世茂好看!”

“那你挺有眼光的。”

这么说了几句话,影厅内的光线一黑,片子开始播放了。

这是余切头一次看自己电影的院线版,谢晋说这电影送到电影局审查后,几乎没有剪一刀。

为啥没剪?

片子好是一方面因素,你知道还因为啥吗?

因为,这会儿电影局的老大是陈沪生,著名左翼作家,他既是马识途的朋友,在鲁迅文学院也是余切的同事。

电影播放:一开头很简单,阿里把妹妹的鞋弄丢了,只好把自己的鞋借给妹妹,两个人开始轮流着换鞋穿。

阿里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他妹妹丢的那双鞋,费了千辛万苦找着了,发现鞋子竟然在一个盲人女孩脚下。

阿里陷入到抉择:到底去把鞋子要回来,还是假装不知道。

前面已经铺垫过许多次,阿里的家庭条件不好,妹妹也很继续那双鞋子,可是盲人女孩也是可怜的,观众的情绪顿时陷入到纠结中这时候,阿里做出了抉择,他扭头离开,选择把鞋子留给盲人女孩。

电影也忽然浮现出“小鞋子”

的片名,这个故事接下来会以这双鞋子作为线索,然后是字幕“原著:余切”

和“导演:谢晋”



他竟然还在谢晋前面。

片头出来的时机很好,给了观众回味的时间,一些感情丰富的观众已经潸然泪下。

马识途取下眼镜,揉了揉眼镜,说:“拍的真好。”

“谢晋肯定是有水平的。”

余切也点头。

“当年李存宝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出来,许多制片厂都想要拍,本来轮不到谢晋,但是他立下军令状,又一直写信给军区领导争取支持最后他就成了。”

“那他怎么争取你电影的?

也给领导写信了?”

马识途问。

“他就是软磨硬泡,我实在遭不住了,就答应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