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六章 筹备庆典

从高句丽王都平壤缴获的金银财宝,堆积如山。

光是清点造册,就花了户部官员整整半个月的时间。

更别提那些被收归国有的土地、矿山、以及数不清的奴隶。

这些东西的价值,加起来足以支撑大晋再打十场这样规模的战争。

以战养战,这四个字,在今天被刘启用最完美的方式,呈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从此以后,朝堂上再没有谁敢公开质疑皇帝的话。

每个人心里都明白了一点:瞧着陛下的方向走,即使闭着眼也不会错。

即便是奋不顾身向前冲,似乎只要跟着这位皇帝,也不会摔个跟头。

最后等来的必定是,辉煌、安稳的未来,还有一条光彩耀目的路。

在这一刻,刘启声望高到极点,没有人再能动摇。

他,如同一轮日在高天燃烧,那光辉让文武百官只能仰头望去。

祈福、臣服、敬畏交织成了大晋都城的气氛,大家都沉浸在胜利的余韵里。

但时间没那么多流连浪费,就在此时,距离千里之外。

北方辽阔的草原上,一场追逐几乎到了最后关头。

苏勋,还有他的龙骧军,足足追出了那么远.

总算将那个奔逃多日的柔然可汗团团围住。

风雪罩着这支残兵败将浓重的傍晚。

柔然可汗只剩下千把随他出生入死的近侍,被苏勋堵在寒风怒号的狭谷中。

口袋里没有半碎的干粮,胃里咕咕叫了好几日,这路已走到尽头。

淡色铠甲破的快不能穿了,一柄柄弯刀也几次磕崩了刃口。

往日自命不凡的草原英雄们,一夜间也逃不过落水的孤狼那种凄凉。

而且山谷两口,静悄悄架满了大晋士兵手里的长枪,还有黑漆漆炮嘴。

那一刻,柔然可汗终于只能自嘲地摇头。

明知等着自己的是死,那眼里竟还眨着一丝悲凉。

“苏勋将军。”

他展开嗓子喊着对方的名字,盛满暮色。

站在谷口的苏勋,骑在马上,雪粒黏住了铁甲,没有一丁点容情。

“可以。”

苏勋说,没什么情绪,只顾着简短地应了一下。

留给晚风的,是柔然可汗有些撕裂的嗓音。

“为什么?

为什么我们这些草原子孙,认为已是天底下最骁勇善战的民族……”

“凭咱们驯养的马匹,还有这些世代流传下来的弯刀,我们一步步统御了整片草原。”

“可怎么会败得那么快,就输在你们手下?

这一切到底为什么会是这样?”

哪怕再迷惑,末路之人还是想要掰扯个明白。

苏勋的嘴角终于浮出极轻微一丝笑意,还带着斑驳血痕。

“凭什么,这倒是问到点子上了。”

他声音淡得像雪地里火星,眼神里却是刀刃刚刚擦过血腥的残光。

“既然你这么想知道,那我就痛痛快快给你个答案。”

说罢,苏勋卸下马背来到雪地里,每走一步,身后铁蹄军阵便齐整挪前丈许。

山谷里的柔然人只觉心口发紧,千军万马步步紧逼,压迫得呼吸也变得难受。

“我们大晋,乡野百姓能种出数百万石粮的庄稼。”

“你们没见过那样的锄头,不懂那些稻种是怎么收的这么多。”

“我们的铁匠、工坊烧炼出来的钢铁,何止能做刀。”

“还能锻造成阵前滚过的步战车,你们哪猜得到这洪流来势多猛。”

“就凭我们大晋的学子,可以在窗明几净的学堂里,学习足以经天纬地的知识和道理。”

“而你们呢?”

苏勋的脸上,露出了毫不掩饰的鄙夷。

“你们这些所谓的草原雄鹰,除了像野兽一样,追逐着水草,四处劫掠之外。”

“你们还会干什么?”

“你们的强大,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是一种野蛮而又落后的强大。”

“而我们大晋的强大,是建立在文明和进步之上的,是一种足以碾压一切的降维打击。”

“你现在,明白了吗?”

柔然可汗沉默了。

他虽然听不太懂苏勋口中那些“降维打击”

之类的新鲜词汇。

但他却能清楚地感受到,苏勋话语里那种发自骨子里的,对柔然这个民族的蔑视。

那是一种文明对野蛮的,绝对的不容置疑的俯视。

许久之后,他惨然一笑。

“我明白了。”

他缓缓地举起了手中的弯刀。

“我是草原的雄鹰,我不会向任何人投降。”

“来吧,给我一个战士应有的结局。”

苏勋看着他,眼神里终于露出了一丝赞许。

“如你所愿。”

他对着身后的士兵,轻轻地挥了挥手。

下一秒,密集的枪声,响彻了整个山谷。

大晋神武四年冬,柔然末代可汗战死于阴山。

盛极一时的柔然汗国,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它的覆灭,标志着草原的旧时代,彻底结束。

而就在苏勋解决了柔然可汗的同时。

远在草原西线的白起和韩信,也已经完成了他们对整个柔然部落的“清理”

工作。

三百多万柔然人死于这场浩劫,整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几被抹去。

满目疮痍,只剩妇孺几人,在刀剑的阴影下化为战败者的祭品。

她们带着族群最后的印记,换来新身份,却永陷矿坑与种地的生涯,余生里不断偿还所谓的“罪责”



战争刚刚平息时,刘启已经定下了目标。

每一步计划不仅完成得利落,成果还超乎预期。

大晋刚结束一场能写进史书的大规模战争,国家声势远播。

这场胜利,已经表明晋国自有坚持到底的力量。

周围那些念想过这块土地和财富的国家,现在心里都在打鼓。

如今大晋如同苏醒的猛兽,不断扩大边界。

庞大的国力,横扫周边的军队,广袤的疆土,全都映出这个新政权的气魄。

转眼进入神武五年三月,京城大街小巷全是胜利的消息。

接到胜报后,京师早就开始筹备庆典。

“太庙内献俘隆重举行礼乐喧天。”

将士从战场回来,进京授勋,人人满载荣誉。

一时间,名单上异军突起的霍渠、苏勋、白起、韩信,还有陈庆之,全部走到时代的中央。

五位名将在朝野赢得盛誉,人们将他们列为“大晋五虎上将”



御画师把这些英雄的画像悬在麒麟阁,那是全帝国军人心中的圣地与梦想。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