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九章 禁锢了全部思维(1/2)

而这,还不是最让他感到恐惧的事情。

最让他感到恐惧的是,他发现,草原上的河流,竟然一夜之间全都干涸了。

他们随军携带的饮水,早就在这几天的等待中消耗殆尽。

没有了水,别说打仗了,他们连活下去都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绝望,如同冰冷的海水一般,将冒顿彻底地淹没了。

他终于明白,那个该死的南人皇帝。

到底给自己准备了一份什么样的“厚礼”



那根本就不是一场战争。

那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针对整个匈奴民族的绝户毒计。

他不仅要杀光他们的男人,抢光他们的女人。

他还要毁掉他们的草原,断掉他们的生路。

他要让匈奴这个名字,彻底地从这个世界上永远地消失。

“魔鬼,他就是个魔鬼……”

冒顿瘫坐在了地上,嘴里不停地重复着这句话。

他的精神,在这一刻,被彻底地击垮了。

而此时,在匈奴大营之外。

刘启正站在一座小山包上。

用望远镜冰冷地观察着远处那片已经陷入混乱的营地。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

就好像眼前这五十万即将被他亲手埋葬的生命。

在他眼中不过是一群微不足道的蝼蚁。

“王爷,鱼儿已经彻底入网了。”

王坤站在他的身边,恭敬地开口说道。

“是不是可以开始收网了?”

“不急。”

刘启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

“再让他们多饿几天,多渴几天。”

“我要让他们在无尽的绝望中,一点点地耗尽自己最后的力量和意志。”

“我要让他们在死亡之前,真正地体会到什么才是地狱。”

“对于这些不知悔改的畜生,任何形式的仁慈都是多余的。”

刘启的声音,冷得就像是来自九幽地狱的寒风。

让身经百战的王坤,都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他知道,王爷这一次,是真的动了雷霆之怒。

他要用最残酷,最血腥的方式。

来为那些曾经惨死在匈奴屠刀下的中原百姓,报仇雪恨。

接下来的几天,对于被困在包围圈里的匈奴人来说。

简直就是一场生不如死的漫长煎熬。

没有水,没有食物。

头顶是火辣辣的烈日,脚下是滚烫的沙地。

无数的士兵因为极度的干渴而倒下,再也没能站起来。

战马也成批成批地死去,尸体在烈日的暴晒下。

很快就腐烂发臭,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气味。

整个大营像一直被乌云笼罩着。

到处都充斥着死亡压迫与令人绝望的凝滞空气。

最初的时候冒顿崩溃了许久,后来才逐渐恢复些许清醒。

坐以待毙只会死得更快,他怎么都明白这个道理。

唯一能看见的一线生机,大约就是豁出命去拼一把。

冲出包围,无论付出什么代价。

即使最后能逃出去的只剩一个人,似乎都比大家都被困死在这里要强一点。

每想到此处,他便不再犹豫,对仅剩的可用兵力开始疯了一样地组织突围。

除了调动物资补给,冒顿抓紧把还能站起来的将士分成了十来个队。

用破音的喊声分配去不同方向。

各部队在夜色或晨曦下,从四面八方硬着头皮发起攻势,想反正先拼命看看。

在冒顿的脑海里,还抱着侥幸。

也许可以凭这个力举打开晋军严密封闭的大圈。

幻想很快被无情掐灭,对手可不是乌合之众。

而是一支全线贯彻现代战略的可怕大军。

那些在绝境里拙劣盘算的一点战术。

在晋人那高速精准、分区火力的环形防御下很快全数失效。

冲杀间,仅冲近阵地那一刻,便感受到子弹雨点般钻透身体。

爆炸与炮火将骑兵变成破碎的血肉。

距离根本未能接近,庞大的兵阵面前只留下大面积横陈的断肢残躯,血染大地。

数次试图突围,结果每每归于惨败。

就算有人侥幸脱身也不过以伤换命。

倾尽全力没有回应,留在包围圈前的除了新添的一地尸骸,几乎一无所得。

短短几天,从前威震边疆的匈奴兵力,已经骤减到不足二十万。

残余的人,精锐早已绝迹。

只剩病号瘦骨独自喘息,连挥旗举刀都是强弩之末。

甚至再无人怀有侥幸的心。

他们的斗志和期盼如潮水般退去,完全被清空殆尽。

现在这座大营愈发沉闷,仿佛空旷野外搭起的无顶坟茔,只盛满死意与安静。

冒顿从最初的咬牙坚持,太清楚已无法再回天。

最后一点信念全部耗尽。

谁都明白,生死已无悬念,结局终究已定,没有回头路可走。

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

就在所有匈奴人都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的时候。

晋军的包围圈,突然之间打开了一个缺口。

一个足以容纳数万人同时通过的巨大缺口。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所有匈奴人都愣住了。

他们不明白,敌人为什么会主动给他们放一条生路。

难道是他们的神明,终于听到了他们的祈祷?

冒顿也同样感到一阵费解。

但他已经没有时间去思考那么多了。

求生的本能,让他毫不犹豫地抓住了这根从天而降的救命稻草。

“冲,所有人都给我从那个缺口冲出去。”

“只要能冲出去,我们就有活下去的希望了。”

冒顿用尽了自己全身的力气,发出了最后的号令。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