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股说不清的威压(1/2)

孔融看着那些触目惊心的文字,身体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

作为一个信奉“仁义礼智信”

的儒生。

他毕生的追求便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政治理想。

他曾以为辅佐刘启建立共和国,是为万民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

然而他现在才发现,自己亲手参与建立的这个共和国。

其根基,竟然就建立在如此残酷血腥的屠杀之上。

他所追求的“仁政”

,在共和国这台冰冷的战争机器面前。

显得是那样的虚伪和可笑。

他感觉自己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一个助纣为虐的帮凶。

他想辞职,想离开这个让他感到窒息的地方。

可他不敢。

他知道一旦自己提出辞职。

等待他的绝不会是什么告老还乡、安度晚年。

而是和那些江南士族一样身首异处、家破人亡的下场。

刘启,是绝不会允许一个知道了他太多秘密的人,安然无恙地离开权力核心的。

孔融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分裂。

他的良知在谴责他,求生欲在逼迫他。

他就如同一个被绑在火刑柱上的异教徒。

在理智与情感的烈焰中被反复地炙烤、煎熬。

最终,求生的本能还是战胜了那点可怜的读书人风骨。

他颤抖着,拿起了笔。

在一份由崔莺莺起草的、关于“江南平叛大捷,乱党贼首尽数伏法”

的对全国公告上。

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当他写完最后一笔时。

整个人都像是被抽空了所有力气,瘫倒在了椅子上。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

那个心怀天下的孔圣后人,已经死了。

活下来的,只是共和国这部巨大机器上,一颗冰冷而没有感情的螺丝钉。

王坤,是元老院四巨头里,唯一对这场大清洗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人。

在他看来,那些士族豪强既然敢跟共和国作对,便死有余辜。

杀得越多越好。

他唯一感到不满的,是自己没能亲自提刀上阵杀敌。

只能像个看门狗似的守着江南的各个出口。

这让他感觉很憋屈,也很没劲。

所以,当他接到东瀛使团即将抵达新长安、正式递交降表的通知时。

立刻就把江南那点破事给抛到了九霄云外。

他觉得,这才是他这个神机营总长该干的正事。

那就是接受敌人的投降,彰显共和国的赫赫军威。

他甚至还特意让人赶制了一套全新的、镶着金边的大元帅礼服。

准备在接受东瀛人投降的仪式上,好好地威风一把。

他要让那些来自东瀛的矮子们看清楚。

谁,才是这个东方世界真正的主人。

一场足以改变整个东亚格局的受降仪式。

就在这样一个内部刚刚经历过血腥风暴的诡异氛围中。

紧锣密鼓地筹备了起来。

而此刻,在遥远的欧罗巴。

那支由整个天主教世界共同组建的、所谓的“上帝之鞭”

联合舰队。

也已扬帆起航。

他们的总指挥官,冷血的阿尔瓦公爵。

正站在旗舰“圣三位一体号”

的甲板上,借着海风拍打的咸腥气,他安静地眯起眼。

目光像箭,落到海图某个极遥远、标红圈的小点上,上面写着两个模糊生僻的字——“契丹”



前一秒嘴角还只是轻微扭动。

这一瞬,他笑得有点锋利,那神态十足让人不寒而栗。

强烈的自信盘踞心头——要不了多久,哪怕隔着千里汪洋也终将让整支舰队主炮一齐开火。

那个宣称顺应天命的“东方帝国”



帝号篆刻着与上帝对峙的傲慢气息,就要被击碎在烈焰中。

无论多辉煌的城市、多厚重的文明。

只要敢碰撞神意,他都准备让它们化作满地焦黑瓦砾。

宏大的故事在世界两头默默酝酿,各自自命为天下枢纽的帝国,谁都没打算谦让半分。

此刻,一个刚刚走出乱流、气息崭新的庞大国家。

刀锋藏在笑里,屋瓦新翻、民心激荡。

另一个把无数附庸的贡献累加成喧嚣巨浪,魄力勃发,信誓旦旦地朝对岸挺进。

它们好比两颗体型恐怖的彗星。

拉开距离埋头疾驰,各自裹挟着历史的浓稠。

如果说注定会撞上——多半是在谁都没看清的大洋深处。

空前浩荡一战便此无声擦亮锋芒。

这样的碰撞后,善恶无法一言分明,新的秩序和古老税赋的契约会被彻底颠覆。

在岁月未曾留意的未来,世界谁坐最上首。

正等那场藏在浪涛下的博弈静悄悄给出答案。

蓝色星球的主人之位到底属于谁。

终究绕不开这些代价血腥、有时却带一丝诗意的较量。

乱世氛围就挂在天边,离刘启那处小屋似远又似近。

真实与幻象分辨不出谁吵得更厉害。

密封屋里的光打在稀奇古怪的器件上。

他神经些微紧绷,小心往实验台那团零件伸手。

肺里的气正慢慢呼出去,火花一闪。

他终于点亮那台自己攒了许久的柴油引擎。

片刻仿佛落进失重水域,畅快又刺激的感受在胸口盘旋着往外溢。

无数钢铁零部件交错咬合着,每次运转有节奏地撞击却透着有趣的胡乱协作。

沉重的闷响打破屋里的平静,那声浪明显比老旧蒸汽机更有一股说不清的威压。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