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97章 东城门突围(1/2)

现在杨凌亲自带领骑兵营攻击东城门,立刻吸引敌军的主力。

吐蕃人见状立即向杨凌冲杀过来,杨凌挥舞长剑迎击敌人,几乎眨眼功夫就斩杀三十余名吐蕃人。

杨凌勇猛绝伦,但是东城门外吐蕃军却源源不断,杨凌的部队很快便陷入苦战。

这时杨凌想到李贵说过的话,吐蕃人擅长用车轮战术。

杨凌心念电转,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

杨凌指挥麾下将士,分别往西北和南北三个方向突围,然后又分成四路分别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同时向东城门突围。

当敌人追击杨凌的部队的时候,其中三路则迅速向北城门突围。

果然,追杀杨凌部队的吐蕃兵见杨凌分兵,急忙改变策略,向追击的北路部队猛扑。

与之相比,南路的吐蕃军显然要笨拙许多,在追击杨凌部队的时候,明显落在后面。

杨凌带领骑兵冲到城楼下,然后迅速登上城楼,并且命令部队迅速占领城楼的制高点。

杨凌站在垛口向前望去,看到远处有许多人正在向自己的骑兵包抄过来。

杨凌知道吐蕃军的用意,他们准备以多敌少,尽量消耗杨凌的兵力,等待援军的到来。

杨凌冷笑道:“哼,真是异想天开!

本帅就让你们尝尝骑兵的利害!”

杨凌当机立断,大声喊道:“兄弟们,跟我冲呀。”

杨凌纵马飞驰出城,沿途留下满地血迹和尸体,骑兵部队则尾随杨凌杀向吐蕃军的侧翼。

由于杨凌的突然出现打乱吐蕃人的计划,他们的包围圈出现漏洞,使得他们无法及时收缩,使得杨凌的骑兵顺利冲出包围圈,绕到敌人的侧翼,与敌人缠斗起来。

杨凌所部是由二万五千人组成,虽然缺乏火药武器,但是装备的都是清末民初的老式铠甲和长矛,质量还算勉强合格。

这些老式铠甲都经过重锤的锻造,非常结实耐磨,使得这些盔甲的质量大幅度提升。

最关键的是,杨凌的骑兵装备都有马鞍、马蹄铁和马腹,可以减轻骑兵的负担,这样可以避免骑兵在马背上摇晃摔倒,减小受伤的可能性。

杨凌所部的骑兵配备的都是骑射的箭矢,这样就不会受到吐蕃军的火绳鸟羽箭骚扰。

杨凌的部队很快便在战斗中建立起足够的优势,吐蕃军节节败退,很快被杨凌逼退到距离城门五百米的位置。

杨凌看到吐蕃军被迫停止进攻,不禁暗叫好险,差点就阴沟翻船。

杨凌当即命令全体骑兵冲锋,争取把吐蕃军完全驱逐出城池,以保存自己的实力。

杨凌所部骑兵奋力催促战马,朝着吐蕃军冲过去,吐蕃军被吓坏,慌张躲闪。

就在双方骑兵交错的瞬间,杨凌大喝道:“举盾!”

早就做好准备的骑兵纷纷举起圆木盾牌护住脸部,挡住吐蕃军的箭矢。

吐蕃军见势不妙,急忙拨转马头向后撤退。

“给我追!”

杨凌大声喊道。

数十名骑兵跟在杨凌的身后继续追击吐蕃军,杨凌的部下都有马蹬,马匹的速度极快,吐蕃军哪里能够摆脱?

不多时,杨凌部下的追兵已经把吐蕃军团团包围。

“放箭!”

杨凌大吼道。

数百支箭雨呼啸着向吐蕃军射去,吐蕃军猝不及防,惨叫声不断。

“冲锋!”

杨凌怒吼道。

杨凌的部下齐声呐喊,纷纷催马向吐蕃军冲杀过去。

吐蕃军原本以为自己能够凭借人海战术消灭杨凌的骑兵,但是他们错估形势,以为自己可以凭借人海战术困住杨凌的骑兵,然后用弓箭消灭对方,但是谁也没有料到会遇到杨凌的疯狂进攻。

吐蕃军本来想依托城墙据守坚固的城墙与杨凌拼消耗,但是现在他们连城墙都没有摸到,便被杨凌打垮,溃不成军地逃走。

杨凌见到吐蕃军崩溃,于是率领部队返回东城门。

城内的李贵见到杨凌回来,立刻松懈下来,他擦拭额头的汗珠问道:“将军,你怎么才回来呀?

我刚才听到城外有喊杀声,你没事吧?”

“我没事,只是遭到吐蕃军伏击,死伤几百人。”

杨凌淡淡地答道。

“吐蕃贼子居然胆敢袭击将军,简直岂有此理,我现在就派人出城剿匪!”

李贵愤怒地说道。

“不必,现在吐蕃人的主要精锐都被调到东城门附近,其余城区空虚,若是你派兵出城作战反倒容易遭到埋伏。

等天黑以后再动手吧。”

杨凌沉吟道。

李贵觉得杨凌说的有道理,只能按捺住怒气。

李贵安慰道:“将军,您不用担心,吐蕃军只剩下两三万人,今晚就能解除危机,明日大军继续攻城。”

杨凌微笑着拍拍李贵的肩膀:“李大哥,今天晚上麻烦你帮助城内百姓抵御吐蕃人的夜袭。”

“这没有问题,你先休息片刻,然后去城外视察战况。”

“嗯,那就麻烦你费心啦。”

夜幕降临,吐蕃大营灯火通明,吐蕃军各将官聚集在中军帐内商讨破城事宜。

“诸位,我们白天被杨凌突然偷袭,损失惨重,士气低迷,若是再次强攻东城门,恐怕胜利难矣。”

吐蕃副元帅巴尔斯坦说道。

“巴尔斯坦大将军所言甚是。

如今吐蕃国内物资短缺,粮草不济,若是再打下去,我军肯定会陷入苦战。”

“现在唯有智取,不能蛮干。

杨凌麾下的骑兵骁勇善战,我们的弓箭根本无法阻拦他们靠近,若是他们发动强攻,仅凭我们的这些步卒根本难以抵挡,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盾兵和刀斧手。

所以卑职认为应该想办法拖延时间,同时派出信使向后勤运送补给,请求增援。”

“赞普已经答应从河西赶来救驾,我们只需撑过今晚,等赞普带兵来援,就有希望夺取汉阳郡。”

巴尔斯坦眉头紧锁:“现在唯有智取。

杨凌麾下的骑兵太过凶悍,咱们的弓弩对付不掉,要想智取恐怕不易呀。”

“我有个计谋。

杨凌麾下的骑兵虽然勇武,但是他们毕竟只是步卒。

只要我们在东城门外布阵拒马,或者用巨石堵住出口,杨凌麾下的骑兵必须绕过拒马或者巨石才能冲进城内。

否则杨凌的骑兵必然损失惨重,到时候我们便可趁机夺取。”

“这确实是个办法,不过咱们的士兵不能擅离职守啊。”

吐蕃副元帅阿古鲁思考片刻后道:“大将军可派出两千骑兵,让他们沿途设卡阻截敌军,尽管他们的任务只是阻碍杨凌的骑兵,但是只要能拖住敌人就行。

其余的兵马则留在东城门外,待天亮之后,咱们再攻打东城门。”

“这个办法好,就这么定,我亲自指挥这件事情,大将军,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巴尔斯坦立刻答道。

“我们也愿意协助巴尔斯坦大将军。”

众将纷纷附和。

阿古鲁说道:“那好,大将军就辛苦你们跑这么远,这两千人就由你们指挥。

不过咱们可别光顾着玩乐,还是抓紧时间睡个美容觉,养精蓄锐吧!”

众将轰然称诺,纷纷散去。

杨凌返回自己的房间后便躺在床上,脑子却是清醒无比,没有丝毫睡意。

杨凌知道,明天开始吐蕃军就要采取新的策略,他们绝对不会傻乎乎地攻城,很有可能选择夜袭,或者围城,以期拖住自己,等援兵到来。

杨凌并不畏惧吐蕃军的夜袭,但是杨凌却担心自己麾下的骑兵会遭到重创,毕竟他手底下的骑兵只有两千左右。

这次杨凌带着两千骑兵出战,已经超出他的预计,这两千骑兵几乎是他的主力,若是折损严重,恐怕会影响明天的战斗。

因为杨凌手里还有五六千青壮辅兵,他不想这些辅兵全都折损在这里。

“看来明天只能让李贵带兵防守东城门,我只能带着两千铁卫亲征。”

杨凌喃喃自语,最终他还是决定带着铁卫亲征。

杨凌之前曾经想过让铁卫当斥候,专门负责侦查敌军,不过这种办法风险太高,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