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太平府之战(2/3)
我们杀啊!”
“杀啊!”
很快宋团长的两千红旗军就把陈野先的八千先锋引诱进了埋伏圈,接着埋伏在高处的涂自强团立刻开始了攻击。
突然而来的攻击让陈野先部先锋有些懵逼,接着竟然看到前方逃跑的红旗军也是停下了逃跑,列队转身向他们杀来。
就算是再愚蠢的人也意识到了,他们上了红旗军的当,并且很严重的被前后夹击了,接着就是手忙脚乱的迎战。
站在太平府的城墙上,朱重八透过军用高倍望远镜看到了最新战况,冷笑一声就对刚刚回城的红旗军下了命令。
“集齐八千战兵,和一万辅兵,我们从东门出城进攻陈野先的中军部队。”
“是!
师长!”
此时监军郭迎春这才知道朱重八的作战计划,心里也震惊朱重八的作战大胆,竟然想着一次吃掉陈野先的全部军队。
一万八对两万二,红旗军的胜算非常大,很快郭迎春再也没有了一点迟疑,安心的留守在太平府,静静地等待着朱重八的凯旋。
进入埋伏圈的陈野先,虽然兵力是红旗军的两倍,依旧很快就陷入了疲态,有心算无心之下,陈野先只能饮恨被俘。
宋团长看着五花大绑的陈野先,脸色不屑的哈哈大笑,一脚踩在陈野先的脸上,用极其嘲讽的语气说道,“陈野先,亏你在这一代纵横多年,连这么简单的计策都看不出来。
不知道是该说你利欲熏心,还是该说你愚蠢至极!”
“够了!
既然我被你们红旗军俘获,是杀是刮给个痛快!”
被俘受辱让陈野先生不如死。
“哈哈,我们怎么可能舍得杀你?
现在就带你去和你的儿子陈兆先团聚。”
“啊?
你们要干什么?”
陈野先惊恐的看向宋团长。
“呵呵,别急!
一会你就知道了!”
等到打扫好了现场,俘虏和红旗军伤兵也交给了出城接收的监军郭迎春,宋团长和涂团长率领剩下的三千五百多名红旗军带着被俘的陈野先前往另一个战场了。
此时陈兆先正焦急的等待着父亲陈野先的战报,可是陈野先的战报没等来,却是等来了朱重八大军的攻击。
攻击对于陈兆先来说,来的实在太过于突然,他此时根本没有一点心理准备,只能硬着头皮集合部队迎敌,刚刚艰难的顶住红旗军的攻击,陈兆先就看到铺天盖地的红旗军骑兵向着他们大军的中间扑来。
也算是久经战阵的陈兆先当然知道,自己中军的中间部位如果被红旗军的骑兵凿穿之后代表着什么,立刻面如死灰的对属下下令。
“刘弗陵,赶快去支援大军中部,绝对不能让红旗军的骑兵把我们中部凿穿!”
“是!
少将军!”
看着下去支援的副将刘弗陵,陈兆先并没有一点放松,因为他知道这只是杯水车薪的无奈之举,在这个冷兵器时代,步兵是很难和骑兵对抗的。
结果不出乎陈兆先的预料,中军中路很快被红旗军骑兵凿穿,然后无情的收割着民兵们的生命,陈兆先知道自己和父亲完了。
无力抵抗的陈兆先只能率领残部和围来的红旗军僵持着,此时他看到了被五花大绑的父亲陈野先,脸色苍白的他差一点站立不稳,幸好被眼疾手快的副将刘弗陵扶住了。
“陈兆先,投降吧!”
“好了!
别说了!
我投降!”
朱重八听到陈兆先的这句“我投降”
,无异于听到了天籁之音一般,心里此时兴奋的差点笑了出来,知道他的第三师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并且很快就可以攻略其他地区了。
红旗军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第一师总是最强的那个,所以不服输的朱重八一直渴望率领第一师,只是却被东家苏宁交给了徐达。
尽管徐达是自己的同村好兄弟,他也是自己亲自写信召来的,心里依旧感觉有些不痛快,直到此时一战灭了陈野先的三万民兵,终于让朱重八有了扬眉吐气的感觉。
“东家,你不是看不上我朱重八吗?
那我就让你看看我的能力!”
朱重八此时心里痛快的想着。
......
坐镇集庆路的苏宁第一时间收到了第三师的捷报,心里对于朱重八的能力再次认可了,知道他已经彻底的融入到红旗军。
“东家,可喜可贺啊!
集庆路周边再也没有成规模的蒙元大军了。”
李善长咧着嘴恭喜着苏宁。
“哈哈,扬州不是还是一个三千苗兵吗?
善长,现在那边是什么情况?”
“回东家,我们最近一直再和三千苗兵接触,争取和平解决此事。”
“嗯!
苗兵不比蒙元大军,如果直接武力剿灭也太可惜了!”
苏宁微笑的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李善长的策略。
“是啊!
阿鲁灰就是扬州三千苗兵的主官。
现在他被我们关押在除州城,和平解决苗兵的事情应该不难。”
“嗯!
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
“是!
东家!”
李善长恭敬的领命之后,再次禀报了另一件事情,“东家,巢湖水师的廖家兄弟已经决定投靠我们红旗军了。”
“噢?
这倒是一件大喜事!”
“东家,如何处理这些巢湖水师?”
“嗯!
廖永安和廖永忠都被认命为水师团长吧!
我们的水师必须要尽快壮大,很快就有新的难题等着我们红旗军了。”
“是!
东家!
我们红旗军境内的造船厂一直在开足马力造船。
而且还在泉州那边的造船厂,下了很多的巨舰订单。”
“嗯!
只要我们顶住了蒙元大军的这波反扑,就可以专心攻略长江以南地区,而湖北和江西的徐寿辉可能就会是我们红旗军的下一个大敌。
还有盘踞在浙东的方国珍,他可是实实在在的海盗出身,我们红旗军要是没有足够多的巨舰是会很危险的。”
“东家,你考虑的有道理!”
“对了!
善长,现在胡惟庸到哪了?”
“呃?
应该快到濠州了。”
“嗯!
希望他这次能够顺利。”
“东家,臣下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
毕竟此事对刘福通和韩山童的红巾军也是有好处的。”
“嗯!
希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