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五十八章 天道3(1/2)

光岳楼根下,苏宁盘下的那家餐馆日夜不停地装修着,绿色的防护网和不时传出的敲打声,成了这条街上一道新的风景线,自然也引来了左邻右舍的关注和议论。

不远处,一家名为“雅风居”

、装修明显更上档次的餐厅里,老板娘欧阳雪正站在柜台后,一边噼里啪啦地打着算盘对账,一边蹙着眉头听着外面隐约传来的施工噪音。

她约莫三十出头,穿着得体,眉眼间透着生意人的精明干练,但此刻脸上却写满了烦躁。

“唉!”

她终于忍不住,重重合上账本,对坐在窗边悠闲看报纸的好友芮小丹抱怨道,“小丹,你听听!

这又新开一家!

现在的生意真是越来越难做了,本来竞争就够激烈了,这倒好,光岳楼跟前又多了个抢食的!”

芮小丹放下报纸,露出一张清丽中带着几分英气的脸庞。

她看着欧阳雪那副恨不得垄断全城餐饮业的表情,忍不住“噗嗤”

一声笑了出来,打趣道:“欧阳,听你这意思,是巴不得整个古城就咱们‘雅风居’一家餐馆,让所有人都只能到你这儿来吃饭才行?”

“哼!

不行吗?”

欧阳雪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走到她对面坐下,诉苦道,“我的芮大小姐,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你又不天天盯在店里,不知道现在这生意有多难干。

房租、水电、人工,哪一样不在涨?

客人嘴巴还越来越 挑!

这新来的,也不知道什么路数,万一搞个低价竞争或者弄些歪门邪道,搅乱了市场,大家都没好果子吃!”

芮小丹看着好友如临大敌的样子,笑着摇了摇头,给她倒了杯水:“你呀!

就是想得太多了。

开餐馆嘛,各凭本事。

咱们‘雅风居’的口味和环境是经过时间考验的,老主顾多的是。

只要我们把菜做好,服务跟上,还怕别人竞 争吗?

说不定新店开张,还能把这条街的人气带得更旺些呢。”

欧阳雪接过水杯,叹了口气,知道芮小丹说得在理,但心里的焦虑却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

她忽然想起一事,话锋一转,压低声音问道:“对了,小丹,你朋友肖亚文之前托你关照的那个......

从国外回来,在古城隐居的家伙,叫丁什么英的,后来联系你了吗?”

芮小丹被问得一怔,随即恍然,轻轻拍了拍额头:“丁元英?

你不提,我差点都把这事给忘了。”

她脸上露出一丝困惑,“说来也怪,这都快过去一年了,他真的一次都没联系过我。

亚文说他可能会遇到些困难,让我必要时帮衬一下,我还以为他至少会打个电话来问问情况什么的。”

“噢?”

欧阳雪挑了挑眉,显得有些意外,“这倒稀奇了。

按常理,一个大男人,初来乍到,举目无亲的,又有肖亚文这层关系,怎么着也得找机会跟你套套近乎吧?

再加上你这么的漂亮,我还以为他会找各种理由来纠缠你 呢。”

芮小丹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神色平静淡然:“怎么会。

别把人都想得那么功利。

也许人家就是喜欢清静,不想麻烦别人呢。”

她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也对这位神秘的丁元英产生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好奇。

一个能让肖亚文特意叮嘱关照,却又如此沉得住气,不攀附关系的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窗外,新餐馆的装修声依旧隐约可闻。

欧阳雪的担忧与芮小丹的淡然好奇,以及那位尚未登场的丁元英,共同构成了古城一隅微妙的生活图景。

而她们此刻还不知道,那家正在装修的餐馆老板,以及那位隐居的丁元英,很快就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与她们的生活产生交集。

光岳楼下的餐馆,装修进度快得令人侧目。

苏宁几乎每天都泡在工地上,亲自监督每一个细节。

他手中的资金充足,提出的要求明确,工人们干起活来也格外卖力。

不过半月有余,原本陈旧油腻的店面已然脱胎换骨,显露出一种简约而富有质感的崭新面貌,引得路过行人纷纷驻足观望。

然而,与热火朝天的装修现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宁自那日数码城一别后,便再未主动联系过丁元英。

他深知,像丁元英这样精神世界极度自治、近乎活在自我维度里的“怪人”

,寻常的拜访,刻意的结交,不仅徒劳无功,甚至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

他需要的不是一个生硬的电话,而是一个能自然引起丁元英兴趣,让其主动靠近的“场”



这个“场”

的灵感,就来源于他手中那摞丁元英曾经珍藏的唱片。

音乐,或许是叩开那扇孤傲心门的唯一钥匙。

为此,苏宁开始秘密筹备一件在这个时代堪称“大杀器”

的装备......

一套超越时代认知的顶级音响系统。

他利用手头的巨资和超越时代的眼光,通过各种渠道,订购了这个年代能搞到的最好的核心部件,并结合自己脑海中对后世顶级音响技术的理解,进行了一场“黑科技”

般的组装。

他在音源部分摒弃了此时主流的廉价CD机,设法搞来了一台状态极佳的Philips LHH系列高端CD机,并亲自对其模拟输出部分的运放和电容进行了改,换上了从特殊渠道获得的、性能远超当代水平的音频专用元件,力求 将数字信号的损耗降到最低,提升声音的纯净度和细节表现力。

而功放部分是这套新系统的重中之重。

苏宁没有选择现成的品牌功放,而是采用了前后级分体式设计。

他定制了特制的环形变压器和超大容量滤波电容组,为功放提供充沛且纯净的能源供应。

放大电路则借鉴了后世广受好评的“纯甲类”

架构,虽然效率极低,发热巨大,但能提供极其温暖、线性、失真度极低的放大效果。

散热片经过精心计算,确保长时间大功率输出的稳定性。

接着音箱部分又是选择了这个时代公认的经典,英国品牌的高端书架箱作为基础。

但他并未满足,另外还亲自设计了更加复杂精密的分频器,采用了误差极小的空心电感和特氟龙电容。

并对箱体内部进行了加固和特殊阻尼处理,有效减少了箱体共振带来的音染。

喇叭单元的接线也换上了高纯度无氧铜线。

当然苏宁深知“细节决定成败”



所有连接线均采用了定制的高纯度单晶铜线材,接口镀金处理以确保良好接触。

甚至为CD机、功放专门定制了大理石材质的避震底座,以隔绝地面震动对精密电子元件的干扰。

经过数个日夜的精心调试,这套融合了1996年顶级硬件与未来音响理念的系统终于诞生。

当苏宁将一张从丁元英那里购得的原版唱片放入CD机,按下播放键的瞬间,清澈如山泉、温暖如阳光的音乐流淌而出时,连他自己都微微动容。

声音的密度、细节的丰富程度、声场的开阔感、低频的质感与弹性,都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任何民用音响系统的水准。

尤其是播放古典乐和人声时,那种鲜活、逼真、仿佛演奏者就在眼前的临场感,足以让任何对声音稍有要求的听者震撼。

苏宁满意地看着这套耗费心血的杰作。

他计划将这套音响作为餐馆的“镇店之宝”

,在营业时播放那些珍贵的唱片。

他相信,当如此超凡脱俗的音乐在这古城一隅响起时,就如同黑暗中的灯塔,必然会吸引那条真正懂得欣赏的“深海之鱼”

丁元英。

他不需要去找丁元英,他只需要准备好足够诱人的“饵”

,然后,静待鱼儿上钩。

这,才是与高人打交道最聪明的方式。

当然,苏宁对这个丁元英的了解并不是太深,接触他也不过是为了完成系统任务。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