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我不是药神7(2/3)
书面协议?
苏宁的神经瞬间绷紧。
这无疑是巨大的诱惑,但也可能是最致命的陷阱。
白纸黑字的协议,将成为未来可能指向他的最铁证。
他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几下,大脑飞速运转。
最终,他抬起头,目光坦诚而坚定地看着老板:“桑尼老板,非常感谢您的赏识和慷慨。
但是,独家代理协议,我不能签。”
桑尼的笑容微微一僵。
苏宁继续道:“您我都清楚,这种药在华夏市场的特殊性。
我希望我们的合作是长久且安全的。
而书面协议,对我们双方而言,都是不必要的风险。
我更相信我们之间建立在诚信和现金基础上的交易。
四百人民币一盒,三百 万的货,我现在就可以全额付款。
这样我们双方都没有任何的风险。”
桑尼盯着苏宁看了许久,似乎在评估这个年轻人的决心和胆识。
最终,他脸上的笑容重新绽开,带着一丝无奈的赞赏:“好吧!
苏先生!
你是个非常谨慎的伙伴。
我尊重你的决定。
就按你说的,四百人民币,三百万的货!
我马上安排装货!”
第二天,价值三百万人民币的格列宁被装上了苏宁临时租用的货车,运往城外一个偏僻的仓库。
在确认所有药品数量和质量无误后,苏宁当场支付了尾款。
当仓库卷帘门缓缓落下,确定没有任何的监视和摄像头,同时隔绝了外界视线后,苏宁心念一动.......
刹那间,仓库内堆积如山的药箱如同变魔术般,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全部被安全地纳入了系统的“寄存随行”
空间。
处理完这一切,苏宁片刻未停,立刻赶往机场,踏上了最早一班返回上海的航班。
当飞机冲上云霄,舷窗外的孟买逐渐缩成一片模糊的灯火时,苏宁靠在椅背上,却毫无睡意。
心中没有上次归途时的初步成功感,反而被更沉重的压力所取代。
三百万的药品,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也意味着一旦出事,将是毁灭性的灾难。
他的眼前闪过刘思慧通红的眼眶、吕受益颤抖的双手,以及那些在隐秘交易点匆匆一瞥的、写满渴望与感激的陌生面孔。
这好像也是一份富有正义性的行为。
飞机穿透云层,平稳地朝着东方飞去。
苏宁闭上眼睛,不是在休息,而是在脑海中精密地规划着下一步: 更严格的筛选机制,更多变的交易地点、更可靠的“中转人”
梯队,以及如何用这笔不断滚动的资金,去触及更多黑暗中的角落。
要知道类似于白血病和格列宁的故事很多,就像那句经典台词,这个世界只有一种“穷病”
。
所以他知道,自己贩卖的不仅仅是药品,更是一份份在绝望中延续的希望。
而他,已然成为了这希望链条上,最关键也最危险的那一环。
哪怕脚下就是万丈深渊,他也必须走下去。
就在苏宁踏上飞机的时候。
孟买,潮湿闷热的午后,阳光炙烤着“孟买桑尼医药贸易公司”
办公室外的街道。
老板桑尼靠在真皮座椅上,指尖捻着一张崭新的人民币,眉头紧锁。
三百万人民币对于他这家藏匿于老城区,主要面向零星“国际客户”
的小型医药公司来说,绝对是一笔罕见的巨款。
而更让他心神不宁的,是这个叫“苏宁”
的中国年轻人。
“苏...
宁....”
桑尼用生硬的中文重复着这个名字,仿佛想从音节里嚼出点什么。
他想起第一次见面的情景:那么年轻,穿着简单的白衬衫,眼神却异常沉静,没有寻常买家那种或贪婪或焦灼的情绪,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
第一次,他开口就要四百盒,现金交易,不留任何凭证,干脆利落得不像个新手。
这才过了多久?
一个月?
他竟然又回来了,而且直接甩出了三百万的订单,胃口大了何止十倍?
这太不合常理了。
桑尼按下内部通话键:“拉杰,进来一下。”
很快,一个精干的年轻人推门而入。
“老板?”
“还记得那个中国年轻人吗?
苏宁。”
桑尼将转账凭证推过去,“查一下他。
第一次交易后,他到底做了什么?
这么多药,不可能凭空消失。
看看他是什么来路,使用的是哪条走私通道。”
“明白,老板。”
拉杰拿起凭证,迅速退了出去。
桑尼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喧嚣混乱的街景。
他在这行摸爬滚打十几年,见过形形色色的买家:有哭哭啼啼为家人求药的,有想捞一笔快钱的中间商,甚至有试图压价讹诈的地头蛇。
但这个苏宁,他真的看不透。
他太冷静了,冷静得不像是在做一项足以判处重刑的买卖。
他也没有任何打探更低价格或者索要代理权的意思,似乎对建立长期渠道并不热衷,只是单纯地、高效地“采购”
。
那种感觉不像药贩子,倒像是个为完成任务的机器?
几天后,拉杰带来了调查结果,却让桑尼更加困惑。
“老板,很奇怪。”
拉杰的表情带着几分匪夷所思,“我们托上海的朋友打听了一圈。
这个苏宁,名下几乎没有任何资产,没有注册公司,没有不良记录。
他好像就守着一家快要倒闭的街边小店,卖些印度神油的成人用品?”
拉杰说到最后,语气都有些不确定了。
“成人用品店?”
桑尼猛地转过身,眼中满是错愕,“你确定?
那他哪来的几百万现金?
那些药呢?
卖到哪里去了?
走的是哪家走私通道?”
“这就是最奇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