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苏宁很小气(2/3)

关于当年永仁投资的那件事,省里已经启动了复查程序。

如果有机会,领导希望能亲自向您解释....."

苏宁的眼神骤然变冷:“周参赞,我现在的身份是美国公民,永仁是家跨国企业。

我们只谈现在和未来,不谈过去。”

接着苏宁转身走向等候的轿车,却将那个檀木盒小心翼翼地放在座位旁。

回到办公室,苏宁将景德镇瓷器放在书柜最上层,与布什总统赠送的白宫纪念银盘并列。

这两件风格迥异的礼物,恰如他分裂的身份认同。

林世民送文件进来,忍不住多看了两眼新陈列品。

“好奇吗?”

苏宁突然开口,“一个不爱祖国的华裔商人,为什么会收下这样的礼物?”

林世民紧张地摇头:“不!

老板,我只是......”

“正治就像商业,最忌讳的就是选边站。”

苏宁走向落地窗,洛杉矶的夜景在脚下铺展,“美国人看重我的资源、能力和成功,龙国人看重我的美国影响力和资金。

保持这种微妙的平衡,才是生存之道。

除了正常的商业行为, 其他的一概不做。”

他转身看向那两件礼物:“但有些平衡......

远比表面看到的复杂。”

桌上的加密电话突然响起,布什总统的私人号码在屏幕上闪烁。

苏宁示意林世民离开,然后按下接听键。

“乔治......

不,我当然没有承诺任何事......

是的,特斯拉的技术会保持在美国......”

通话结束后,苏宁从保险箱中取出那份泛黄的家信,久久凝视。

窗外,洛杉矶港的灯火依旧璀璨,照亮了这个站在世界之巅却无处为家的男人孤独的身影。

.......

2005年4月1日,加州圣莫尼卡机场机库。

当艾米丽掀开深蓝色绸布的瞬间,两百名受邀嘉宾的呼吸同时停滞。

聚光灯下,流线型的特斯拉“雷霆”

概念车如同未来战舰般熠熠生辉,无格栅前脸设计颠覆了百年汽车美学。

“女士们先生们,”

艾米丽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这不是愚人节玩笑。

今天,历史将被改写。”

大屏幕亮起震撼数据: 续航里程:600公里(EPA标准) 0-60mph加速:3.

2秒 电池寿命:2000次循环后保持85%容量 快充时间:15分钟充至80% 《华尔街日报》汽车专栏记者杰森?

斯坦因的钢笔啪嗒掉在地上。

“这不可能......”

他喃喃自语,“通用EV1最多才跑140公里!”

艾米丽走向展台边缘,手指轻触平板电脑。

令人瞠目的一幕出现......

十二架无人机从车顶隐藏舱门同步升起,环绕车辆形成动态灯光秀。

“雷霆不仅是一辆车,更是移动的智能终端。”

艾米丽点击屏幕,车辆自动驶出展台完成精准的360度漂移,“搭载永仁第一代自动驾驶系统,硬件已具备L4能力,当然如今只待法规开放。”

人群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没有人注意到,站在最后排阴影中的苏宁微微点头,对身旁的永仁电池首席科学家低语:“准备应对专利战,通知苏州工厂三班倒。”

发布会后72小时,苏州工业园区永仁新能源超级工厂。

厂长张建国盯着中央控制室的巨型屏幕,上面实时跳动着: 今日电池产量:3,217组 不良率:0.

0007% 物流待发:42集装箱 “德国产线那边情况如何?”

张建国问副手。

“宝马派来的考察团还在汉堡工厂拍照呢,”

副手笑着递过平板,“他们根本想不到核心工艺全在这里。”

屏幕切换至保密车间画面:机械臂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组装着电池模块,每个单元都印着“Made in China”

,却在最后环节被装入标有“Assembled in USA”

的外壳。

“洛杉矶刚发来急电,”

秘书匆匆进来,“首批500辆Founder Edition全款预订已满,艾米丽要求提前两周交付。”

张建国抓起红色电话:“启动‘龙卷风预案,所有产线切换至优先级A!”

当晚,三架波音747全货机从浦东机场呼啸升空,机舱内是精心包装的1500组电池系统。

与此同时,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厂的装配线上,来自意大利的真皮座椅、德国的悬挂系统、日本的显示屏正等待着它们的中枢神经。

比弗利山庄罗迪欧大道,特斯拉旗舰店。

沙特王子萨勒曼的私人助理将黑卡拍在大理石柜台上:“最高配置,现车。”

销售经理露出为难的微笑:“抱歉先生,Founder Edition需要排队至少六个月。

或者......”

他压低声音,“有位硅谷投资人愿意转让名额,但需支付30万美元溢价。”

“成交。”

助理眼皮都不眨 这样的场景在全球七大旗舰店同步上演。

东京银座店门口,排队的人群已经绕街区三圈。

巴黎香榭丽舍店的预约系统因流量过大崩溃。

而最疯狂的当属eBay上的竞价??

编号007的预订资格被炒到98万美元。

《福布斯》用封面报道这场疯狂:《雷霆效应:为什么富豪愿为等待付出百万美元》。

文章挖苦道:“这年头,没有一辆特斯拉,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有钱。”

但真正引发行业地震的,是《消费者报告》的拆解评测。

当工程师们撬开那组神秘电池时,所有人都倒吸凉气: “能量密度达到387Wh/kg!”

首席评测官颤抖着测量,“比松下最新产品高出58%!”

更惊人的是电池管理系统(BMS)的精妙设计…………… 通过神经网络算法,每个电芯都能独立调节充放电速率。

这正是永仁从国防电子战项目中转化而来的军用技术。

通用汽车底特律总部,紧急董事会。

CEO里克?

瓦格纳将特斯拉电池拆解图砸在会议桌上:“谁能解释为什么中国人能做到这个?

我们每年18亿美元的研发经费喂狗了吗?”

技术总监擦着汗:“永仁的专利壁垒太严密,他们甚至把电解液配方拆分成七个国家的子专利,最奇葩的是关键技术根本不申请专利,任何人都是搞不清真实的情况是什么………………”

“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

瓦格纳怒吼,“三个月内,我要看到对标方案!”

同样焦头烂额的还有日本。

丰田章男亲自飞往苏州,提出以三倍薪资挖角永仁工程师,却被告知所有核心技术人员都签有“终身保密协议”

,违约赔偿金高达2亿美元。

而在德国狼堡,大众集团工程师们发现了更可怕的事实……………… 特斯拉的电机效率曲线完美得不像真实数据。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