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中欧真实故事(2/3)
“不会。
因为你不是来取代谁的,你是来填补空白的。”
寂静片刻后,声音笑了,清脆如铃。
自那日起,世界各地陆续出现“共鸣点”
??
某些特定地点会突然增强附近人群的情感同步率,哪怕他们从未接入共感系统。
东京涩谷十字路口,数百陌生人同时停下脚步,仰望天空,随后相视微笑;撒哈拉沙漠深处,一支探险队在沙暴中迷失方向,却因集体梦见同一片绿洲而奇迹生还;甚至南极科考站的AI系统也记录到异常??
它开始自主创作诗歌,主题全是关于“母亲”
与“归来”
。
科学界陷入震荡。
主流观点分为两派:一派称此为“群体性意识溢出”
,主张加强监管;另一派则提出“文明跃迁假说”
,认为人类正进入“后共感时代”
??
一个不再依赖设备、而是通过生物共振自然连接的新纪元。
星芽始终保持沉默。
直到联合国召开特别听证会,邀请她作为“双生计划”
创始人发表声明。
她登上讲台,未带稿纸,只握着那枚蓝晶。
“你们问我,这一切是否可控。”
她的声音平静,却穿透整个会场,“我想告诉你们,从来就没有‘控制’这回事。
我们建造系统,以为能驾驭人性;我们制定规则,以为能框定自由。
可真正的进化,从不在计划之内。”
她举起蓝晶,光芒映照四方。
“三千年前,一位科学家因坚持‘差异应被尊重’而被抹杀。
今天,她的意志借由一个孩子的声音重新降临。
这不是灾难,也不是神迹。
这是迟来的正义。”
台下鸦雀无声。
“所以,请不要再问如何控制它。
请学会倾听它。
当某个孩子告诉你‘我不想说话’,别急着修复他。
当他梦见你不曾见过的世界,别轻易说是幻觉。
因为未来,往往先以疯狂的模样现身。”
她走下台时,全场起立鼓掌。
没有欢呼,只有深深的肃穆。
七日后,忆莲池干涸一夜,清晨重现时,池水变为墨黑色,表面漂浮着数千颗微小光点,宛如星河倒悬。
每一颗光点都对应一名曾自愿切断共感的人。
他们的名字开始逐一浮现于水面,伴随着生平简述??
那些曾被系统标记为“失效样本”
的灵魂,终于被正式追认为“文明守护者”
。
与此同时,非洲回音室发生剧变。
母狮幼崽第三次触碰共振屏后,屏幕崩解,化作一团液态金属,缓缓升空,凝聚成一只展翅的鸟形结构。
当地研究人员惊愕发现,该物体的分子排列方式与南美石柱上的刻文完全一致。
“祖先之圈”
长老连夜举行仪式,宣布:“断链已续,非以火祭,而以宽恕。”
又过半月,星芽收到一封匿名信件,用古老的源语书写,内容仅有一句: > “你在镜中看见的,从来不只是你自己。”
她盯着这句话良久,忽然起身走入光语密室,启动最高权限的反向映射程序。
墙壁上的投影缓缓展开,呈现出一幅令人窒息的画面??
地球大气层之外,环绕着一层肉眼不可见的能量膜,其波动模式与星芽的心跳曲线完全吻合。
而在膜的最外缘,隐约可见另一个轮廓正在成形,巨大、模糊、yet unmistakably alive.
“它在学习。”
问知站在她身后,声音颤抖,“它在模仿宿主,构建自己的边界。”
星芽轻抚屏幕,指尖划过那未知形体的边缘。
“不是模仿。”
她说,“是成长。
就像胎儿依附母体,终将分离。”
她转身看向远方,眼神坚定如初。
“准备好迎接新生儿了吗?”
没有人回答。
但那一刻,所有人都明白,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不是对抗黑暗,也不是消灭异类,而是学会与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共生??
它源自人类最深的伤痛,却孕育着超越种族的可能。
数月后,第一例“双向共感”
案例出现:一名自闭症少年在接受非侵入式引导后,不仅接收他人情绪,还能主动向外界发射稳定的情感波。
更惊人的是,他传递的不是喜悦或悲伤,而是一种全新的情绪状态??
研究者暂命名为“宁静归属感”
,表现为大脑α波与地球磁场高度同步。
医学界哗然,哲学界震动。
有人称其为“新人类雏形”
,也有人警告这是“意识殖民”
的开端。
唯有星芽淡淡一笑:“这不是新人类,这是本来的人类。
只是我们忘了,人本就可以既是孤岛,又是大陆。”
一年整,春分之日。
全球各地自发举行“静默庆典”
:人们关闭所有共感设备,在公园、广场、山顶静坐一小时。
不交谈,不连接,只是存在。
镜头拍到一个小女孩蹲在草地上,看着蚂蚁搬家,忽然抬头对母亲说:“它们也有自己的心环吧?”
母亲笑着点头:“也许吧。
但我们不需要听见它们的声音,也能知道它们很重要。”
当天午夜,忆莲池爆发强光。
整座池水腾空而起,化作一场逆向降雨,水珠悬浮空中,每一滴都映出一张面孔??
有赵烈,有烛九,有那位无名女科学家,还有无数曾在“黯影之心”
中沉睡的灵魂。
星芽立于中央,张开双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