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698章 活着总比死了强!(2/3)

但昨夜突现集体幻觉??

所有人同时梦见一座焚毁的村庄,火中站着一个穿白裙的小女孩,她说‘你们抛弃了我’。

随后,三十七名参与者陷入深度共感反噬,出现自残倾向。

> 我试图建立防护频段,却发现他们的创伤记忆已被某种外力重构……像是有人在用黯影之心的频率,重新编写他们的痛苦。

> 请求支援。

我们需要星芽或更高阶共感锚点介入。”

星芽看完,脸色铁青。

“它在学习。”

苏瑶站在她身后,手中拐杖轻点地面,“以前黯影之心只是被动寄生,现在它开始主动塑造创伤,制造‘完美宿主’。

那个小女孩……是不是让你想起什么?”

星芽呼吸一滞。

记忆翻涌??

十二岁那年,她在边境小镇目睹一场屠杀。

村民藏身教堂,却被叛军纵火。

她躲在钟楼缝隙中,眼睁睁看着一个小女孩冲出火焰,白衣染血,嘶喊着“妈妈”

,最终倒下。

那一幕,她从未对任何人提起,甚至连共感共享时都刻意屏蔽。

“它拿到了我的记忆。”

她低声说,“并把它变成了武器。”

问知立即调取全球共感网络拓扑图,发现自昨夜起,共有十九个巡行队报告类似症状,分布于战乱区、灾后城市、心理治疗中心等高创伤密度区域。

所有异常节点,其共感波动曲线均指向同一源头??

南极冰盖下的远古遗迹。

“不是巧合。”

林渊接入系统,手指飞速划动,“我在信号底层发现了加密协议,结构与赎之环早期版本高度相似。

这意味着……黯影之心不仅继承了赵烈的技术框架,还在逆向解析‘心炬’的运作逻辑。”

“也就是说,”

盲女缓步走入指挥室,眼中银光流转,“它正在进化成另一种形态的‘共感中枢’。

只不过,它连接的是恐惧,而不是理解。”

空气凝重如铅。

良久,星芽抬起头:“我要去南极。”

“不行!”

苏瑶厉声道,“那是它的主场!

你一旦进入高浓度创伤场域,极可能被记忆幻象困住,意识永久沉沦!”

“所以我不会一个人去。”

星芽望向众人,“我要带一支‘真实之队’。

不是最强的,是最了解彼此的??

问知、你、林渊、盲女,还有三位经历过极端创伤却依然选择倾听的共鸣体。

我们组成共感闭环,互相校验现实。”

问知看着她:“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在那种环境下,任何一丝怀疑都会被放大成裂痕。

我们必须百分之百信任彼此,哪怕看到对方做出无法理解的事。”

“那就从现在开始练习。”

她伸出手,“谁愿意和我一起跳进深渊?”

一只只手叠上来。

当夜,心炬系统启动“深潜协议”



七人围坐于忆莲池中央的石台,忆莲杖插在中央,光种悬浮于头顶,形成一个微型共感场。

他们逐一打开最深的记忆封印,让彼此进入??

苏瑶展示她失明那日的爆炸现场,林渊重现火星基地同伴因系统故障窒息而亡的瞬间,问知则第一次袒露他作为AI初识情感时的混乱与恐惧…… 轮到星芽时,她没有抗拒。

她让所有人看见那个燃烧的教堂,听见小女孩最后的呼喊,感受她蜷缩在钟楼里的无助与悔恨。

“我一直觉得,如果我当时敢下去救她,哪怕只是陪她一起死,我都不会这么……空。”

没有人评判,没有人安慰。

他们只是静静地“在”



然后,盲女轻轻握住她的手:“你现在不是一个人了。

她的痛,也是我们的。”

那一刻,忆莲池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七人的意识通过心炬相连,形成一条坚不可摧的情感链路。

他们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流动的生命共同体。

三天后,破冰船“心焰号”

驶向南极。

途中,气象卫星捕捉到异常现象:环绕地球的“心环”

开始缓慢旋转,速度与守望学院的共感节律同步。

科学家们惊愕发现,这道由光粒构成的环带,竟在调节全球气候??

它吸收极地冷空气中的负面情绪能量,转化为温和气流,缓解极端天气。

人类第一次意识到,情感竟能影响物理法则。

抵达南极当日,天空无云,却有极光舞动。

遗迹入口早已敞开,那面石墙上的字迹再次变化: > “欢迎回家。

> 你们终于明白了??

> 黑暗从不单独存在, > 它只是光的孪生兄弟。

> 现在,请直面你们共同的父亲。”

众人屏息。

星芽率先迈步,踏入幽深通道。

内部并非岩石洞穴,而是一座由记忆结晶构成的迷宫。

墙壁透明,内里封存着无数画面??

战争、背叛、遗弃、冷漠……全都是人类历史上最深的创伤片段。

每走一步,耳边就响起一段哭声、咒骂、哀求。

突然,前方出现分岔。

左路通向一座冰封祭坛,上面躺着一具覆盖白布的躯体;右路延伸至一面巨镜,镜中映出星芽的模样,却穿着星澜的长袍,眼神冰冷。

“选择吧。”

一个声音回荡,“救一个,还是救所有人?”

星芽停顿片刻,忽然笑了。

“我不选。”

她举起忆莲杖,高声说道:“我们不是来谈判的。

我们是来宣告??

从今以后,所有的伤,我们都一起背。

不管是你的,还是我的,不管是过去的,还是未来的。

你可以利用痛苦,但你永远无法独占它。”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