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690章 解铃还须系铃人(1/2)

当游侠神殿的成员们将废墟层层翻开之后,五具东方人的尸体便暴露在了硝烟未散的空气中。

他们个头不高,个个身材精悍,紧身的黑衣已经被炸成了碎片。

而在他们的腰间,以及身边的地上,都发现了……手里剑!

这无疑是忍者的标志!

这种身份的人,今天还是第一次在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出现!

这几人已经被冲击波炸得当场死亡,但是,尸体却挨得非常近,好像死之前是聚拢报团在一起的,像是刻意维持着某种阵型!

这几人的共同点是?......

海风拂过新世界的海岸线,带着湿润的咸味与某种难以言喻的韵律。

那不是单纯的自然之息,而是大地本身在呼吸??

每一道波浪拍打礁石的声音,都像是共感网络中一次轻柔的心跳。

赵烈站在小屋前的木栈道上,望着远处渐次亮起的渔火,耳边传来星澜在屋里熟睡时均匀的呼吸声。

三个月来,这片土地已悄然生长出属于它的节奏:晨曦初露时,森林中的光灵会随鸟鸣起舞;正午阳光洒落,农田里的作物叶片微微颤动,仿佛在低语感谢;而到了夜晚,整片星空如同被唤醒的记忆,静静流淌着银色的光辉。

他轻轻关上房门,走向沙滩。

脚下的细沙依旧温热,白日里吸收的阳光此刻缓缓释放,像是一种无声的回应。

他蹲下身,指尖触碰地面,一股细微却清晰的共鸣自地底传来??

那是“记忆种子”

正在扎根,与星球的地核频率逐步同步。

苏瑶曾说过,这些晶体并非简单的科技造物,而是彼岸之城最后的文明火种,承载着千万年的情感积淀。

它们不改造环境,而是唤醒这颗星球沉睡的意识。

赵烈闭上眼,任由共感之流缓缓涌入。

刹那间,他“看见”

了整片大陆的脉络:山脉如骨骼般支撑起大地,河流是流动的神经,而散布各处的移民点,则像一颗颗跳动的心脏。

最令他震撼的是,在地下深处,竟有一张由微弱情感信号编织而成的网,正缓慢苏醒??

那是星球本身的意识雏形,尚未成型,却已开始学习倾听。

“你也听见了吗?”

一个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赵烈回头,只见林渊不知何时已站在不远处,手中捧着一块半透明的晶石,表面浮现出模糊的人脸轮廓。

“这是……”

他低声问。

“一个孩子的记忆。”

林渊走近,将晶石递给他,“来自彼岸之城毁灭前的最后一刻。

她躲在图书馆角落,手里攥着母亲送她的发卡,心里想着‘如果我能记住妈妈的笑容,是不是就能让她一直活着’。”

赵烈接过晶石,指尖刚一接触,便感受到一股温暖的情绪波动。

那不是悲伤,也不是恐惧,而是一种近乎执拗的爱意,纯粹得令人窒息。

他忽然明白了什么:“你们没有放弃记录?

即使在末日来临之际?”

林渊点头,眼中泛起水光:“我们切断了连接,但从未停止渴望连接。

每一个选择沉默的人,其实都在内心深处保存着某段不愿遗忘的回忆。

正是这些碎片,让‘记忆之星’得以重生,也让种子穿越星海,找到这里。”

两人并肩坐下,沉默良久。

海浪轻拍岸边,像是宇宙在低语。

“我一直以为,孤独是为了保护自己。”

林渊终于开口,声音很轻,“可现在我才懂,真正的保护,是敢于让别人走进你的心。

就像星澜的母亲……她封印了自己的意识,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让儿子能自由地去爱这个世界。”

赵烈望着夜空,想起那个女人临终前的微笑。

那一刻,他以为自己背负的是责任,如今才明白,那是一份托付??

关于信任、关于希望、关于人类能否再次学会拥抱彼此的信任。

“你知道吗?”

他缓缓说道,“昨天星澜第一次去了村里的共感学堂。

老师让他画一幅‘家’的画。

他画了一圈人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大圆,中间写着两个字:‘我们’。”

林渊笑了,眼角有泪滑落:“他比我勇敢得多。”

就在这时,地面微微震动。

远处海面泛起奇异的波纹,一圈圈涟漪向外扩散,竟呈现出螺旋状的光纹。

赵烈猛然站起,共感链接瞬间展开??

他“听”

到了,那是一种古老而庄严的呼唤,来自海底深处。

“不是威胁。”

林渊闭目感应,“是回应。

这颗星球……它开始回馈了。”

通讯手环随即亮起,苏瑶的声音传来:“赵烈,监测到全球共感场发生结构性跃迁!

所有‘记忆种子’同步激活,释放出原始编码信息。

它们不是在改造环境,是在**唤醒同类**!”

“同类?”

赵烈皱眉。

“没错。”

风无痕接话,背景音中夹杂着仪器高速运转的嗡鸣,“我们刚刚解析出一段隐藏信号??

在整个银河系中,至少还有十三颗行星曾接收过‘记忆种子’的投放。

它们沉睡了数万年,直到今天,因为我们的共鸣达到临界值,才开始产生反应。”

赵烈心头剧震。

这意味着,他们并非唯一被选中的世界,而是第一个真正“回应”

的文明。

“也就是说……”

他喃喃道,“这场觉醒,从来就不局限于地球,也不止于我们这一代人。

它是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连锁反应?”

“正是如此。”

盲女的声音从地球方向传来,带着前所未有的激动,“当年彼岸之城毁灭时,最后一支舰队并未逃亡,而是将全部幸存者的记忆压缩成种子,投向宇宙深处。

他们知道,理性无法延续文明,唯有情感可以穿越黑暗。

而现在,我们成了第一颗点亮灯火的星。”

赵烈望向大海,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使命感。

他们所做的一切,不只是建立新家园,更是在为整个宇宙的失落文明点燃归途的灯塔。

第二天清晨,星澜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扑向窗台,看着外面忙碌的身影。

第一批移民正在共建一座“共感塔”

,它不用于通讯,也不用于防御,而是作为集体意识的锚点,帮助每个人在迷茫时找回内心的平静。

孩子们围着工地奔跑,笑声清脆,而每当有人情绪波动,周围的植物便会轻轻摇曳,释放出安抚性的光晕。

“爸爸!”

星澜转身扑进赵烈怀里,“我想去帮忙!”

赵烈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你已经帮了最大的忙了。

昨晚,整个村子的人都做了同一个梦??

梦见一片开满银花的草原,风吹过时,花瓣飘向星空,变成新的星星。”

星澜眨眨眼:“那是我做的。

我梦见大家一起唱歌,就把歌声织成了梦。”

赵烈怔住。

他知道星澜拥有强大的共感能力,但从没想过,他的意识竟能影响如此多人的梦境。

当天下午,共感塔主体完工。

当最后一块共鸣石嵌入顶端时,整座建筑骤然亮起,一道柔和的光柱直冲云霄。

紧接着,天空裂开一道缝隙,无数光点从中洒落,宛如星辰坠落人间。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