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鼓舞人心直奔永定门(1/2)
李月兰还在懊悔自己的粗心,谢秋芝则是躲在板车上,画白天看到的玄策卫的样子。
她的手法极其专业,甚至带着一种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精准与高效。
她没有选择常规的平视视角,而是选取了一个略低的仰视角度,仿佛观察者正置身于慌乱的人群之中,仰视着那队如同天降神兵般的骑士。
这个角度瞬间赋予了画中人物一种压迫性的崇高感和力量感。
勾勒马匹肌肉轮廓时,用的是富有弹性和力量的弧线,表现盔甲质感时,则转为短促、硬朗的排线,仿佛能听到金属的摩擦声,而描绘披风时,线条又变得流畅而奔放,完美捕捉住了布料在疾驰中猎猎飞舞的动感。
不过短短一炷香的时间,一幅栩栩如生、充满动态和力量的《玄策火哨驰援图》便已在她的速写本上诞生,玄策卫的样子被她用画笔精准定格,整幅画充满了呼之欲出的张力,仿佛下一秒画中人就要破纸而出。
板车外,谢锋、谢文、谢广福还在说话。
“哥,咱们下一步怎么办?
这广陵府已经沦陷,咱们手里的账册还有用吗。”
谢文觉得这本账册就像是烫手的山芋,怎么处理都不对。
谢锋望向沉入夜色的京城方向,语气凝重: “广陵府知州的贪污恐怕只是冰山一角,他背后那些以‘丙’、‘丁’、‘戊’代称的人物,才是真正制定规则、吞没巨利的大鱼。
我们这样的身份,能将事情推到这一步已经是极限,再追查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他略作停顿,声音压得更低:“等咱们进了京城,找个机会,把这本册子交到有可能扳倒他们的人手中。”
“谁?”
“观风使,沈大人。”
谢锋念出这个名字时,语气里带了一丝的期望。
“经过这件事,我特意找陈官差打听了一下,玄策卫,全名,大宁玄策亲军都指挥使司·玄策卫,是大宁开国以来最锋利、也最隐秘的一柄刀,它只向皇帝一人负责,不设衙门、不挂牌匾,对外只称“镇北将军府”
的幕僚司,实则独立于六部、锦衣卫与东厂之外,拥有暗查、镇变、先斩后奏的权利。
老百姓对玄策卫是敬而远之,贪官污吏对玄策卫是闻之色变。
玄策卫内部分风、林、火、山四哨。
风哨潜行天下,查吏治、勘灾情。
林哨潜伏军镇,监兵饷、录将功。
火哨就是咱们白天看到的那些,他们遇遇到紧急事件,可以先斩后奏,持火符调兵三千以内。
山哨专护沈氏血脉,必要时可为储君“清障”
。
这玄策卫就像古代版的中纪委、中央警卫团和应急管理部的三合一部门,是最高首长手里的一把利刃。
临漳州一案便是沈大人所办。
而且,沈大人并不叫沈墨,而是叫沈砚,是皇帝的亲外甥,他能将玄策令这种令牌交托于我,那么他在玄策卫中地位不凡,有可能还是个领导,或许也只有他有能力、有魄力,也有相对超然的立场,来撕开这张巨网。”
谢广福郑重点头,声音低沉而肯定:“没错。
证据必须交予值得托付之人,这人更需有足够的权柄与能力,才能接得住这烫手山芋,将它化作斩向贪官的利剑。
我也认为沈大人可信。”
谢文赞同的点头,小小的身体透着一股老成:“那咱们就交给他!”
第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空气中晨雾尚未散尽,油布上竟凝结了晨露,这在以前是从没有过的现象。
看着大家都在收拾行囊准备启程,陈进虎和谢里正便将谢家村的人全都召集到一处,人头黑压压地围拢在一起。
大家都在猜,估计是要说接下来的路程了,气氛有些凝重,又带着一丝期盼。
谢 里正站到一块大石头上,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下面一张张疲惫却又期待的脸。
他用带着口音的大嗓门喊道: “老少爷们儿,婶子大娘们!
都精神精神!
听我说!”
人群立刻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就连三洼地的村民也有一大半凑上来听。
“看看咱们身边的人!
再看看咱们来时的路!”
“咱们是从哪儿开始的?
从谢家村、临漳州、汝阳府、承安州、定远府、平昌州最后是广陵府!
一开始是啥光景?
地里冒烟,蝗虫遮天,甚至有的人吃观音土,喝脏水、甚至还有人饿到丧良心易子而食……多惨呐!
那是人过的日子吗?
不是!”
人群寂静下来,许多老人和妇孺想起了最初的绝望,忍不住抹起了眼泪。
“咱们没趴下!
咱们挺过来了!
一步步挪,一步步蹭,咱们走到了平昌州!
还记得那三口义井吗?
还记得那能照见人影但好歹有点米油香的粥吗?
那是我第一次觉着,好像……好像咱们能活下去了!”
“后来到了广陵府!”
提到这里,谢里正脸色一沉,随即又扬起声音,“那狗官顾峤不是东西!
贪百姓的救命粮!
但结果咋样?
玄策卫的天兵到了!
狗官被锁走了!
这说明啥?
说明这天下,终究还是有王法的!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他的声音再次拔高: “看看咱们头顶的天!
是不是越走越蓝!
看看路上的粮价!
是不是越靠近京城越贱!
看看脚下的路!
是不是越往前走越平坦好走!”
“是!”
人群里爆发出零散却真诚的回应。
“这一路太他娘的不容易了!
多少熟悉的人没挺过来,倒在了半道上!
咱们能走到这儿,是老天爷开眼,也是咱们自己命硬!
咱们对得起自己,对得起死去的亲人!”
“现在,京城就在眼前了!
好日子就在前头等着了!
咱们能在这最后一步上拉稀摆带吗?
能让后头那帮家伙追上来,把咱们的好田、好机会抢走吗?”
“不能!”
这一次,回应声响亮了许多,带着不甘和斗志。
谢里正声音里带着一种沙哑真实感: “所以咱们要保持住现在的优势,别让人赶超了,下一站就是清河州,再往前!
就是京城!
天子脚下!”
“到了京城永定门外!
不光有粥,还有新的照身帖!
知道这意味着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