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278章 遗世独立的竹编花

张图图现在就不用像以前那样亲手做活计了,有时间就编一些自己喜欢的新奇小玩意,或者给家人和学徒们做做饭,日子过得轻松又滋润。

而且现在她也有了自己的小金库,每次去谢家帮忙,李月兰给的工钱张林木和张秋笙都让她自己收着,这零零总总加起来也有好几两银子了。

算起来,如今桃源村最富有的姑娘,除了谢秋芝,大概就数她了。

谢家兄妹来的时候,张图图正坐在暖房外面,专心致志地编着一种全新的竹编花。

她手指翻飞,细薄的竹篾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

“图图姐,我们来了!

咦?

你这是编的什么?

好漂亮!”

谢秋芝一眼就被那半成品吸引住了。

只见那竹编花造型极其别致,单瓣与重瓣混合,六片花瓣为一圈,层层递升,造型似莲非莲,似荷非荷,充满了独特的艺术感。

叶片和花瓣部分采用了镂空设计,整体保持着竹子的原色,淡雅怡人,有一种静谧脱俗的美。

谢秋芝简直看呆了,心里啧啧称奇:这手艺,绝对是非遗大师级别的!

这要是能搭配一点点暖黄色的灯光从内部透出来…… 那光影效果,简直不敢想!

绝对比真花还要美上三分!

透光即现“浮影”

,那种遗世独立的意境,恐怕就连不懂艺术的大老粗看了,也得夸一句“真特么好看”



“图图姐!

这个!

这个太棒了!”

谢秋芝激动地抓住张图图的手,“你编了多少这种花?

我全要了!

还有,能不能编配套的花瓶?

要高矮不同、造型雅致的那种!”

张图图被她的激动弄得有点懵,不好意思地说: “芝芝,这个……是我自己瞎琢磨的,还没编多少呢。

你先拿几支回去试试看好不好卖……”

这时,旁边的谢文和谢锋也围了过来,谢文仔细看了看那竹编花的工艺和造型,果断摇头:“图图姐,不用试卖。

我敢肯定,这拿到铺子里,绝对被那些书院的学子和富家小姐抢疯!”

张秋笙洗了手走了过来,看到这情景,不由得好笑地对谢秋芝说:“芝芝妹妹,你们要定多少?”

谢秋芝大手一挥:“秋笙哥,图图姐,你们就放心编!

这种大号的‘浮影莲’,我先订一百支!

中号的五十支,小号的三十支!

配套的花瓶,高、中、矮各来二十个!

工期不急,两个月内交齐就行!”

她已经开始想象这批竹编花在店里营造出的雅致氛围和在小黄车里引发的抢购热潮了。

这个数量,确实够张图图和新收的学徒忙上好一阵子了。

张秋笙招呼着学徒们,一起小心翼翼地将李月兰定制的那些竹编货品搬上一辆板车,准备送到谢家竹楼去。

谢秋芝则当场就把那批令人惊艳的竹编花的定金付给了张图图,两个小姑娘还开心地约好,今年过年一定要互相串门拜年。

板车推到竹楼前,李月兰看着满满一车的精致竹编,喜上眉梢。

她让学徒们帮忙把货卸在平台,打算等天黑透了,再悄悄收进空间里慢慢整理上架。

她最近其实每天都坚持直播,只是忙得根本没时间细看网友评论了。

特别是开业那天,她几乎全程开着直播,只感觉到粉丝数蹭蹭往上涨。

今天得空一看,才发现粉丝数量竟然已经突破了十万大关,快要逼近她魂穿之前那个经营已久的美食账号了!

这真是意外之喜,粉丝多了,小黄车里的货品自然也卖得快,今晚这些新竹编正好能补充空缺。

当她看到那几支竹编花时,也是被狠狠惊艳了一把,立刻预感到竹编花将成为新的爆款。

“这图图的手真是巧夺天工!”

她赞叹道,“这工艺,这意境,定价可不能亲民了,得走精品路线。”

毕竟现在“万界”

软件每次进货,动辄就是二十万打底,她这边也必须加大创收力度才行。

除了竹制品,她还得想想别的增收门路,只是思来想去,一时也没更好的头绪,只能先留意着。

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的小年。

谢锋昨日已经将精心准备的年礼送到了荷园。

沈砚看到那套“波斯雪山寒玉茶具”

时,眼底掠过一丝显而易见的喜爱,摩挲着温润的杯身,让展风回赠了一些京城有名的点心作为回礼。

而“四海奇珍坊”

里,那批喜庆的年货因为设计新奇、寓意吉祥加上定价不算太高,成为了抢手货。

云槐县的百姓们置办年货时,都乐意去千珍坊逛一逛,买些鲜艳的南洋花布、香甜的异域糖果、印制精美的烫金对联福字。

买完东西,提着印有“四海奇珍坊”

字样的帆布购物袋走在街上,仿佛成了一件挺时髦、挺有面子的事情。

小年这天,家家户户祭灶王。

仪式简单却郑重:摆上麦芽糖、白豆腐、一碗清水,祈求灶王爷言好事,降吉祥。

还要“扫房”

,寓意“除旧迎新”



所以一大早谢秋芝和谢文就起来打扫竹楼,里里外外擦洗得干干净净。

李月兰和谢锋则忙着摆弄祭灶王的供品。

谢广福一早就出门了,他先去砖厂转了一圈,查看第二窑青砖的烧制情况。

果然,谢三河这个“狗皮膏药”

一看到谢广福的身影,立刻就跟管事请了假,屁颠屁颠地黏了上来。

谢广福要去青川河边勘察建桥地点,他也毫不犹豫地跟上,丝毫不在意请假会扣掉当日的工分和一半的工钱。

两人沿着青川河岸行走,寒风凛冽,谢广福却看得十分仔细。

最终,他的目光锁定在河床浅滩附近的一片区域。

“三河,你看这里,”

谢广福指着那处:“河道在这里相对平缓,水深也合适,在这里建桥,根基能打得稳。

最重要的是,你看对岸。”

他指向浅滩的方向,“那里地势开阔平坦,未来桃溪村要是想挖鱼塘,这里是最便利的取水点和建设点。

鱼塘再往上,那一大片缓坡,日照充足,土质我看过了,很适合大规模种植果树。”

他来回踱步,越说思路越清晰:“而且这个位置,离咱们村的水渠不算远,以后桥修好了,桃溪村的人过来,至少能省下一半的路程,不用再绕到大榕树那边进来。

这简直就是一桥架通,四喜临门啊!”

谢三河跟在身后,虚心听着,看着谢广福抬手指点江山,明明眼前还是一片荒芜的河滩,却仿佛已经看到了桥梁飞架、鱼塘泛波、果木成林的繁荣景象。

他心中那种广福叔能“点石成金”

的感觉愈发强烈,仿佛广福叔随便动动脑子,画个圈,就能彻底改变一个地方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

这种强大的能力和远见,正是他极度渴望学习和拥有的!

激动、崇拜、向往的情绪在他胸中翻涌。

突然,他猛地冲到谢广福面前,在青川河边“噗通”

一声就跪了下来,把谢广福吓了一大跳!

“广福叔!”

谢三河声音激动得有些发颤,脸冻得通红,眼神却异常炽热和坚定: “您收我当徒弟吧!

我是真心实意想跟您学本事!

学您这规划、这眼光、这点石成金的本事!

我保证守规矩,听话,肯吃苦!

以后给您当牛做马都行!

求您收下我吧!”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