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41章 古有斗文 今有斗火(1/2)

下午,云槐县的金角街,“四海千珍坊”

门口的气氛陡然一变!

一只巨大的铜火盆被摆在了店铺正门口,盆里的黑金炭块乌黑锃亮,在阳光下反射着金属般的光泽。

突然,谢锋手持一柄铁扇上前,对着盆中烧得正旺的炭火猛地一扇——“呼!”

火焰如同被赋予了生命般,窜起三尺高!

最惊奇的是那火焰的核心竟呈现出一种奇异的、近乎妖异的蓝紫色,炽热逼人,而如此猛烈的火焰,竟然依旧没有半缕黑烟冒出!

大阵仗的开局,自然就吸引了一些看热闹的人。

四周围观的人瞬间安静了!

看着那簇蓝紫色的火焰。

躲在人群里的“群众演员”

谢文和谢秋芝假装使劲地揉着眼睛: “无……无烟?!

窜这么高还没烟?

这……这是什么妖法?!”

“我的老天爷,这火怎么是蓝色的?

也太奇特了吧。”

演技不错,成功的引起了众人的惊疑,谢大虎按照谢文的嘱咐,深吸一口气,用他敲锣打鼓练就的大嗓门高声吼道: “桃源黑金炭!

今日在此设下‘斗火擂台’!

无论是谁,只要您带来的炭,能在‘无烟’、‘耐烧’、‘火力’三关上胜过我家黑金炭!

当场白送十斤!”

哗——!

人群瞬间炸开了锅!

斗火?

白送?

云槐县常见的都是学子之间的斗诗斗文,这“斗火”

可是破天荒头一遭!

新鲜!

刺激!

一下子就把所有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都勾了起来!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里三层外三层,将店铺门口堵得水泄不通!

谢锋面无表情,在店铺门前迅速摆下所谓的“三关火阵”

: 第一关,烟关。

有几个人真拿来了家里的普通炭,谢锋安排他们把自家的普通碳和桃源的黑金炭同时点燃,然后用半透明的厚布帐幕分别密封起来。

一炷香后,同时揭开帐幕:普通炭盆那边瞬间白烟滚滚,呛得靠近的人连连咳嗽,而黑金炭这边,帐幕内清清爽爽,只有那蓝紫色的火焰静静燃烧,仿佛鬼火般神秘!

“神了!

真没烟!”

人群惊呼。

第二关,时关。

谢大虎找来了两杆秤,同时称出重量完全相同的普通炭和黑金炭,同时点燃,上面各架一个相同的铜壶煮水。

结果,黑金炭上的铜壶里的水“咕嘟咕嘟”

率先沸腾,而普通炭上的水才刚温!

时间足足快了一炷香!

“这……这得多耐烧啊!”

人们开始窃窃私语。

第三关,手关。

李月兰当众从筐里拿出一块黑金炭,伸出手,在炭块上拍了拍,手上竟然一点黑灰都不沾!

然后她拿起一个小锤,轻轻将炭块敲开,露出里面致密光滑、闪烁着金属光泽的断面!

“哎呦!

这炭芯跟铁似的!”

众人看得目瞪口呆。

三关一过,无需多言,事实胜于雄辩!

这时候谢文和谢秋芝又开始在人群里带氛围:“好炭!

这真是好炭啊!”

围观的百姓们纷纷跟着齐声惊呼,看向黑金炭的眼神彻底变了,从怀疑变成了惊奇和渴望。

眼看气氛烘托到位,谢大虎被谢锋推上前。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伸出那两根手指,底气十足地喊道:“好炭自然价高!

桃源黑金炭,云槐县独此一家,百斤两千文!”

底下刚才还叫好的人,听到价格又犹豫了,响起一片“啧,还是太贵”

、“抢钱咧”

的嘀咕声。

这时,谢锋从后面拖上来一筐特意准备的“折价炭”

,那些“折价炭”

其实是些碎炭和品相稍次的黑金碳,往地上一放,声音清冷却极具穿透力: “今日再加一关,‘斗价’!

谁要是能在京城、在府城,买到任何一种炭,在同样重量下,火力、时长能与我这黑金炭相当的,但凡有一种!

今日在场各位,有一个算一个,凡买了我家炭的,每斤我退他二百文!”

这话一出,人群里的几个其他炭行的掌柜坐不住了,连忙去取自家最好、最贵的炭来比试。

然而,他们最好的炭,售价也高达百斤一千八百文,拿来一比,无论是点火后的烟尘,还是持续燃烧的火力和时长,都明显逊色于黑金炭一筹!

事实摆在眼前,人群沉默了,不少人心里开始飞快地盘算:虽然黑金炭单价贵几百文,但它耐烧一倍不止,算下来其实更划算!

而且无烟干净,用在书房、卧室、茶室,别提多舒服了!

就在这时,一位须发皆白、气质儒雅的老者在几位学子的簇拥下走了过来,正是云槐县四大书院之一的白鹭书院 -的山长白羽仙!

他显然是被这里的动静吸引来的。

白羽仙山长是四大书院的山长里最风流雅致,品味超然的一位。

比起科举八股,他更追求诗词的意境和生活的美感,认为“生活无处不诗”

,日常生活就带有点小资情调,喜欢组织赏花、品茗、听雨、观雪等风雅集会。

还有点小虚荣,极其看重书院和自己在文人雅士中的风评与名望,喜欢听夸奖,也喜欢随时随地就能与人斗诗斗茶斗琴斗画,所以她的随行学子身上总会背着茶具,古琴和墨宝。

白羽仙山长仔细观看了黑金炭的燃烧,又拿起一块炭仔细看了看断面,颔首道:“炭火之质,关乎茶汤之魂,烟杂则味损,火稳则汤醇。”

他当即让随行学子摆开简易茶席,红泥小炉里添上谢锋框里的细碎黑金炭,慢火细燃,壶中之水很快便泛起如鱼眼般细密的气泡。

白羽仙亲手冲沏一盏“阳羡春”

,只见茶汤清亮透彻,香气纯正,毫无半点烟火杂味。

他抿了一口,闭目回味片刻,脸上露出满意之色,当即挥毫,在铺开的宣纸上写下苍劲有力的七个大字:“黑金火·茶之魄”

,并郑重盖上了自己的私印!

这一下,效果堪称炸裂!

白羽仙山长在云槐县文人士子中地位崇高,他一语定评,亲自题字,等于给黑金炭贴上了“文人雅士专属”

、“品茶必备”

的金字招牌!

这是连谢文都没想到的意外之喜!

四大学院的学子们瞬间跟风追捧:“‘白鹭书院’的白羽仙山长都说好!”

“此炭方配得上阳羡春!”

“以后煮茶论道,非黑金炭不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