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 188章 烧制青砖-成功(1/2)

水遇到窑内高温,瞬间发出“嗤嗤”

的剧烈响声,化作大量白色的水蒸气冲天而起。

透过缝隙,可以看到窑内通红的砖体在遇水冷却后,颜色正逐渐由红转青。

有人看着一桶桶水仿佛倒入无底洞,心疼地嘀咕:“这得挑多少水才够啊……万一河被咱们挑干了,砖还没好……”

谢广福也是无奈一笑,抹了把脸上的汗和水汽:“这步省不得,也急不得!

缺了水,或者水浇得不匀不透,烧出来就是红砖!

红砖哪比得上青砖结实耐用?

咱们费这么大劲,不就为了这口青砖吗?”

就这样,汉子们轮流挑水、浇水,日夜不停,连着浇了三天三夜!

直到窑顶彻底摸不到一丝温度,变得一片冰凉。

谢广福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下令:“慢慢撬开一点门缝,让风一点点进去,千万别让冷风猛地灌进去,把咱们的青砖吹裂了!”

汉子们屏住呼吸,如同对待易碎的珍宝般,小心翼翼地撬开窑门。

一股带着余温的热气涌出之后,映入眼帘的,是码放整齐、泛着沉稳青灰色的砖块!

谢广福拿起两块砖,相互用力一敲!

“铛——!”

一声清脆悦耳、犹如金属撞击般的响声传入耳膜,清晰无比!

谢广福悬着的心,终于重重落下!

从开始踩炼黏土到制成青砖,这二十天,大家就盼着这一天。

他抬起头,对着周围满眼期待、紧张得不敢呼吸的汉子们,咧开了一个无比灿烂、充满成就感的笑容: “成了!

桃源村的兄弟们!

咱们的——青砖!

烧成了!!”

“嗷——!”

汉子们瞬间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不少人激动地跳了起来,互相捶打着肩膀,眼眶都有些发红。

这二十天日夜不休的辛苦煎熬,所有的担忧和压力,在这一声清脆的“铛”

声中,全都值了!

谢广福笑着,大声问道:“都记住这烧砖的口诀了没有?

——踩泥要足,制坯要精,码窑要巧,烧火要稳,浇水要勤,冷却要慢!

你们以后 就按这个法子干!

咱们这老窑,烧出的不仅是青砖,更是咱们桃源村未来的富足日子!”

清点下来,这一口馒头窑,一窑就烧出了两万两千块优质青砖!

喜悦之余,谢广福也开始盘算:这只是第一口窑的成功。

如果三口窑同时启动,一个批次二十天就能产出六万六千块砖,足够四五户人家同时开工建房了!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同时照看三口窑,至少需要二十个熟练的汉子轮班干活。

可现在村里有一把子力气的壮劳力,几乎都在修路和挖渠的工地上…… “唉,这人手分配,可真是个头疼事。”

谢广福揉着额角,罢了,反正这最难的技术关已经闯过去了,青砖实实在在地烧出来了。

至于如何扩大生产、如何分配砖块、如何协调人力……这些幸福的烦恼,就留给里正叔去头疼吧!

他现在,只想好好喘口气,回家睡个踏实觉。

窑区第一窑青砖烧成的消息,像一阵风似的刮遍了整个桃源村。

那一声清脆如金属撞击的“铛”

响,仿佛是一个信号,瞬间点燃了所有村民心中压抑已久的渴望。

“听说了吗?

窑洞那边!

青砖!

真烧出来了!”

“真的假的?

不是糊弄人的吧?”

“千真万确!

姚二他们敲给我听了!

铛铛响!

跟铁似的!”

“哎呦!

快去看看!”

一时间,无论是正在修路的、挖渠的,还是在自家窝棚前忙活的村民,都忍不住放下手中的活计,呼啦啦地全朝着后山窑区涌去。

就连那些已经盖起土坯房的谢彪家亲戚,也按捺不住好奇,跟着人流跑去围观。

当人们看到阴棚下码放得整整齐齐、泛着沉稳青灰色光泽的砖块时,眼睛都直了!

那方正正、棱角分明、质地均匀的模样,可比他们自己打的土坯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老天爷!

真……真是青砖!”

“这颜色,真好看!

看着就结实!”

“这么多!

这一窑得有多少块啊?”

“广福叔真是神了!

这老窑真能出青砖!”

激动和兴奋之情在人群中蔓延,有人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摸了摸那冰凉坚硬的砖面,仿佛在触摸一个遥不可及的安居梦。

很快,议论的重点就从青砖本身,转向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一个汉子咧着嘴傻笑:“嘿嘿,俺家要是有了这青砖,就先起三间大瓦房!

堂屋要宽敞亮堂,到时候请里正叔来喝酒!”

旁边的婆娘捶了他一下:“美得你!

先起两间够住就不错了!

剩下的砖,得围着院子!

青砖围墙,多气派!

看谁还敢小瞧咱家!”

“俺不要大瓦房,俺就用青砖起个结实的小院,冬暖夏凉,给儿子娶媳妇用!

这砖房说出去,媒婆都得踏破门槛!”

“要是砖多,俺还想在院里搭个葡萄架,下面铺上青砖地,夏天乘凉,美得很!”

“你说,咱这青砖要是拿去县城卖,得值多少钱一块?

谢彪他那土坯房,跟咱这青砖房一比,那不成猪圈了?”

这话引来一阵哄笑。

空气中充满了欢快、期待甚至有些诙谐的议论声,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家青砖大房拔地而起的景象。

而此时,这场轰动事件的中心人物谢广福,却并没有在窑区享受众人的赞誉,也没有如他自己预想的那样回家睡觉。

他找到了正在为宅基地买卖事宜忙得焦头烂额的谢里正。

“里正叔,”

谢广福开门见山,“青砖是烧出来了,但光靠现在这三口老窑,太慢了。”

谢里正刚送走一波买地的人,揉着发胀的太阳穴: “广福啊,你可是又给咱村立了大功了!

刚才好多人都跑来问砖的事。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