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杨晔(1/2)
时间已到桓武十二年秋,年初招募的5万新兵以及往年招募的大批士卒,在经过大半年的高强度训练之后,被安排至大周各个边关和边境的军事重镇加强守卫力量。
周帝姬清山见各方面已经准备充分,再度召集朝中重臣,商量讨伐梁国事宜。
如今大周依然沉浸在此前一年,轻松击溃梁国精锐,夺取庐州的大胜中。
和去年出征庐州,朝中群臣大都持反对意见不同。
此时上至天子,下至文武百官,都认为拿下坐拥吴越富庶之地的梁国,看起来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右相陆诚禀道:“启禀陛下。
臣听闻,那梁主即位之后,便广纳江南各色美女入后宫。
不到一年就册封了三夫人,九嫔,后宫有封号的嫔妃就已达数十位,没封号的后宫妃子更是不止上百位。
如此荒淫无道的昏君,整天沉迷于后宫之中,日夜笙歌,岂能阻挡我英明神武,继承太祖太宗遗志,匡扶天下为己任的大周皇帝陛下。
只要陛下一声令下,梁军必将溃不成军,江南富庶之地即为陛下所有。”
兵部尚书姚荥道:“启禀陛下,我大周这些年在冀州北部的定州、博陵郡、常山郡,以三城互为犄角,部署精锐边关守卫,构筑了一个三角防御体系。
同时在关中北部,灵州、会州、五原郡、夏州构筑了更为强大的防御体系,皆为精锐士卒驻守边关。
只要有一方遭遇敌军来袭,其他各方可以做到立即响应,随时支援。
足以防备北邙大军南下。
同时在汉中的阳平关,历经20年的防御完善,完全可以阻挡西蜀大军的进攻。”
工部尚书王恺道:“北邙大军善于野战,不善于攻城,只要我边防守军将敌军抵御在边关之外,待我周军主力灭梁之后,再回来支援,可与守军共同击退来犯之敌。”
姬清山听闻不由心潮澎湃,一统天下仿佛已经就在脚下。
大将军陈如岳奏道:“陛下,去年骠骑将军,镇国公主殿下率军5日拿下庐州,建立奇功,并在庐州训练士卒和水军。
对梁军和江南一带也更为熟悉,臣推荐由公主殿下统帅在庐州的周军精锐讨伐梁国。”
周帝姬清山点点头,公主确实是出征梁国的最合适人选,而一旦其他诸国联手进犯,也需要大将军坐镇朝中。
当即下诏:命骠骑将军,镇国公主姬清影统领在庐州的大军和淮水和大江一带的水军,并都督江北江南诸军事,授命征伐梁国。
庐州合肥城内太守府,三公主姬清影收到陛下诏令,即刻召集诸位将领共同商议出征大计。
左将军齐墨非道:“公主殿下可派一路水师从濡须口,顺江而下,二三日便可直接抵达健康城外,另派一路渡江到对岸,然后沿着大江一路往东,水陆两路合攻健康,梁国必然抵抗不住。”
右将军杨昭道:“如今梁国虽有招募不少新兵,但战斗力不足为惧。
我们需要迅速拿下健康,不然其他诸国一旦得知,必然会出兵攻我边关各处。
征东将军韩改之建言道:“公主殿下,梁国经过一年准备,江南层层设防,尤其是健康城附近云集重兵。
直接攻打健康,即便拿下来,也会损失惨重。
并且要拿下健康恐怕不是几日的事。
如今梁国将主力都部署在江南和健康一带。
在江北的兵力不足,而且我军攻打江北,大军一路向东进军即可。
梁军主力若想救援,则需渡江北上。
末将建议不如先征服江北地区。”
骁骑将军魏栋:“先攻打江北,虽然更容易,但梁国在江南准备会更充分,并且给了和其他诸国联系的时间。”
姬清影看着军师杨晔一直没开口,便问道:“军师有何建议?”
杨晔摇了摇蒲扇,慢慢说道:“微臣有三策,不分高低上下,全赖公主定夺。”
“其一,水路两军齐头并进,依靠人数兵力优势围攻健康,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只要拿下健康,梁国便大势已去。
但也有可能陷入久攻不下,面对梁国各地援军不断地侵扰,也可能面对其他三国趁机攻我大周,此策在于只要能一举攻破健康城,则大势已定。”
“其二,首先拿下广陵等江北之地,进一步削弱梁国,同时派一军渡江攻芜湖,在江南获得立足之地,站稳脚跟,待江北平定后,大军由广陵南下渡江,然后芜湖方面也向东推进,东西两路合围健康。
但给了其他诸国联合反击的时间,需要各边关支持能给我大军多争取时日。
此策,我大周或许将面临四战风险。
但如果是要攻灭梁国,或许是最稳的一个方案。”
“其三,依然是先拿下江北,只要我军不威胁健康,其他诸国未必会出兵。
我军止步大江,但至少把江北之地尽收入囊中。
此策,把能到手的先拿到手,徐徐图之,至于健康城和江南,则还需等待时日。”
姬清影听了陷入沉思,第一策,风险太大,深入敌境,健康城防御工事只会比漠北城更强,如果像当年攻打漠北城那样陷入久攻不下,梁国各地援军纷至沓来,其他三国纷纷派兵侵入大周。
届时全军,乃至整个大周都会非常被动。
但如果真的能出其不意,一举攻下健康城,这确实是最直截了当,最有可能一战成功的法子,并且一旦成功,反而是付出最小收获最大,就是成功概率颇低。
第三策,确实是最为稳当安全,但姬清影颇为不甘心,如果只是要夺取江北之地,何必再等一年,去年拿下庐州,便可向东尽收江北。
而这第二策,确实有点让她心动,是有机会拿下梁国,尤其是渡江,在江南占据脚跟,拿下芜湖,切断健康城与梁国西南郡县往来。
尤其是公主考虑到梁国西南面的江州,豫章郡,鄱阳郡一带也需要重点拿下,以断梁国与南汉联手。
但如此大规模进攻梁国,其他诸国必然不会坐视不理,天下将陷入各种战争。
“其他诸国会有什么反应,尤其是北邙皇帝拓跋步,会否大举出兵攻我大周。”
“拓跋步恐怕等着这一刻很久了!”
杨晔回复道。
“那岂不是正中他们下怀吗,一旦我军陷入僵持,其他诸国必然出兵。
届时,我们又该如何?”
齐墨非焦虑问道。
“公主殿下,是想要什么样的结果?”
杨晔望向在场的诸将,皆是跟随公主已有不少时日的将领。
于是进一步发问:“公主殿下究竟是想要什么?
是江北?
健康?
是要梁国?
还是天下?
亦或是掌握军事大权!”
诸将闻之一惊,纷纷望向杨晔为何如此发问。
“杨晔,你这是什么话?”
公主冷眼直视杨晔。
杨晔起身摇了摇蒲扇,毫不惧公主的目光,直面公主。
“如果公主仅仅想要江北之地,可选第三策,这是最稳妥。
如果公主非常想看那健康城的风华,可选第一策,不惜代价出其不意,拿下健康城,但又充满风险。”
“如果公主既想要江北,又想要健康,还想要梁国乃至这天下,更想要牢牢的掌握军事大权,那就是第二策!”
“只有当诸国大举来犯,公主方能牢牢把控兵权,天子会更加依赖于公主殿下。
并且还能在与诸国持续交战过程之中,进一步扩充兵力。”
“更要让天下人知道,只有公主殿下才能抵御诸国,安定天下!
同时跟随公主的在座诸将士们也可以获取更多的功勋,那就是第二策!”
诸将皆看向公主,此第二策,不就是等着引发诸国出兵,天下大战吗,但这也是他们作为将领的建功立业的机会。
虽然攻取庐州之后,他们都获得丰厚奖赏和升迁,但和那些朝中树大根深的大臣还有那些军中资质更老的将领们比起,他们仍然并不受重视,依然属于权贵里的边缘人物。
哪怕是他们中获得左将军,右将军,征东将军,骁骑将军等这些重号将军,但依然被排斥在洛京朝中外。
这一年他们也一直在这庐州练兵,但倘若他们跟随公主平定天下,一统江山,那么他们的地位,封赏都会源源不断而来。
姬清影听了杨晔这三策,其实第一时间心中就已有定论。
不过她也想知道诸位将军的想法,看着在场诸将的表情,也没有反对意见,杨晔这番话显然让诸位将军都认同了。
只有通过不断的征伐战争,建立功勋,获得众将士的支持,掌控军队,进而在朝堂之上树立自己的威望。
此前陛下并没有将招募的5万新兵交予她训练,显然皇兄对她也并不完全放心。
尤其是朝廷掌控着这支大军的后勤补给,军饷。
姬清影也想过倘若梁国守军不堪一击,真的非常顺利的拿下健康城,一举灭掉梁国。
那么接下来如果没有战事,如果没有危急到朝廷乃至天子的安危,朝廷随时可能削弱军队的后勤补给,削弱对自己这支大军的支持和兵员补充,迟早造成军心不稳,从而降低自己对军队的控制力。
如果要想掌控更多的将士,乃至整个大周兵权,除非战事扩大,各地战争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