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五章 横生变故!(1/3)
也就是在姜云犹豫不决,是否要出手的时候,变故再一次发生。
那只黑色的长满了各种颜色长毛的大手,直接从古老的通道之中再次伸出,就要强行将叶凡、青帝、无始、狠人拘禁走!
磅礴的伟力之下,仙帝的...
夜色如墨,东极学宫的灯火却未熄。
守心阁初立,便已有无数人自万界而来,踏破山河,只为问一句:“我心中所念,是否值得?”
有人怀抱枯骨,说是亡妻遗骸;有人背负锈剑,说等一人归来已三百载;更有那机械族少年,眼中流转着非金非银的光,低声说:“我被设定不能爱,可我梦见她了。”
陈念每日坐于阁前石阶,不言不语,只听。
他不再急于解答,也不再试图开导。
他只是听着,记着,偶尔点头,偶尔落泪。
因为他终于明白,真正的守护,并非改变他人,而是允许他们成为自己。
那一夜,暴雨倾盆。
一道身影踉跄而来,浑身湿透,发丝黏在脸上,手中紧攥一卷残破布帛。
她跪倒在阶前,声音沙哑:“我想……见他。”
陈念抬眼,认出她是昔年“九幽冥府”
执灯使??
苏砚。
五百年前,她在轮回尽头点燃命灯,只为照见战死道侣最后一面,却被大道反噬,魂魄碎成十七片,流落诸天。
传说她早已寂灭,没想到竟以残魂之躯,拼凑归来。
“你可知他转世何方?”
陈念轻问。
“不知。”
苏砚摇头,“但我记得他的脚步声。
每三步一顿,像是怕我跟不上。”
她说这话时,嘴角扬起一丝笑,雨水混着血水从唇角滑落。
陈念沉默良久,终是起身,引她入阁。
守心阁内有一镜,名曰“归心”
,非铜非铁,乃由九百万人间思念凝结而成。
唯有真心无伪者,方可窥见所念之人踪迹。
苏砚伸手触镜,刹那间,镜面涟漪荡开,浮现万千光影:有孩童嬉戏,有老者垂钓,有将士披甲,有书生吟诗…… 她一一辨认,直至某一瞬,手指猛然顿住。
画面中,一名樵夫正挑柴下山,步伐稳健,三步一停,将柴担换肩。
“是他……”
苏砚颤抖着抚上镜面,“是他啊……”
泪水砸落,镜中影像微微晃动,似有感应。
那樵夫忽然抬头,望向虚空,眉头微皱,仿佛听见了什么遥远的呼唤。
下一刻,镜光骤敛。
“他已凡人,忘尽前尘。”
陈念低声道,“若你相认,必扰其今生安宁。”
苏砚久久不语,最终缓缓收回手,将那卷布帛轻轻放在镜前。
布上绣着一对并肩而行的人影,针脚细密,边缘已磨得发白。
“我不扰他。”
她轻声道,“我只是想让他知道,这一世,我也曾走过同样的路。”
言罢,转身离去,身影渐隐于雨幕之中。
陈念望着她的背影,心头沉重如压千钧。
他知道,这世上太多人爱得卑微,爱得沉默,爱得连名字都不敢提。
而守心阁的存在,不是为了成全相逢,而是为了让那些未曾说出口的话,有个安放之处。
数日后,云知来访。
她带来一封古旧信笺,封口以血印封缄,字迹苍劲如刀刻。
“这是洛昭托我交给你的。”
她说,“她说,该你知道的时候到了。”
陈念拆信,只见其上写道: > “念儿: > 若你读到此信,说明你已真正踏上‘守心’之路。
> 我从未告诉过你,你的母亲,并非死于病痛。
> 她是自愿赴死。
> 那一年,天地动荡,‘共情律法’初立,万界情感被强行统一,悲喜同频,爱恨共感。
她不愿活在一个所有人都必须相爱的世界里,于是站出来反对。
> 结果,她被判定为‘情感异端’,魂魄打入‘虚无之渊’,永世不得轮回。
> 我救不了她,只能将她最后一缕意识藏入你心窍深处,让你带着她的执念降生。
> 你之所以总在夜里听见低语,那是她在呢喃。
> 你之所以对‘真实’如此执着,那是她在挣扎。
> 你以为你是陈念,可你也是她未说完的话,未走完的路。
> 如今,你终于明白了‘守护’的意义。
> 所以,请替我去看看她。
> 虚无之渊的入口,在‘执念祭坛’最底层,木屋之后,有一扇门,从未开启。
> 但只有真正愿意为一人对抗世界的人,才能推开它。
> ??
母,洛昭”
信纸在手中微微颤动,陈念只觉胸口一阵剧痛,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苏醒。
他猛地站起,直奔祭坛。
阶梯依旧漫长,壁画依旧无声流淌。
但这一次,他走得更快,更急,像是怕晚一步,就会错过千年等待。
抵达木屋后,果然见一面黑门矗立墙角,通体漆黑,无锁无柄,门缝间渗出冰冷死气。
门上刻着一行小字: > “此门之后,非生非死,非存非灭。
踏入者,将永远失去回归之能。”
陈念没有犹豫。
他抬手推门,纹丝不动。
再用力,仍如撼山岳。
他咬牙,运转全身灵力,甚至引动守心阁共鸣,整座祭坛为之震颤。
可门依旧闭合如初。
“为什么……打不开?”
他喘息着,额头渗汗。
就在此时,耳边忽响起一声极轻的叹息,像是从心底传来。
> “孩子……你要用的,不是力量。”
是母亲的声音。
陈念一怔,随即明白。
他缓缓松开双臂,闭上双眼,不再试图推开,而是轻轻贴上门扉,像依偎在亲人怀中。
他低声说:“娘,我来了。”
“我懂你了。”
“我不求你回来。”
“我只想告诉你,你当年的选择,我没有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