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也别挑了,都上吧(1/2)
第646章 也别挑了,都上吧 12.
7可打死都够不着自行火炮,这个装备根本就不上一线。
而能够得着它的,比12.
7和7.
62狠多了,防12.
7和7.
62没什么区别。
“嗯,这个问题放到设计中再确定,高总工,还有别的建议么?”
对于高振东没有一口咬死,而是根据设计结果再确定的态度,搞炮的同志倒也认可。
这个高振东是真不熟,想了想:“对了,如果能搞半自动装弹机就搞半自动装弹机,实在搞不了,用人力也没事,打了就走的情况下,122炮弹轻,人力一样能打出爆发来,至于慢悠悠打的状态,那就更无所谓。”
甚至有时候人力能比半自动打更快,因为半自动有些程序的时间是固定的,加快不了,而人就不好说,没准还能再快点儿。
比如,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 而高振东对半自动装弹机不感兴趣的原因是,这年头我们的机械设计和可靠性上,挺一般的。
底盘和结构上,高振东的话都说完了,大家开始关心一个最核心的问题。
——射程。
这东西不解决,别的都特么白扯。
防工委领导笑道:“嗯,振东啊,刚才大家陪着你一起,把射程的事情放下了,也有了很多初步的成果。
现在,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那個问题,射程怎么解决?”
这个问题,所有人都很关心,122你总不可能打出152的射程吧?
152的射程可是快18公里了。
高振东笑道:“这就要看部队的同志要多少射程了。”
嚯,口气不小啊,还能挑挑拣拣的?
陆军的同志顿时觉得幸福就好像儿一样。
“122榴的话,我们要求也不高,152榴的射程吧。”
陆军的领导笑了,出了个难题。
至于130加的射程就算了,那东西别看口径小一点,可是射程远,但是炮又长又重,比152榴还重,没有可能性。
就连122加,长度都高达9米多,实在是装不上车。
这时候加农炮和榴弹炮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大家一听,纷纷斜眼,不厚道了啊,领导,这差不多增加50%了。
从11.
8km到17.
4km,敲竹杠也不是这么敲的。
防工委领导笑道:“你倒是会狮子大开口。”
“哈哈,点菜嘛,先点好的试试,万一有呢。”
听见他们的话,高振东笑了:“嗯,这样的话,搞新122榴的同志可就要辛苦咯,要做的事情可不少。”
这话意思就很明显了,没问题,无非就是负责落地的同志得苦一点儿。
开玩笑,要没这个底气,我怎么会说先把射程扔一边?
高振东是知道 听见他的话,大家都愣了,连开玩笑敲竹杠的部队领导都是如此。
不是,我就随便一说,你还真有?
那就苦一苦搞新122的同志吧,他们正好也在场。
“有把握?”
防工委领导看向高振东。
高振东点点头:“百分百的把握不敢说,百分之八十还是有把握的。”
这不废话,不论任何事情,谁敢说有100%的把握?
而在对高振东非常熟悉的防工委的人听来,高振东说这话,基本上就是非常笃定了。
比他们还激动的,是搞122的同志,本来今天就是和152的一起过来蹭蹭,听听,原本没什么事儿的,结果突然有人告诉他们,你们的射程,能赶上152。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不过他们还是保持了基本的理智:“高总工,你说的办法,该不会是加大药室、轻弹头吧?”
这种最简单的办法他们不是没想过,而且也是看来最简单的办法。
但是如果事情真的这么简单,那他们还愁啥?
加大药室,根本的目的是增加发射药的量,但是发射药这东西,也不是无脑乱堆就能成的。
药室增大之后,炮尾尺寸加大不说,膛压升高炮身就得加厚,而且为了火药燃烧完全,还得加长炮管,全炮重量“蹭”
的一下就上去了,搞完一看,得,这特么不是加农炮嘛。
122最早的毛病之一,就是燃烧不完全,甚至到发射后打开炮闩退弹的时候还能喷出火来,烧伤战士。
估计这毛病就是这么来的,磕多了,烧不完,同时大药室的潜力完全没发挥出来,射程也没增加多少。
至于轻弹,弹头轻了,远是远了,但是威力会大幅下降不说,精度也会下降,真的是会被风吹跑的。
所以搞122的同志的意思很明显,如果是这些办法,那就不要说了,这样还能给你自己留点儿面子。
高振东也没全盘否认:“这些肯定都会考虑,但是不会太多,我们还是综合解决问题。”
综合?
这就有意思了,把大药室和轻弹头结合起来?
不还是一样嘛。
但是他们没有继续表示疑问,那就太过了,人家既然有把握,自然会说出来。
既然他们现在都已经在搞122榴了,高振东自然得先问问情况。
“现在122榴的情况是个什么情况?
能否介绍介绍。
我看看哪些技术能用上去。”
这话口气之大,让在座的同志都吃了一惊。
知道你牛逼,但是伱不要吹牛逼啊。
“哪些”
?
听听,人言否!
这话把搞122的同志给干沉默了,主要是现在这个122吧,颇有些一言难尽的感觉。
要不然,也不会到了80年代初还在用仿制的苏38。
122榴,一共历经了几十年,搞了三四次,才算是有了可用的新炮,说起来比152还曲折。
搞122的同志沉默了,搞152的同志却是来劲了。
众所周知,122和152的区别就是30mm,122能用的新技术,大概率152也能用。
这个玩笑话的论据有问题,但是结论没问题。
他们比高振东和陆装局的同志还急:“老符,赶紧说说,说说。”
搞122的符总没办法,脸丢就丢吧,总比不得寸进强,说就说,谁怕谁。
听了符总的介绍,高振东算是明白了,说正在搞的这个122榴的优点比说缺点省事儿多了,因为没啥好说的。
至于缺点,符总已经说了十分钟了,还没完事儿呢。
耐心的听完,高振东又问了几个问题,诸如炮钢的情况、炮钢的处理工艺、发射药的情况等等。
高振东一问出这些问题,防工委和陆军那边的领导对视一眼。
稳了!
要说弹道什么的高振东也许不太懂,但是这些问题,就恰好落在他的研究领域包线范围内,怎么着他都能提出一些改进意见来的。
这么说好像也不对,他如果对弹道不了解,那反炮兵雷达的算法是怎么弄出来的?
不说把122榴搞成152榴的射程,那毕竟是陆军的领导敲竹杠的玩笑,但是至少对把122榴搞到能用应该还是大有裨益的吧?
只是这小子的研究领域包线也忒宽了!
高振东这边,听完了符总的回答,笑着道:“现在看来,我们也不用挑技术了,有啥上啥吧,都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