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81章 试探兄长的上级!杜如晦秘密曝光了?(2/3)

这让他们的心顿时悬了起来,不由紧张看向钱文青,生怕钱文青被刺激的发疯。

*......

他们就见钱文青的脸庞,一阵一阵白。

他双手握住松开,松开又握住。

就这样仿佛介于火山喷发与不喷发的边缘好半天,才终于深吸一口气,咬牙道:“本官刚要说此事呢......”

他双眼有着隐藏不住的嫉妒与恨意,盯着刘树义:“恭喜刘员外郎。”

说完,不等刘树义回应,眼眸阴沉的瞥了赵锋一眼,一用衣袖,便直接带着众人,快步离去。

速度之快,几乎是行走的极限了,似乎他的身后,有什么洪水猛兽一般。

刘树义看到这一幕,无奈向赵锋道:“刺激他干嘛?

让他记恨你,以后找你麻烦怎么办?”

赵锋冷冷的看着钱文青等人的背影,撇嘴道:“有刘员外郎护着下官,下官才不怕他,再说,下官已经跟了刘员外郎,就算下官不得罪他,他也不可能善待下官。”

当然,这都不是主要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来到刑部后,听到刑部的同僚讲述刘树义这些年被钱文青欺压的经历,他这才知道刘树义这些年,究竟过的什么日子。

这世上的暴力,不是只有拳打脚踢。

孤立,排挤,打压......

这些精神上的摧残,远比身体上的伤害,更为恐怖。

他只是听同僚讲起,就感到手脚冰寒,绝望又无助,这是与他被流放时不同的绝望。

刘树义是他赵家的恩人,是他的再生父母,所以知晓钱文青对刘树义的所作所为,他只恨不能亲手结果了钱文青!

现在只是言语上的刺激,已经算是他足够冷静和理智了。

刘树义知道赵锋是为了自己,所以也没有苛责赵锋,只是在心里有了计较。

以钱文青睚眦必报的性格,赵锋这样刺激他,他绝不会善罢甘休。

或者说,以他与自己之间的恩怨,他可能早就考虑,要如何对付自己的身边人了。

看来......

如何将钱文青弄出刑部,也该提上日程了。

刑部是自己的大后方,大本营,不能留下一个随时会爆炸的炸弹。

但如何行事,还需仔细斟酌,从长计议。

对付钱文青不难,但钱文青的背后是裴寂,如何不给裴寂支援钱文青的机会,不让裴寂找到攻讦自己的破绽,才最重要。

要么不动手,要动手,就不能有后患。

他脑海中思绪万千,脸上却丝毫不显。

一边与赵锋向办公房走去,一边道:“陆阳元如何了?”

赵锋道:“杜姑娘的药很厉害,陆阳元服过药后,只一天,便已能正常行动。”

“他今早还专门找下官,让下官告知员外郎,说他已经恢复了,随时可以来到员外郎身旁,保护员外郎。”

刘树义笑道:“没想到,他还挺积极。”

赵锋回想着陆阳元今早找他时的样子,笑着点头:“确实很积极,他昨晚在刑部,听到大家对员外郎的议论,知道员外郎已经与长孙家交好,估计他也怕再不来到员外郎身旁,以后竞争者就多了。”

刘树义挑了挑眉:“他心思还不少,不过也是人之常情。”

陆阳元之所以会毫不迟疑选择跟他,除了报恩外,就是想跟着他,博一个更好的未来。

眼见自己声势一天比一天浩大,陆阳元会着急也正常。

刘树义想了想,道:“一会儿我就去找杜公,看看能否为他讨一个空缺,你让他先安心等候。”

赵锋点头:“下官明白。”

刘树义笑了笑,推开门,来到自己办公房。

随手拿起书案上大理寺送来的卷宗,一边审阅,一边道:“杜公今日可在刑部?”

“在呢,不过早上刚来,就去大牢了。”

“大牢?”

刘树义眸光闪了闪,道:“是去审问妙音儿和安庆西他们,还是去审问昨日那两个黑衣人?”

赵锋摇头:“下官不清楚,大牢现在守卫十分森严,金吾卫全天候看守,一点消息都传不出来。”

刘树义微微颔首,自从狱卒里出现叛徒后,杜如晦就对大牢十分看重,再加上现在大牢里关押的,都是柳元明、安庆西这些心怀不轨的重犯,而他们在外面,也还有隐藏极深的主子与同伙,杜如晦不想让外面的人知道他们是 否吐露了秘密。

从而在心理层面,与之交锋,迫使他们露出破绽。

故此,现在的大牢,当真可以称得上是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我知道了。”

他拿起朱砂笔,在卷宗上给出审阅意见,便将卷宗放到一旁,然后拿起另一份卷宗继续审阅,同时道:“你先去忙吧,有事我再唤你。

刘树义这一忙,就是足足两个时辰。

直到肚子抗议的叫起来,刘树义才审阅完了最后一份卷宗。

身为刑部员外郎,他需要对大理寺初审的所有案件,进行复核。

复核若通过,便会按照大理寺的审判,对犯人进行处罚。

若是案子有问题,或者证据不够充分,亦或者处罚不合适,他就会将案子打回大理寺,大理寺要么重新审理审判,要么会进一步打回到呈递卷宗的衙门,让衙门重新调查审理。

大唐正是依靠这一套复杂又严密的刑狱体系,来最大程度确保案子的公平公正,以免地方官府制造冤案,滥用职权。

他看了一眼书案左侧的位置,那里有两份卷宗。

是自己复核没有通过的卷宗。

一个他认为案子存在问题,需要重查,一个是证据提供不充分,他需要大理寺或者地方衙门补全证据。

而这两份卷宗,后方的署名,都是同一个人。

??

大理寺直秦无恙。

看着这个名字,刘树义眼眸不由眯了起来。

他想起了白惊鸿父母身亡的案子,那个案子呈递到大理寺后,负责审查之人,就是自己的兄长与秦无恙。

后来兄长发现了问题,还专门去找白惊鸿,说会进行调查。

可最后,兄长只一个劲的向白惊鸿道歉,自己喝闷酒,十分消极的说,他太过渺小,改变不了任何结果。

兄长身为大理寺评事,按照正常的流程,发现案子有问题后,应第一时间上报同样负责此案的上级官员,也就是大理寺直秦无恙。

所以,这是否代表......

兄长的挫折,是秦无恙给的?

若是如此......

刘树义指尖轻轻磕着书案。

“来人!”

嘎吱一一 门被打开,一个令史快步走了进来:“员外郎。”

刘树义指着桌子上的两份卷宗,道:“经过本官复核,发现这两份卷宗存在问题,具体问题,本官已在上面标注,带走吧,按照流程上报,让大理寺重新审理。”

令史心中不由一惊,刑部已经很长时间都没有驳回大理寺的卷宗了,没想到今天一下子,就有两份没有通过复核。

他不敢耽搁,连忙收起卷宗,道:“下官这就去办。”

说着,他便要转身离去。

“等一下。”

刘树义叫住了他,问道:“可看到社公?”

这个令史忙道:“杜公正在用膳。”

刑部衙门内设有食舍,即食堂。

官员午膳可以在食舍内食用,不过品级不同,所能吃到的东西也不同。

级别越高,膳食越丰盛。

刘树义微微颔首:“去吧。”

令史这才抱着卷宗,匆匆离去。

刘树义摸了摸抗议的肚子,也站起身来,向食舍行去。

他目前不确定兄长的消极,与秦无恙是否有关,所以可以通过这两份卷宗,试探一下。

若秦无恙收到自己驳回的卷宗,立即认真处理,那就表明他是一个十分认真负责的官员,应不会明知白惊鸿父母的案子有问题,而反对兄长调查。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