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七章 善良的小姐,又见面了(2/2)

他知道,旧的星轨消失了。

新的星座正在形成。

而在世界各地,无数普通人同时做了一个梦:他们站在一片荒原上,面前站着一个模糊的身影,对他们说:

“你可以哭,可以怕,可以跌倒一万次。

但只要你还想站起来,你的命运,就永远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梦醒之后,有些人哭了,有些人笑了,还有些人默默写下一句话,贴在墙上、刻在树上、传给朋友:

**“我不信命,但我信我。”**

风暴仍在继续。

塔罗会残余势力退守极北冰原,组建“终焉议会”;玫瑰学派余党转入地下,酝酿“血月再临”;深渊之外,邪神低语不断,试图填补权力真空。战争的火种四处蔓延,城市接连沦陷,村庄化为焦土。

但就在战火最炽烈的地方,也出现了最耀眼的光芒。

年轻的觉醒者组成“晨曦旅团”,穿越战线救助难民;医生不顾禁令,用禁忌知识治愈疫病;甚至连一些前教会成员也开始宣讲“自主救赎论”,主张信仰应出于自愿而非强迫。

一年后,贝克兰德重建的广场上,举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集会。

没有领袖演讲,没有旗帜飘扬,只有数百人围坐一圈,轮流讲述自己的故事:一个曾被预言“必成罪犯”的少年如何成为教师;一位母亲如何在失去孩子后仍选择宽恕;一名老兵如何放弃复仇,转而教导年轻人和平的意义。

当夜,星空格外明亮。

洛恩坐在屋顶,望着这片他曾誓死守护的土地,耳边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是克莱恩。

“你觉得,这一切值得吗?”他问。

洛恩沉默片刻,反问:“如果命运注定我们要失败,我们还要不要尝试?”

“当然要。”

“那就够了。”

风拂过屋檐,带走最后一丝阴霾。

远处,一个新的组织悄然兴起,名为“择途会”。他们不做预言,不收信徒,只做一件事:帮助每个人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而关于洛恩的传说,也在民间不断演变。

有人说他飞升成神,有人说他隐居深山,还有人坚信,每当有人做出勇敢的选择时,他就在那里,静静注视。

没人知道真相。

但所有人都记得那句话:

**“命运可以塑造你,但只有你自己,才能定义你是谁。”**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的孩子在学校里读到这段历史时,老师总会问一个问题:

“如果你活在那个时代,你会支持命运,还是选择自由?”

教室里总是沉默很久。

然后,一个小女孩举起手,认真地说:

“我想先弄清楚,这个问题是不是也被命运安排好的。”

全班哄笑。

老师却笑了,眼里闪着泪光。

因为他知道,真正的胜利,不是摧毁了多少神庙,也不是击败了多少敌人。

而是让一个孩子,敢于质疑,敢于思考,敢于说出自己的声音。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