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17、直面(2/2)

现在提这事儿,就是有枣没枣打三竿子,能要出来了最好,要不出来看哪一处府邸出头,也知道这片地方是谁罩着的,衡量日后能不能招惹。

蓝婆婆知道这些衙门里有许多不可言说的规则,就说:“既然如此,跟我老婆子来一趟观里吧。”

差役就说:“好说,请带路。”

一群人从麟子身边走过去,麟子拔腿追上去,跟着一起到了观里。

郑道长年纪大了,见的世面多,看到差役上门眼都没眨,跟差役说:“秋税我老婆子交了,这是皇粮国税,该交的。

至于契税,你们找荣国府去,你们要是不去,我就找御史台的大人们问一问这是怎么一个来龙去脉。”

差役看这老人家一张嘴就说御史台,就知道这应天城内外的能人多,在京师当差就这一点不好,不能小瞧了任何一个人,毕竟房顶上掉下一片瓦都能砸着几个贵人的亲戚。

他作为一个经年的差役也不是一两句能吓退的,就笑着说:“老人家,刚才小的查了一下,您这女户……外面还有三百亩地呢。

如今洪武皇爷眼睛里揉不得沙子,要是知道有人有田又有产,还挤进了女户,这……”

麟子乖巧地坐在郑道长身边,一下子听出来了这里面的意思:你们不干净,也别扯什么虎皮了,闹出来你们的罪过更大。

郑道长说:“我们虽然是女户,可是该交的税一分没少啊!

我老婆子老了,她小孩子还小,要是不立个女户岂不是人人都能来咬一口,别说三百亩,三亩地都保不住,你说是吧?

要不看我们老的老小的小你找我们要什么契税?

是我们去立的契吗?

你们怎么不去找立契的人呢?”

“是,是,您也摆在台面上说了,小的也不说虚的,法理之外是人情,您看小的都跑一趟了,没点交代难过太爷那关,您老人家见多识广,别为难小的。”

郑道长就说:“如今应天府的权贵多如牛毛,你们这些人都知道各家的门庭。

回头官老爷问起来,你就说我是滁阳王府的人。”

滁阳王府,年轻一些的差役都纳闷了,听过南安王府、北静王府、西宁王府、东平王府,没听过滁阳王府。

但是和郑道长说话的这个老差役明显知道,听了立即说:“是,是,是,小的回去如实禀告太爷!”

这些人说完就走了,观里又重新清静了起来。

郑道长搂着麟子,一老一小分别坐在一个蒲团上。

麟子抬头看看郑道长,麟子问:“祖祖?

心情不好?”

郑道长笑着低头:“没有,祖祖在想事呢。”

她现在活得好好的,差役就找上门了,虽然是收税,然而“破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

,不得不防。

郭子兴早死了,他的招牌早就黯淡无光,这次用还不知道能不能吓唬住人。

郑道长摸着麟子的头,想着那群衙役会不会明日再来?

来了又该怎么办?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