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104、拖(1/2)

县衙“太爷, 太爷!”

师爷周赖匆匆的从外面进来。

“什么事, 大呼小叫的。”

峄县县令汪曾刚用完早膳,正拿竹签剔着牙。

“长公主殿下要来了!”

周赖忙说道。

汪县令剔牙的动作顿了一下, “啥?

长公主要来咱们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

周赖忙摇摇头,“不是来咱这, 是去泰山祈福,从咱这下码头转陆路。”

“我就说咱这穷乡僻壤的地方怎么会有贵人来, ”

汪县令嘟囔了一声,突然蹭的一下站起来,“长公主要来!

那咱们不是要迎驾!”

周赖忙点点头, 他一接到上面的文书急忙赶来就是为这事。

“长公主什么时候到?”

汪县令忙问道。

“听说明日官船就能到峄县码头。”

“这么快!

那还等什么, 还不快让衙役去码头和街道洒扫, 在街道两旁拉上帷幔,再让衙役通知城中百姓,明日一早去街道两旁跪迎,本县去通知城中的世家, 让他们明日跟本县一起去迎驾……”

汪县令急忙吩咐道。

“可太爷,上面来手谕, 说让一切从简, 不许惊动百姓。”

师爷忙将拿着的手谕呈上。

汪县令拿过来看了看,“……虽然让一切从简, 可咱们要真弄的寒酸了,那些贵人面上说的好听,心里只怕不喜, 这样吧,明日百姓不用让来了,其他的照旧,同时你去李家说一声,他家不是刚建了个园子么,让他腾出来,请殿下下榻。”

“这是太爷给李家恩典!”

师爷有些羡慕,能让公主下榻,虽然园子以后肯定要封起来,可这却是几辈子的荣耀。

“快去!”

汪县令摆摆手。

“是!”

师爷匆匆下去传令了。

很快,整个大街小巷都传有贵人要来峄县,而峄县的官员世家也兴奋的准备着明日的迎驾。

第二日 官船上“峄县的官员和世家家主都到码头了?”

赵瑶坐在梳妆台前,身后的几个宫女正仔细的帮她梳着妆。

“回殿下,天不亮就早早的在码头候着了,不过来的不止峄县官员和世家家主,还有那些家族的家眷和一些族中弟子。”

旁边一个羽林卫答道。

赵瑶从梳妆盒中拿出一只沉甸甸的凤钗,给身后的宫女,冷笑道:“这些人算盘打的倒是精,不过也好,省得有人漏在外面做乱。”

身后的大宫女替赵瑶小心的插上凤钗,轻声说:“殿下向来不喜欢带这个金钗,嫌重,今儿怎么转性子了?”

赵瑶在镜中看了看,“以前不喜欢,是因为它又重又张扬,不过今日么,还是张扬些好。”

大宫女会意,笑道:“殿下确实该张扬些,省得那些人眼皮子浅见识短。”

赵瑶笑了笑,“现在什么时辰了?”

“已经巳时三刻了。”

大宫女看了一眼水漏。

“更衣吧!”

赵瑶又对旁边的羽林卫吩咐道:“摆起仪仗,让船靠岸。”

“是,”

羽林卫下去传令。

几个大宫女轻轻扶起赵瑶,朝内室走去。

峄县码头汪县令带着一众人站在码头,不时向运河上望望。

“怎么还没来?”

汪县令站的腰酸腿疼,问旁边的师爷。

师爷也有些站不住了,“应该快来了,传来的消息是今早就从徐州启程,徐州离这才多远,怎么也用不了一上午吧!”

汪县令跺跺脚,不再说话。

就在众人等的快上火时,师爷突然指着运河上,“来了,来了!”

众人顿时一个激灵,忙向师爷指的地方望去,就见一条官船从远方慢慢的向码头驶来。

“快,快准备接驾!”

汪县令大喊一声,忙整整自己身上的官服。

其他众人也忙整发髻的整发髻,整衣裳的整衣裳,许多女眷甚至还慌忙的用帕子擦着脸上因汗水弄花的脂粉,生怕等会在贵人面前失仪。

汪县令整理好,就带着众人上前,等候接驾。

官船在众人的目光中缓缓的靠了岸,汪县令正打算带人行礼,就见船板“砰”

的一声放下,一队身穿红色锦袍,腰佩弯刀的羽林卫从甲板上噔噔的下来,迅速站到道路两旁,然后齐声大喝道:“恭请殿下移驾!”

正要拜倒的汪县令和接驾的众人一顿,看着挡在前面的羽林卫,一时不知该是直接拜,还是绕过羽林卫再拜。

总不能隔着羽林卫拜吧,这样公主殿下哪能看到他们,汪县令心想,就打算带着后面的凑上前去。

可还没等汪县令上前,就听到船上突然想起整齐的拍手声,汪县令和众人不由向官船望去。

只见甲板上又出现两队太监,从船上小跑下来,一边齐齐的拍着手,一边在羽林卫前站好。

领头的一个大太监拖着嗓子喊:“请殿下移驾!”

汪县令和接驾的众人看的愣了愣,刚才还以为是公主要下来了,可谁想到下来的居然只是打头的太监。

接驾的众人一时间脸都有些红,觉得自己有些太没见识。

汪县令脸上也有一丝尴尬,轻轻的咳了一下,“皇家的规矩,自然是要多着。”

众人忙附和的点点头。

“那咱们现在……”

汪县令正要说去觐见,船上却突然响起一阵奏乐声,忙闭上嘴。

大约一炷香后,奏乐声戛然而止,在两旁候立的羽林卫和内侍立刻齐齐行礼,再次大喝道:“请殿下移驾!”

汪县令和接驾的众人脑中同时冒出一个词——三催四请。

不过这三催已经完了,是不是该下来了,汪县令和众人互相看了看。

好在这次没让汪县令和接驾的众人失望,官船的楼上门被从里面打开,一排身着宫装的宫女从里面鱼贯而出。

汪县令和接驾的众人忙望去。

只见宫女下了船后就自动分成两排,为首的两个手捧香炉,其后两个手持净瓶,再其后两个拿着拂尘,再其后……一直过去八对,后面才出现一台银顶红盖的玉辇,由十二个健壮的宫女抬着。

汪县令一看,顿时明白这里面的就是公主,忙要上前请安,可刚上前踏一步,旁边一直小心护卫的羽林卫立刻抽刀呵斥道:“大胆,公主玉驾在前,何人敢放肆!”

汪县令忙解释道:“下官,下官是来接驾的!”

“接驾也不得靠前,无殿下相召,任何人不得靠近玉辇半步。”

羽林卫大声说道,“还不速速退下。”

汪县令以前并不曾接过皇室的驾,自然对规矩不甚熟悉,还以为接驾就是觐见,如今被羽林卫呵斥才知道他们只是接驾,压根没有觐见的资格,顿时脸涨的通红,尴尬无比,一时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什么事,外面如此吵闹?”

玉辇中突然传来一个淡淡的女声。

玉辇旁随侍的大宫女立刻答道:“禀殿下,外面候了一些峄县来接驾的官员和乡绅,非要觐见殿下。”

“觐见?”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