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二一一章 僧一行(2/2)

僧一行正是用这一仪器测量二十八宿距天球极北的度数,第一次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比欧洲早一千年。使用这一仪器,僧一行得到大量一手资料,演算之后,才有著名的《大衍历》的诞生,后来传入日本,日本用了上百年。

最让人惊讶的是水运浑天仪还有计时的作用。比起东汉张衡制造的天文仪更加精巧复杂,功能更多。用齿轮带动,上面有两个木人,古代把一昼夜分为一百刻,每过一刻木人就击鼓,每过一时辰就撞一次钟。

这远远超出了天文仪器的范畴,是机械钟了!

我们今天用的钟表都是从西方传入,其实,早在唐朝,僧一行和梁令瓒就造出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机械钟。只可惜,没有大量推广,更没有发展成钟表,让人扼腕叹息。

梁令瓒向陈晚荣行礼道:“梁令瓒见过陈将军。”

陈晚荣纵声长笑,开心不已,给了梁令瓒一个熊抱,好象见到老朋友似的在他背上拍拍,急切的问道:“梁大师,你可愿意来我们军器监?”

军器监人才济济,可是真正称得上能顶大梁的人却不多。叶天衡的技艺绝对要算一个,不过,他已经垂垂老矣,时日不多。军器监良工虽多,要找一个能接替叶天衡的人还真难,梁令瓒这个天才的“机械工程师”要是能加入军器监,那是就太完美了。

现在,机床已经造出来了,正需要这方面的技术人才,陈晚荣对机加工熟悉却不精通,也不可能有时间让他去精研机加工,把梁令瓒拉过来,这是陈晚荣的第一个想法。

“无论如何,一定要把梁令瓒弄进军器监!就是叩头、求爷爷告姥姥,甚至坑蒙拐骗也在所不惜!”陈晚荣暗中下定决心。

僧一行就不说了,因其渊博的学识,大名远播,广受人敬仰。不过,他是搞天文,研究数学的,虽然用途大,对于陈晚荣来说,有点用不上。

梁令瓒才是最适合的!

用人不是用最好的,是要用最合适的!

不仅陈晚荣如此想,就是叶天衡他们谁个不是如此想呢?叶天衡拐杖在地上点动,忙着帮腔道:“梁大师,你到军器监来吧!叶某老了,不中用了,以后,得靠你们年青人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