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离奇中毒(1/2)
第二天早上,黄确刚到刑侦支队会议室,解剖结果正好出来,徐光柯的死因果然是中了剧毒所致。
在他的胃里发现了一种极为少见的毒物,鉴定科对此已经给出了报告。
“老张,这种少见的毒物,是化学类和生物类两种特征结合在一起的?
“支队长陈一波拿着检测报告,问在讲台上的张中林法医。
戴黑框眼镜的张中林,在投影机前用光标笔在屏幕的图片上打了个圈,说道:“对。
从解剖的结果来看,我们检测到,徐光柯中毒与一种化工物质非常相似。
经过对毒物分析,我们又发现这种毒物的含量中包含了生物剧毒品的特点。
″张中林法医迟疑着说道。
“究竟是怎么回事,是一种混合剧毒物?
“连见多识广的陈一波也被张中林的说法闹糊涂了。
“是的。
我们查阅了资料,得到的结果是,这种毒物是用一种名叫斑蝥的甲虫,经提炼出来的剧毒素,它兼有化学和生物剧毒的特征。
“ 张中林话音一落,会场里就有人笑着说道:“老张,你说的斑蝥,那不就是农村田野里常见的一种只要一按,就会从屁股喷出毒烟的放屁虫吗?
那小东西可真的厉害,不小心喷到时眼睛会火辣流泪,对吧?
″ “对,就是这种黑色甲壳上有黄色斑点的小甲虫,它的毒性据说一只可以毒死一头牛。
″有人附和着说道。
张中林苦笑了一下,“不错,用这种斑蝥提炼出来的结晶,就是斑蝥素。
是一种速杀性剧毒剂。
如果不小心误服,可使人在二至三分钟内呼吸停止。
″ “呵!
想不到这不起眼的甲虫,毒性竟然是那么大。
″ “是的。
死者有电击样死亡特征。
死后可以闻到苦杏仁味,胃和食道溃烂,而且没有解药。
徐光柯服用的胶囊,就是由这一毒素造成的。
经毒物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
″ “凶手总不能自己就提炼出这种剧毒药品吧?
″侦查员小胡提出了疑问。
“应该不能。
我查询过,在斑蝥生长的区域,确是有人提炼这种生物药品,是治疗疮疥和心脏病,心血管疾病的用药。
″张中林肯定地说道。
“提纯的斑蝥素,市面上恐怕买不到吧?
″小胡又提出了问题。
“应该不是那么容易买到。
这类药品只能定点生产,由制药企业作为配药。
如果凶手能获得这一毒药,渠道可能是制药企业或者是医院药品管理部门。
由于侦查员们对这种毒物知之甚少,也问不出什么来。
但都理解了,徐光柯就是吞服了这种斑蝥素才导致了他的死亡。
“徐光柯不会是自杀吧?
“黑脸大叔李奇提出了另一种可能性。
张中林一时怔住了,他扶了扶眼镜框,答道:“这我可回答不了你。
我只是就解剖和对毒物分析得出的结果汇报给大家。
至于徐光柯是自杀或是他杀,还得靠你们去调查了。
″ 既然张中林法医回答不上来,一时整个会议室陷入了沉寂。
张中林见众人都不再提问,停顿了一下,拿起桌子上的矿泉水瓶,拧开盖子喝了口水,润了润喉咙,继续说道:“在对徐光柯的尸体进行解剖时,我发现他的心脏有异常。
经过切片做病理检验,证明他患的是肥厚性心肌冠心病。
″ “肥厚性心肌冠心病?
″ “对。
这种心脏病,通常需要服用降压药,调脂和扩血管药物。
所以,昨晚他在影院里随身携带的就是这一类药品。
″ “如果徐光柯的药品中混入了含斑蝥素的胶囊,要多少粒才会使他丧命?
″从未发过言的老郭,忍不住问道。
“是这样,从斑蝥这种毒物的药量来看,半粒就可以使他在极短时间内死去。
″ 陈一波见张中林从讲台上走下来,眼光看着夏晓兰,说道:“夏晓兰,痕迹检验情况怎么样?
说说吧。
″ 夏晓兰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投影机前,在电脑上插入了U盘,用光标笔点着画面上的药瓶转了一圈。
“从徐光柯随身携带的倍他乐克药瓶里,我发现仍有六粒胶囊尚未被服用。
对胶囊进行了检验,发现了其中的两粒上有模糊的指纹。
″ “啊?
两粒有指纹?
″底下有人惊叹。
“是的,这一情况确实反常。
按照一般人的习惯,由于瓶口太小,应该是把药倒入手心,需要服用多少粒胶囊,余下的会顺手倒回瓶里,对吧?
″ “对啊,可为什么会有指纹在胶囊上呢?
″小胡又站起来问道。
“除非是徐光柯把多倒出的胶囊,用手指捏住逐粒往瓶里放,这样做,手纹也只会是他一个人的。
可经过检验,胶囊上的指纹不是徐光柯的。
″夏晓兰平静地说道。
“那会不会是其他人在看到徐光柯的药洒了,帮他一粒粒捡起来,装进药瓶里的呢?
″黑脸侦查员有意识地问着。
“如果是这样,那就应该在胶囊上留下的指纹只有一个人的。
但检测到的指纹经比对,这两粒胶囊上留下的是不同指纹。
也就是说,有两个人曾经在不同时间里放入了胶囊。
″ “两粒都是剧毒胶囊?
″黑脸大叔惊诧地问道。
“奇怪的地方就在这里。
这两粒胶囊只有一粒是有毒的,另一粒是和瓶里的胶囊一样,是无毒的。
″ 夏晓兰此话一出,会议室里顿时像开了锅,侦查员们议论纷纷,一时人声沸腾。
“你是说,算上徐光柯昨晚服了的那粒,至少有两个人往药瓶里放入了胶囊?
″连陈一波也沉不住气了,他从座位上站起来,阴沉着脸问道。
“对。
这两粒胶囊的指纹分别来自两个人,和徐光柯的指纹对不上。
″夏晓兰回答。
“加上徐光柯服了那一粒,岂不是有两粒有毒胶囊了?
″一直在那里闷头摆弄电脑的黄确也感到了蹊跷,这可是意外的情况。
如果像夏晓兰所说的,往药瓶里投毒的就不一定只有两个人了。
除非是投毒的人不知道只要一粒胶囊就可以致人死命,在掉换时,有意识地多放入了一粒。
不然的话,就是有三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往徐光柯的药瓶里掉换了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