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拘留传讯(1/2)
凌岩的话使黄确一时捏着下巴,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中,在十多秒后仍听不到他接着提问后,古一明在旁边用签字笔轻轻碰了碰他的手,黄确会意地笑了笑。
点了点头。
“在案发的那天晚上,当我问到杜昂写的小说范围时,你说他写的是悬疑侦破类小说,并向我推荐了那本《火之墙》。
杜昂写过的小说那么多,为什么你唯独选择了这一本呢?
″ “也没有为什么,只是那天崔晓颕来见杜昂,就是因这本《火之墙》小说里面的内容,是以她父亲崔健在富豪大酒店破一个女人杀害的真实案例写成的。
当你问起时,我就随口这么说了,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
″ “第二天在咖啡店里,我们也对崔晓颖进行了询问,当问到她为了什么亊要找杜昂谈话时,她从随身的包里就拿出了那本《火之墙》小说,里面涉及到她父亲的重要部分,都被她用红线标了出来,并加上了问号。
既然你说过,你和崔晓颖是在她到了杜昂那里才认识的,就让我有点好奇,你们两个似乎是不约而同地向我推荐了这本小说,是不是在向我说明,《火之墙》这本小说里面就有什么指向性的线索呢?
″ 凌岩听黄确这样说,有点不以为然地说道:“不愧是刑警,连这么巧合的事情也要仔细琢磨一番,还说有什么指向性线索。
那本书又不是我写的,我怎么知道?
″ “那我问你,杜昂写这本书时,已经和你在合作了,你既然说过这本书是纪实性小说,那你就很清楚里面写的每一件事应该都是真实的。
你能不能和我说说,杜昂是因为什么想到要写这本小说的?
″ 凌岩把头稍微偏向一边,避开黄确紧盯着自己的锐利目光,低声问道:“一定要说吗?
″ “这是解开这件案子的关键,希望你把这本书背后的事情告诉我。
不然,就会一直追问下去。
我曾经是你的学生,相信老师仍会记得我执着的性格。
″ “那好吧,我知道杜昂一死,警方一定会追查这件案子是怎么发生的。
当我知道是你负责这件案子侦破时,怕你一时找不到侦查的方向。
心里就有了向你透露五年前崔健被杀时的一点真实情况。
我之所以向你推荐这本《火之墙》,并说出了这是纪实性小说,就是暗示了里面的许多内容都是真实可信的。
虽然杜昂把书里主要人物的名字换了,不管怎么变化和虚构,其內核却是真人真事。
″ “真人真事?
″一直未说说话的古一明从旁边插话道,“难怪杜昂将其中的细节描写得那么清晰详细。
″ “是的。
可能杜昂写这本书时是怀着一种非常矛盾的心理写成的。
他就是借这本书揭示了这件案子的真相。
小说出版的时间,就在崔健死亡后不久。
可惜的是,警方竟然无人注意到这本小说,从而错失了侦破崔健被害案的最佳机会。
″ “错失了机会?
你想说明什么呢?
″黄确想起自己在专案扩大会议上也说过同样的话,现在听到凌岩在这种时候,经他的口里说出,实在搞不清楚,作为警方的一名嫌疑人,他怎么会与想象中的杀人凶手居然不一样。
心里不由一怔,有所指地问道。
“要是你们已经看过这本书,如果注意到小说中最后那个女凶手的结局,就会对杜昂在书里写的结尾部分一定有疑问,她是怎么会患上抑郁症的?
一个严重抑郁症的女人被迫去买药?
又为什么在风雨之夜外出买药时,那么巧撞到迎面而过的大卡车,造成了那场看似意外的交通事故?
″ 凌岩的眼睛瞬时变得发红,似可以隐隐看到眼眶中含着泪光,声音也变得有点忧伤低沉。
“可能你们不知道的是,书中所写的那个女人,是在那本小说完成之前,就不明原因地因那次交通事故死亡了。
″ “你说的那个女人,是不是杜昂的妻子欧阳倩?
″古一明有点困惑地问道。
“是的。
″凌岩迟疑着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 “其实,黄队在看过这本《火之墙》后,根据书中透露的细节,就已经通过推理分析知道,这个凶手一定是杜昂身边,且是和他关系特别熟悉的人。
在调查过他的朋友圈后,得出的结果,就极有可能是杜昂的妻子欧阳倩了。
″说完,古一明钦佩地侧头看了看身旁的黄确。
“如果只是有可能,那就是连你们也尚未最后认定,欧阳倩是杀崔健的凶手?
″ 黄确不得不点头,“是这样的。
单凭杜昂这本小说里写的崔健被杀的过程,就算是纪实性小说,也有虚构或隐瞒的情况。
我也对杜昂写这本书的目的有着一定的怀疑态度,甚至认为欧阳倩不会是真正的凶手。
″ “既然你这样说了,我还可以告诉你,三十多年前,富林高中发生的那宗崔健强暴生女案,并不是真实的,那个当时在学校传言被崔健强暴的女孩,就是欧阳倩。
让人想不到的是,二十年后在阴差阳错的情况下,欧阳倩嫁给了杜昂,成为了他的妻子。
至于她是不是那个在富豪大酒店里杀害崔健的凶手,我也无法给出更多的线索,这就只能靠你们去调查了。
″ “那好。
这事先放一放,我们会调查清楚的。
说说你那天六点前到达杜昂家里的情况吧。
″黄确话锋一转,将此次调查的重点提了出来。
“你不是说过杜昂是我杀的吗?
为什么还要重新再问一次呢?
″ “那只是我从小区门口的监控,以及屋内留下的证据,推测到的结果,并不是说明案情的真相就一定是这样。
我想知道你在到了杜昂家里后,所发生的真实情况,这你可以告诉我吧?
″ “这件案子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简单。
尽管你从监控上看到我是在六点前到了杜昂的家里,可里面发生的情况却不是你猜测的那样。
我接着刚才的话说吧,上到二楼后,径直走向杜昂的工作室,发现门没有关,看到的一幕让我惊诧不已。
杜昂倒在那里,头部有血迹,旁边有一把羊角锤。
用手在他的鼻子上探了一下气息,发现他已经死亡了。
″ “你还在那里发现了什么?
″ “我绕过尸体,在那里的沙发上坐下,心情糟糕透顶,实在想不出在杜昂给我五点多时打过电话后,在这短短的这段时间里,他竟然被人杀了,我又是恰好在这时进了他的工作室,要是当时报案,遇到了警方某个自以为是的办案人员,肯定不会相信我说的话。
到那时,如果他们找不到凶手,我就算是有口也说不清。
就这样在那里呆坐了一下。
″ “就算是这样,发现杜昂死亡的第一人就是你,怎么办案是警察的事,如果杜昂不是你杀的,你为什么当时不选择报警?
″黄确的语气变得严厉起来。
凌岩苦笑了一下,挠了挠花白的头发,懊悔地说道:“你是一个刑警,从你们警方的角度,当然地认为报警才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可你有没有想过,遇到这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尴尬情况, 要是我当时就报警,你们警方来到,发现只有我一个人在场,我可能无论如何解释都没有用,岂不是很容易就被背上了黑锅。
″ “那你为什么要销毁羊角锤上的手印呢?
″ “当时我的头脑昏沉发痛,实在是想不到该怎么办。
但有一点我很清楚,从房门开着,屋內没有打斗过的迹象看,凶手有可能是我熟悉的人,也许就在叶小秋和崔晓颖这两个人中。
看到杜昂在死前仍然有爬行的痕迹,就知道他是在重伤之后,应该还没有死,也没有打电话呼救报警。
他的脸上平静如初。
那就表明,这个对他行凶的人,应该是他认诰的人,那个人的本意也并不是真心要杀了他,一时动了恻隐之心,就用毛巾抹去锤子上的手印和血迹,把它放回储物间的工具箱里。
″ “然后呢?
你又是怎么想到要把《散乱的密码》那本小说的结尾部分,给出版社的李斌编辑发出去的?
“ “那本小说前面三十多章都已经发到出版社了,辛苦写出的整部作品,就差这结尾部分,我要是不把它发出去,将会是自己很大的遗憾。
再说我已经陷入了这场杀人的旋涡里,以后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也说不定了。
在想清楚后,明知你们警方会在这一点上,推测了我在六点左右这段时间去过那里,由于我没有杀杜昂,也顾不了许多了,就把U盘插入杜昂的电脑,把它发了出去。
″ “你难道没有想过,正是你把这结尾部分在六点二十分发出了,就留下了漏洞,从而引起了我的怀疑?
″ “我说过,也知道这样做瞒不过去,但不是疏忽。
我到过杜昂被杀的现场,警方通过路上的监控和小区门口的监控,从高楚平那里很快就会知道。
我既然没有杀杜昂,就箅不用担心被判死刑,可有些事情说穿了,要是你们破不了案,在外人的眼里,我就得背上杀人犯的罪名。
所以,我才选择了用杜昂的电脑把它发给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