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新生命(1/2)
1994年2月13日,这对我的人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在当天7点55分我成准爸爸了。
“哇、哇、哇”
随着几声清亮的啼哭声,让我的父母及兄弟子妹从医院走廊的四处,一下涌向产房门口。
“是个男孩!
是个男孩!”
当医生的大姐激动地说道,“王家终于有男孙子了。”
家人们纷纷将妻子与孩子从产房弄到病房,四处澎湃的热烈感,让我这个当爸爸的靠上前去,也显得挺费劲。
“老天爷保佑,大人小孩都很好,快10点了!”
老妈说道,“大家都赶快回家。”
兄弟子妹们都走了。
我走近定神看着我的小宝贝,那小模样,就像某一体育明星降临人间。
我看着宝宝粉嘟嘟的小脸,心里有种强劲的冲击力,但不敢言声。
“心想事成,”
妻子低声说,“真是一个美好的结果!”
瞧着妻子俊俏而疲惫的面孔,这全是生孩子体力透支的缘故。
“少说话,少说话,”
我抚摸着妻子的秀发说道,“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好好睡觉,谨防产后抑郁的发生。”
“产后抑郁,你说的有点太玄乎!”
妻子说道,“我怎么没听说过?”
不得不说,我说的“产后抑郁”
还是引起了妻子的注意,这对于让她迅速进入睡眠状态起到了稳定作用。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五分钟、一刻钟过去了,妻子睡觉的安详妆容真可以同小天使相提并论子。
次日清晨,阳光又走近了,它那明媚的姿影,让我眼前浮现很多试图要抓紧的东西。
“早饭好了,”
老妈愉悦地说,“你们就在床上吃吧,这样就很好,随你们高兴。”
“我没胃口,”
妻子说道,“一口也不想吃。”
奇怪的是,在妻子说话的一瞬间,相关专业知识在脑子里像闪电一样展现出来。
产后情绪低落是种十分普遍的现象,那是一种带有沮丧、劳累、略带忧伤的感觉。
如果能及时得到帮助,产后尽量多睡觉,多吃营养食物,多得到关心,通常几周后那种情绪就会消失。
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帮助,新妈妈或新爸爸的情绪低落会持续数周以上,严重时会形成抑郁。
据统计,产后抑郁症的概率是10%,病发时间自孩子出生致一年以上,症状是: 1、感觉易累易怒; 2、感觉悲伤、绝望,无法忍受; 3、经常无缘无故的哭; 4、做事无精打采无动力; 5、干事情不能集中注意力; 6、觉得没价值还有罪恶感; 7、不想参加活动; 8、远离朋友和家庭; 9、时不时会觉得头痛、胸痛及心跳过快。
我必须帮妻子及时阻止产后那种不良情绪,像我这种在理论世界与现实世界反复摔打的人,早有看穿那个玲珑剔透各异其趣的世界的本领,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已有了澄明的边界。
此时,对于一个拥有新生命的家庭,提高生存力的第一任务就是及早干预产后抑郁,这也是家长成为孩子首席好老师的前提条件,如果谁不从一开始就注重解决这一问题,那么你、孩子及家庭生活都将深受其害。
“没胃口就先放一放。”
我说道,“你把手放到体前,注意力集中在手上,握拳30次,我给你数。”
我向妻子投去欣赏的眼光,在咨询式的鼓励声中做了30次握拳,也算是为了预防产后抑郁的首次训练。
然后,妻子软绵绵的喝了几口小米稀饭就休息了。
一切又回平静,望着孩子熟睡的脸,先前那种对新生命的憧憬,又忘情地发出音调飘忽不定的荡漾,一时让我热眼盈盈,一时又让我全身战栗,因为对我这位经验主义者来说,美好的想像总是作为心理咨询在眼前浮现,残酷的现实永远是引领新生命的舵手,这是生存法则的一切。
中午时分,妻子睡醒了,我们一家人围绕她忙活起来。
吃完午饭,我与妻子聊了一下产后抑郁的事情。
知识就是力量。
什么事情知道了为什么这么做意味着认知提升,然后在行为上才会寻得正确的做法,最后生成去哪里的意识归属。
这样,病床对面小被窝被妻子选定为那双美脚表演怪像的舞台,她的双脚做着屈伸动作,一会儿从被窝中露出,并让每个脚指伸出脑袋,显示一下自己的活力。
为了保证怪像的新鲜与完整,妻子从上肢到下肢让每个身体部位都有露面的机会。
不一会儿,看似慢慢悠悠的舒缓动作,以让妻子脸上已泛起了淡淡的玫瑰红。
休息之际,孩子持续睡了16/17个小时后,首次吧嗒吧嗒的睁开了双眼。
“哇!
孩子醒了!”
“看看那张面孔!
多可爱”
“当然,当然,一点也不奇怪!”
…… 这时候家人们围上前去,大家开心的喜色情景给人某种飘飘然的感觉。
这时候,我见老妈等要抱孩子,我赶忙上前说:“先让她妈妈抱一抱,亲一亲,试着吃了吃奶。”
此时,老妈脸上的不悦之情是显然易见的。
我管不了那么多,首先让妻子抱着孩子,亲昵了几下小家伙后,才交给了老妈…… 不一会儿,孩子又睡着了,一切归于安静。
妻子捣了一下我的胳膊说:“你真是的,老妈忙了好几天了,刚才想先抱抱孙子,你把老人家弄得不高兴了。”
“也就是我的主意定,以后你有谢谢我的时候。”
我认真地说道。
“谢你什么?”
妻子伸了个懒腰,继续说道,“我看得出来,你把你妈都得罪了。”
“亲情归亲情,”
我说道,“但孩子的第一感觉的建立会跟随终身的!”
“第一感觉是个什么概念,我怎么没听说过?”
妻子说。
“你们学历史的,对心理、生理和运动方面的知识接触少,”
我说道,“我们体育专业,特别是搞了近十年的运动训练,学习了大量远超体育专业的东西后,现在对感觉、知觉、记忆、认知和行为等,这类深奥的专业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定的边界感,知道它在整个人生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那你就给我解释一下感觉这个概念,”
妻子说,“看看你为什么首先让我抱孩子!?”
“新生儿一出生就能听见或看见,这主要是感觉神经的功劳。
韦伯在感觉研究中发现:标准刺激越大或越强,达到最小可觉差需要的刺激增量越大,即K=△I/I(K常数,△I刺激的增量,I原来刺激值)。
这是所有感觉系统的普遍规律,”
我说道,“你肯定对以上专业表达在理解上不太习惯,那么我们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比如你买第一辆汽车时会感到很兴奋,到买第三辆时那种高兴的感觉就会小许多,韦伯定律说的就是这么个意思。”
“这与你不让你妈先抱孩子有什么关系?”
妻子疑惑地问道。
“韦伯定律为生活指明了方向,”
我说道,“因为在韦伯定律中有几项与新生儿发展密切相关的韦伯常数(k)。”
“哪几项?”
妻子急急地问。
“我在纸上画了张表格,”
说道,“味道浓度常数是0.
20;声强常数是0.
15;压强常数是0.
14;气味浓度常数是0.
07;光强常数是0.
01;声音频率常数是0.
003。”
“数字太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