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剑履上殿,入朝不趋(1/5)
「当然。
「这麽做也有个坏处。
「那就是从名义上来讲,咱们北凉仍旧是大盛朝臣。」
这一点。
陈三石自然清楚。
但这是对方的阳谋。
不利用晋王的旗号,就要无休止的拉锯下去。
陈三石之所以不愿意拖延,担心皇帝筑基只是原因之一。
最主要的,还是邯山祖脉。
祖脉复苏,非一朝一夕之事。
但陈三石不确定,天水洲的修士们有没有什麽办法,通过祖脉大规模涌入,一旦他们这样做,就是更大的麻烦,会威胁到所有人的安全。
包括晋王他们背后的寻仙楼和归元门,也都是需要提防的存在。
不出所料。
许文才派出去招降的人马,绝大部分都而归,许多城池的守将丶甚至城内的文官,都不肯低头归顺,大盛有忠臣,不肯降陈,哪怕是文官,对于后方的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于是。
合兵便成为最好的策略。
隆庆七十七年七月。
北凉大军和晋王「新廷」合兵一处。
同年八月。
晋王曹焕拿着假的即位诏书,在收复不久的凌州紫薇山举行封禅大典,
祭天告祖,登基称帝,建元「正统」,是为正统元年。
「朕蒙天佑,承皇祖之大业,继天地之正统,今登基为帝,顺天命而治,理四方于一统。朕深知治国安邦之责,必以仁德为怀,励精图治,广开言路,怀柔远人,纳贤达士,力求百姓安康,天下太平。
「凡我臣民—————-天下黎民,安分守己,勤于耕织,休养生息,待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之时,朕当与尔等共庆升平盛世。」
天下大乱之际。
在东部紫薇山之上,举办着一场浩浩荡荡的封禅大典。
最终,在养心殿内,进行新朝的第一次朝会。
此次朝会的内容,主要是对各个官员进行任命。
一身龙袍的曹焕端坐在龙椅之上。
在他的身侧,一名太监高声宣读着新朝的官员。
「明青锋,任内阁首辅,兼兵部尚书职。
「房青云,任文华殿大学士,加封为楚国公,兼任内阁次辅丶都察院左都御史,暂任玉陆州巡抚,监察诸军事。
「简师传,任建极殿大学士,兼任户部尚书职-—
从内阁到锦衣卫,甚至就连司礼监都在当天正式任命完毕,可谓是机构完善,显然筹备已经不是一天两天,最终,便是白袍的宣任。
「北凉王陈三石,于危难之中响应陛下起兵,实乃大盛之忠良,江山社稷之砥柱。
「特此,任督师府督师职,此次战事,都督十二州中外诸军事,持假黄铖,加太师,录上书事,官拜特进光禄大夫,所有官爵世袭罔替。
「另,特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封地凉州,食邑万户!」
在大盛朝。
太师为三公之首,按照礼法,就算是皇帝也要对其礼让三分,放在以往,基本上都是已经隐退朝廷的老臣才能得此加封。
但此时此刻,却出现在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身上。
不仅如此,还——
都督十二州中外诸军事,虽然只是战时,但也基本上相当于是「节制天下兵马」,这是何等的权力?!
假黄丶假钺丶假节钺。
则是大盛朝对于权力的下放,其中以假黄最为高贵,不仅仅可以随意斩杀触犯军令的将土,必要时刻也可以随机应变,改变战略安排,几乎等同于「君主」。
最后的「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更是大盛朝前所未有之殊荣,尤其是陈三石当今的境界,要是刨开天水洲的修士们不算,可以说是当世武道·
第一人!
不仅仅对其不设防,反而「剑履上殿」,可谓是对其信任到极致。
然而———
这还没完!
在宣读完对文武百官的任命之后,太监又拿起另外一道卷轴。
「另!」
「建陈家宗庙,立社稷,追封陈家先祖!自此以后,陈家世代为我大盛朝『诛仙神将』!」
开宗庙,追封先祖!
这才是真正的—·
位极人臣!
这意味着什麽?!
从此以后,陈家便是这座天下,仅次于曹家的尊贵家族!
话说难听点。
要是再把更高的「加九赐-·--持天子剑,乘天子金銮座驾,升天子旌旗」这些加上,简直就相当于是「辅皇帝」了。
一时间。
文武百官无不膛目结舌。
他们一方面惶恐陈三石年纪轻轻就位极人臣,另一方面则是感慨正统皇帝陛下对于白袍的信任。
「臣,领旨谢恩。」
陈三石笔直地站在最前方,轻轻拱手。
「呵呵~爱卿不必多礼。」
正统皇帝曹焕开口道:「朕听说你和朕的十二弟是结义兄弟,就等于你和朕也是弟兄,朕又年长你几岁,日后卿不嫌弃的话,可以称朕一声兄长。」
纵观青史两千年,曾经有大魏朝「顺帝」认托孤之臣「冯圣文」为亚父,一统四国,开创大魏盛世,也有前燕朝「明帝」,终生对「易明波」行师尊之礼。
也有大晋朝开国功臣「甘宇」,因为屡次劝谏荒淫无度的「英宗皇帝」无果,就将其逐出朝廷,流放到偏僻之地,自己亲自把持朝政,但等到「英宗皇帝」悔过之后,竟然又将其接回来,奉还大权,而「英宗皇帝」也没有记恨对方,反而在其晚年厚待有加,死后更是行帝王之礼厚葬。
更有大隋朝辅政大臣「霍阔」废掉昏庸的「冲帝」,另立「桓帝」,中兴大隋,君臣两人同样是相安无事,彼此尊敬。
这一对对君臣都彼此信任,相辅相成,成就千古佳话。
今日。
大盛朝正统皇帝曹焕,却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出「曹家」和「陈家」为结义兄弟的话来,分明是想再创造出一段流芳千载的君臣故事。
「臣,断然不敢越。」
陈三石如此说道他心中自然清楚对方在打什麽意思。
而且和曹芝的「结义」,实际上也根本不存在。
当初在太湖府,曹芝上门倒头就拜,根本就没有给拒绝的机会。
眼下也一样。
他的话音未落,就听到曹焕说道:「爱卿不必拘谨,朕断然不是说笑,
此次如果没有爱卿在北凉举兵响应朕,只怕是大盛朝的江山,就要毁在严党手中「放眼这朝堂上上下下,没有比爱卿更值得朕信任!
「朕今日就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留下一道旨意!
「诸位爱卿,都听着,好好记在心中,务必遵旨行事。
「朕崩之后,我大盛朝后代皇帝若是出现昏庸无德之辈,北凉王陈三石,可以随时行「甘宇』丶『霍阔』之事,名正言顺!」
行甘宇霍阔之事!
短短三两句话。
就在天下人的面前,给陈三石绑上「千古忠臣」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