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剑道五境,剑意洗礼(2/3)
陈阳看完这段记载,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九幽之门…”
他喃喃道,“原来如此。”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墨玉要执着于查这件事。
因为这座墓,不仅仅是封印怨灵那么简单,而是封印着通往九幽之地的通道。
一旦通道被打开,整个世界都会被怨气侵蚀。
“墨玉…”
陈阳低声喃喃,“你到底知道多少?”
他没有继续查下去,而是将族谱收起,准备等墨玉出关后,将这段记载告诉他。
而此刻,墨玉正在闭关的密室中,缓缓睁开双眼。
他体内的伤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但眉宇间依旧带着一丝沉重。
“九幽之门…”
他低声喃喃,“看来,事情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
他站起身,走到密室中央,取出一枚古老的玉简,轻轻一捏,玉简瞬间碎裂,一道微弱的灵光浮现,化作一个模糊的身影。
“师父…”
墨玉看着那道身影,眼神复杂,“你当年到底知道多少?”
那道身影没有回答,只是缓缓消散在空气中。
墨玉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出密室。
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翌日清晨,墨玉便召集了王有枝与陈阳,在村中老屋的厅堂中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封印虽已暂时恢复,但墓中残留的怨气仍在影响村子的灵气。”
墨玉沉声道,“若不彻底解决,迟早会出大事。”
王有枝点头,脸色凝重:“我已经察觉到村东头的几户人家,最近夜里总做噩梦,醒来时脸色发青,像是被什么东西缠上了。”
陈阳也道:“我昨晚在村口巡逻时,发现几处古树的根系出现了黑化,像是被怨气侵蚀。”
墨玉听后眉头紧锁,“看来怨气已经开始蔓延,我们必须尽快找到真正的封印之法。”
王有枝问:“那我们现在从哪里入手?”
墨玉沉思片刻,缓缓道:“查克达和杨文广当年联手布下这座封印,说明他们对怨灵的来历和封印之法都有所了解。
虽然他们都已经不在人世,但他们的传承和遗物,或许还留有线索。”
“你是说…去查克达的遗迹?”
王有枝有些迟疑,“可那地方不是早就被封了吗?”
“是被封了。”
墨玉点头,“但封印的力量已经减弱,怨气的扩散影响了整个玄武湖的灵脉,包括查克达遗迹的封印。”
“你是说…我们可以进去了?”
陈阳问。
“是。”
墨玉道,“但必须小心。
查克达的遗迹不是普通地方,里面可能还残留着他的阵法和禁制。
稍有不慎,就会被反噬。”
王有枝皱眉:“那我们怎么进去?”
墨玉取出一块残破的玉简,递给陈阳:“这是我从师父那里得到的,上面记载着查克达遗迹的入口位置,以及部分破解阵法的符文。”
陈阳接过玉简,仔细看了一遍,点头道:“我可以试试。”
“那就定在今晚。”
墨玉道,“等夜色掩护,我们潜入遗迹。”
夜幕降临,三人悄然出发,沿着玄武湖畔的密林前行,直奔查克达遗迹的方向。
蜈老在前方探路,四翅轻展,散发出微弱的荧光,照亮前方的路径。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他们终于来到一处被藤蔓覆盖的山壁前。
墨玉上前一步,轻轻拨开藤蔓,露出一块刻满符文的石碑。
“就是这里。”
他低声说道。
王有枝看着石碑上的符文,皱眉道:“这些符文好像在动。”
墨玉点头,“是活阵,查克达设下的封印,至今仍在运转。”
陈阳取出玉简,对照上面的符文,缓缓在空中划出一道法印。
刹那间,石碑上的符文开始亮起,一道幽蓝色的光芒顺着符文蔓延开来,最终在石壁中央凝聚成一个门户。
“门开了。”
陈阳道。
墨玉点头,率先踏入门户之中。
三人进入遗迹,眼前是一条幽深的石阶,直通地下。
蜈老在前方引路,八翅轻振,散发出淡淡的妖气,驱散周围的阴寒。
走了约莫百步,他们来到一座宽阔的地下大厅。
大厅中央,矗立着一座巨大的石台,石台上摆放着一具棺椁,棺盖已经半开,里面空无一物。
“查克达的棺椁…”
墨玉眼神一凝,“里面的东西已经被取走了。”
王有枝环顾四周,忽然发现墙壁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符文,其中一些符文已经黯淡,但仍有一部分在微微闪烁。
“这些符文…好像在记录什么。”
他道。
墨玉上前细看,果然发现符文的排列方式有规律,仿佛在讲述一段古老的往事。
他闭上眼,神识缓缓沉入符文之中。
刹那间,一股庞大的信息涌入脑海 他看到了查克达的身影,站在玄武湖底,与杨文广并肩而立,两人联手布下封印。
他看到三道怨灵被镇压在石台之下,发出凄厉的嘶吼。
他还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手持一卷古卷,站在封印之上,低声呢喃着什么。
“那卷古卷…”
墨玉心中一震,“难道是…《九幽封印录》?”
他猛然睁开眼,脸色凝重。
“怎么了?”
王有枝问。
墨玉缓缓道:“查克达和杨文广当年封印怨灵,用的是一本古卷,名叫《九幽封印录》。
这卷古书,应该就藏在这座遗迹之中。”
“你是说,我们要找的封印之法,就在这本书里?”
陈阳问。
“没错。”
墨玉点头,“如果我们能找到这本书,就能彻底修复封印,彻底镇压怨灵。”
王有枝皱眉:“可问题是,这本书现在在哪?”
墨玉环顾四周,目光落在棺椁旁的一块石碑上。
他缓步上前,轻轻拂去石碑上的灰尘,露出一行刻字: “封印之钥,藏于九幽之间。”
墨玉眼神一凝,“九幽之间…难道是…”
“九幽之门?”
陈阳脱口而出。
墨玉点头,“看来,这本书并不在这座遗迹里,而是在…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