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无题(2/2)

朱由校编出了相当于初中级别的物理、化学知识,已经是相当于里程碑的成就。

因为这些定理定论都是正确的,是真理。当作教材可以培养出大明自己的科学家,还是领先于世界的水平。

……………………分隔线………………………

贵阳。

从年初开始,各个交通要道、村镇十字路口,都贴出了醒目的布告,并有人为前来围观的人们讲解。

“……无论夷汉百姓,皆为大明子民,朝廷将以善政待之,使之不受欺辱贫苦。今招募夷人参军入伍,剿灭叛贼,还清平安乐之生活……”

布告是朱由校亲自所定,比较通俗易懂,更把实惠着重说出,以吸引夷人归化,进入大明军队,成为剿灭安邦彥、奢崇明叛乱的力量。

围观的人群中有汉人、苗人、僮人等民族。还有赤脚、披羊毛斗篷的彝人。

“剿灭叛贼,共享安乐。”解说员念完了布告,振臂高呼,想增加些热烈的气氛。

但效果几乎没有,围观者并没有应和,眼神里还是充满了惶惑和好奇。

“只要会喊这两句,便有一两盐巴可拿。报名应募的,发盐巴五斤,分田三十亩。”解说员不以为意,拿出了撒手锏。

光耍嘴皮子不够分量,整点实惠的,肯定有人动心,他已经见过多少回了。可招募一个夷人入伍,他还能得到奖励,一元银币呢!

听到白给盐巴,人群中响起了一阵声音不大的嘈杂。

盐巴,在贵州可是金贵之物。很多穷苦百姓吃不起盐,只能是淡食,或者是用其它味道来代替,比如酸味的食物。

“看到没,那可是一车盐巴。”解说员伸手指点,不远处的竹棚下,果然有装盐的车。

不拿白不拿,白拿谁不拿?这种思维,与后世也没有什么不同。

看到车上故意露出来的白花花的盐,人们眼中射出了热烈的光。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