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535章 :肉要烂在自己锅里(2/3)

的感觉,但也是绘声绘色。

有趣....

实在有趣....

不知道和范俊伟谁比较能打...

不过拳击是竞技体育,是打人。

眼前这个....

应该更接近于杀人。

比如寸拳打咽喉...

那医保卡不得刷爆了?

第二份英语,但来自巴西。

说明许多人选择了非母语,大概是为了更好交流,而领域是:植物学....

但若更精确一点,手稿内容其实是“大豆育种改良”



翟达坐直了身子,表情渐渐认真。

其内容其实算不上多深奥,他这个生物学自学一段时间的非专业者,完全能看懂。

来自于一个ADM(四大粮商之一)员工,自述中年龄是有22岁....

是巴西本地人,大学刚毕业。

只有三页纸,贴了一些照片,附言表示是一些野外发现的野生、变异大豆植株....

手稿最后,此人坦言因为篇幅和手写难度问题,有许多东西无法写完,顺便表达了对达和研究院的崇拜...

你看,这就是有效拍马屁!

翟达摸了摸下巴,放在了特殊关照那一堆。

正想思索着,林舒遥敲门走了进来,手上抱着一个一大堆杂物。

那是后天翟达出发大别山,需要用到的一些野外求生工具。

“翟总,这么快就挑选完了?”

翟达抬起头来,从大豆育种想到了后天的行程...

【绿色祈愿】

的特殊能力,是可以本能的发现自然界中对自己有用的植物。

这个“有用”

非常宽泛,包括食用、药用、毒用等....

他倒不会将解封后的【绿色期盼】

给一个不熟悉的巴西人,但也许可以打配合....

要知道在农业植物领域,一个奇特的“变种”

,就可能让某个领域进步几十年...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海水稻”



大自然才是最顶级的“生物专家”

,它将奇特的造物撒遍各个角落,只是人类未必能发现罢了。

翟达将那堆小语种手稿递给林舒遥:“你帮我看看这些,不需要看懂,标注一下属于什么领域,投稿者大致情况即可。”

林舒遥跃跃欲试,终于有自己炫技的机会了?!

立刻抱着坐到了一边,一份份翻阅。

就这样过去了一个小时,办公室里格外安静,周瑞翻看着中/英手稿,而林舒遥则总结其他语种。

当然也有林舒遥不会的,那些会再找人来,至少她认识是什么语言。

研究院家大业大,总有能看懂的。

比如什么“韩语”

的,问了一嘴,鸿图那边还有两个三星驻派员工,提溜上来一个。

这工作一直到天色将晚之际才结束。

再度只剩他一人时,达看着面前整理归纳好的一份份手稿。

科学类天赋者29人,除了常规的物理、化学、生物、数学、材料外,若是拆分开来去关注具体内容,会更加明朗一些: 黑客技术、热核聚变、大豆育种、通讯芯片、病毒诱变、畜牧养殖、钢铁冶炼...

其中达比较关注的,是热核聚变与大豆育种二人,法国的拉斐尔,和巴西的佩德罗。

非科学类天赋者23人,包含编曲、雕塑、国术、烹饪、绘画、舞蹈等。

翟达感兴趣的是国术和烹饪,前者纯好奇,后者感觉可以招来给乌托邦集团大酒店做厨师....

如果按照其他方式分类,国内大概17人,其他都是海外的,这也正常,毕竟中国人口只占全球20%。

入选者比例高于这个数,既有传播力国内更强的原因,更多的还是因为人种优势和基础教育优势。

翟达闭上眼睛,思考着接下来的操作。

可以说随着这一步,“元”

的全国化、全球化正式有了实际进展。

初期这一波肯定是投稿数量最大的,但“元”

的亮相不会结束,往后每个月都会有投稿,时不时他可能还会宣传一下。

当然这些人并非“召之即来”

,随时准备好行囊等着来投靠他达,但若发出邀请,终究会有不少人愿意来。

在如此多“稀奇古怪”

的天赋者涌现后,乌托邦集团的存在就彰显出重要性了,各种非学科天赋者,想想办法都可以往里面装,实在装不下的...

维持一个“元”

的身份,向外溢出也是可以的。

但至少!

要捞回到国内来!

比如那个搞大豆育种的佩德罗....

不捞回来,难道留外面等四大粮食对付自家么?

肉要烂在自己锅里。

翟达本质上民族主义很强,但他不是民粹主义者,文化入侵他很反感。

但个别能为这片土地做出贡献者,文化改造他能接受。

现代科技,其实早已经过了“天才通吃”

的阶段,没有工业基础和产业支撑,再天才也独木难支。

就好似那位法国的热核聚变专家,难道召回来一笔钱,核聚变就能搞完了?

做梦都做不出这么离谱的。

可能一个天才,也不过是推进此类技术前进一小步而已,但依旧不能否认这个人的作用与价值。

翟达打开电脑,开始将这些人的意见一个个批示,比如向哪些人发出邀请,计划安置在什么部门内,哪些人格外重要....

至于得不到就毁掉...

还不至于,但各位重要的那些,可以持续接触,维持更紧密的关系。

这世上大部分人,用钱都能维持好关系。

而研究院恰好特别有钱。

不知不觉,外面已经完全黑了,办公室的门再度被敲响。

这次走进来的,却是不常串门的亲女友,小木头卢薇。

卢薇捧着两个大杯子,放在桌上:“六点了不见你来,就猜到大概是有工作。

翟达拿起前世很常见,这辈子很少喝的奶茶杯,上面印着“薄雪茶语”

字样。

99 这是李冬冬的奶茶品牌,已经在蔚蓝之眼食堂开出来了,据说东阳城区也搞了三家。

翟达喝了一大口,味道不错。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