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章 政治新星吴越(1/2)
于国厅长高升副部级去京都赴任,就目前而言,似乎他失去了仕途的一大助力,但从长远看,在京都能有一位副部级高层领导与他遥相呼应,实在是一件难得的好事。
尽管他现在的高度还不配“遥相呼应”
这个词。
高度决定视野,他的眼界不够宽广,胸中格局还嫌太小,否则看问题怎会只盯住面前三尺地?
于国厅长的话已经很直露了,“时刻关注”
表明对他的支持不会终结,“陈局长也很欣赏”
点明继任支持者,免得他遇事求援无门。
这么一想,吴越心中的一点失落烟消云散。
……………………………………………………………………………………………… 参观从三大队厂区开始,于国、陈元伟居前,吴越跟在身旁解说,其他厅局领导落后几步,再后面一点是华明远陪同的兄弟单位领导。
不错,于厅长是说过,可以自由参观,但厅长在此,谁能不选择紧跟领导?
“厂区监管硬件还是很到位的。”
陈元伟局长临时夺了吴越解说员的资格,指点给于国看,“照明设施配备很合理,二百米之内无阻碍物……”
于国边听边点头,视线随着陈元伟的指点移动,突然,抬起手着厂区围墙外东北角的一座钢架塔楼,“小吴,那是干什么用的?”
“于厅长、陈局长,厂区东北方向是大片的竹林,万一服刑犯脱逃,那里是最佳的隐蔽所。
所以我请驻监武警中队添设了一个岗楼,彻底堵住这个最大的监管漏洞。”
陈元伟看看不远处的武警中队营房,笑道:“近水楼台啊。”
“陈局长,也不全是。
这个岗楼我们大队每天要额外支出八十块的伙食补贴。”
“花钱买安全,我看也值啊。”
于国对吴越的做法表示肯定。
“厅长,这条经验可不能推广。
全省监狱系统除了吴越同志,哪里还能找出一个大队长有他这么财大气粗的?”
陈元伟打趣道。
“呵呵,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吧。”
于国笑了笑,回头看着身后一大群人,“进了厂区,大家分散开,三、四十个人往一个车间钻,影响生产不说,闹哄哄的也看不出什么名堂。”
厅长再次发话,进了厂门,大家就依言三五一群,各自散开去参观。
于国饶有兴趣的一个个车间转过来,时不时弯下腰去询问带班干警、工人和劳作犯。
“小吴,管理的不错。
干警、工人的积极性很高,服刑人员的改造态度也很端正。
来,说说看,你是怎么办到的?”
走出车间,进了干警值班室,刚坐下,于国就问道。
“于厅长,简单而言就是各得所需。”
吴越从值班干警手里接过泡好的茶,给于国、陈元伟端去,一面挥挥手让值班干警离开。
“各得所需说到容易做到难,没有物质的后盾是办不到的。”
于国一眼就瞧出了本质,侧身看着陈元伟,“老陈,推动监狱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现在不是光喊口号就管用的时代了。”
“还要厅长多支持。”
见于国丝毫没有回避吴越的意思,陈元伟又说:“以后多倾斜一点江南省吧。”
“不容易。
政策可以给,实际的帮助难说。”
于国摆摆手,“全国一盘棋,江南省相比其他省市,底子不算薄了。
瞪眼张嘴等不来天上掉馅饼,还得练好内功自力更生。”
“有政策,我就不怕走错路。”
陈元伟点点头,“回去以后,我会总结平亭监狱的试点经验,及时向全省系统推广。”
“两位领导,我有些想法能不能说一说。”
吴越插了一句。
“说吧,老陈,我们来听听这个诸葛亮有什么高见。”
“高见谈不上,一点想法供两位领导参考。”
吴越给于国、陈元伟敬烟,点上火,这才坐下继续说:“厅局可不可根据监狱自个引进外来劳务合作的份额给予相应额度的扶持?
这样的话等、靠、要的现象就能得到改观……”
“形成制度化、公开化,攀比、怨气就少了。
少花一点时间到厅局来走门路,把精力花在干正事上,多少能干出点事来。”
陈元伟点头。
“老陈,你别给这小子蒙了,他才扔出一块敲门砖呢。”
于国手指点着吴越,“说吧,有什么鬼点子全说出来。
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
“厅长慧眼如炬。
我这点小九九哪能蒙过你?”
“少来这套。
说不出个所以然,我看平亭监狱整体成为试点单位的事还得缓一缓,老陈你看呢?”
于国开起玩笑。
陈元伟附和着一道凑趣:“厅长发话,我也不怕华明远同志牢骚喽。”
“办法确实有一个,而且很见效。
只是不知道合不合政策。”
吴越又敬上烟,“合作单位一搞起来,就有服刑人员及其家属向监狱反应,他们也能联系单位与监狱搞劳务合作。
别的大队我不太了解,就我大队而言,只要厅局有类似精神,一个月之内就能成功签约两到三个劳务合作项目,解决五百多个劳动岗位。”
陈元伟手指夹着烟,低头思考,于国没多想,当即就表态,“依靠社会的力量推动监狱现代化建设这是必然的趋势。
监狱不是世外桃源,更不是需要特意掩饰见不得光的所在,它的存在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嘛。
服刑人员及其家属能主动为监狱现代化建设提供必要的帮助,这本身就反应出改造成功和积极的一面嘛。”
“谁能保证厅局联系的合作单位里,那些个头头脑脑,他们就没有亲属、好友在服刑?”
于国站了起来,边说边挥动有力的大手,“我们只要掌握住原则,不强求,不硬性摊派,也不超过法规框架给予提供帮助的服刑犯太多的照顾。
就能经得起检查、考验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嘛。”
“厅长,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我们局会依据法律,制定严格的规章条例来确保这种方式顺利、合法和有监督的推广。”
这是变相的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比厅局几个人天天跑上奔下四处求爷爷告奶奶强了太多。
陈元伟恨不得立刻就返回省城,召开一次局党委会。
“嗯。
我离开江南省之前,这个政策一定要出台。”
于国摁灭烟头,问吴越:“小吴,政策一出台,你准备怎么放手大干?”
“不大干,这几个新项目我会让给监狱其他大队。”
哦?
这个回答是于国、陈元伟始料未及的。
“我大队如果要上马新项目的话,必须要新建新的厂房。
这样周期太长,成本也高。
再说,监狱矿区整治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一些大队的富余人员逐渐增加,他们有空置的房屋适合新项目,又有富余人员可以上岗,我当然只能忍痛割爱喽。”
“厅长,我也听出来了,吴越同志在提要求了。
看来确立平亭监狱为全省现代化监狱改革试点单位只能提前了?”
陈元伟看了看于国,等着他拍板。
“他忍痛割爱,咱们不能不表示慰问吧。